樂山襲醫事件中的醫生,行為值得點贊,精神不應宣揚
文化

樂山襲醫事件中的醫生,行為值得點贊,精神不應宣揚

面對這樣的惡劣事件,社會和媒體不是去為嚴懲暴徒而積極奔走,不是去為捍衛醫生安全而大聲吶喊,不是去為在法律制度和社會規則的層面早日建立起切實可行的對襲醫事件的處理和應對機制而呼籲,而是避重就輕地從道德視角將醫生行為進行綁架,並將之塑造成一個悲...

王莽是偽君子?只能說敗者為寇,他的道德水準怕是無人能比
文化

王莽是偽君子?只能說敗者為寇,他的道德水準怕是無人能比

他是怎麼解決的,若是放任不管就是有違儒家的道德,若是非要說明得罪的是皇帝和他的親奶奶,王莽一鼓作氣上前挑明傅太后是沒有理由坐在這個位置上,當著那麼多人的面,丟的可是皇帝的臉面,不用猜也知道他的這個大司馬鐵定是做不成了,皇帝不開心他就別想好過...

品德,品德,品之不清,德又如何
歷史

品德,品德,品之不清,德又如何

”人之品級各異,各有其守,故,難以一概而論道德,這應該也是古人講“道德”多,而不大愛說“品德”的緣故,只是到了近現代,因為逐漸白話,特別是少有人再去刻意強調人之等級差異,“人人平等”的旗幟下,品德一詞泛化,成為了一概而論的人之“品質道德”,...

文化

林安梧 丨關於先秦儒學“人性論”的一些討論——以孟子和荀子為核心的展開

中國儒學強調的是共同體與人的關係脈絡,由人所涉及的四個共同體,關聯到人的心,不論是荀子強調“心”能夠“思慮抉擇,知通統類”,還是孟子強調“心之官則思”,能夠把“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四端之心,存養擴充也好,他們都肯定有天道論,有心性論,...

持志如心痛,且看侃去花間草
文化

持志如心痛,且看侃去花間草

透過“誠意”與“私意”、“(循)理”與“(動)氣”、“(理之)靜”與“(氣之)動”幾組範疇的引入,王陽明試圖在心與物相接的過程中,分辨出兩種截然有別的機制:其一便是上述處於個體好惡的反饋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