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品德,品之不清,德又如何

作者/易書生

品德,品德,品之不清,德又如何

品德,是再熟悉不過的一個詞,熟悉到小學生都知道。常聞這人思想品德不好、那人品德欠佳的諸般評語,婦孺皆知,耳熟能詳。

對於什麼是品德,詞典上解釋的也很明快:就是“道德品質”。連辭海也這麼說。對於思想品德,很多人都明白,是指思想和品德兩個方面。那麼品德呢?翻了幾本詞典,解釋大致如下:

1。品德,謂品質道德,是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和規範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思想行為傾向。

2。品德,即道德品質(moral trait),是道德在個體身上的體現,是指個人按社會規範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特性或傾向。

3。品德,即道德品質,也稱德性或品性,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

……

諸如此類,大同小異,大致都是“個體”與“道德”,即便“moral trait”這個“有關”和“道德”組成的“道德品質”,大意也如此。

“德”這個詞至少在甲骨文就已經出現,甲骨文“德”字大致有兩種寫法:第一種寫法,“德”字的字形結構為內外結構,外是甲骨文的“行”字,內是甲骨文的“直”字。“行”就是路線和道路的意思。“直”就是透過觀察分析判斷後精準把握機會的能力。第二種寫法,“德”字為左右結構,左是甲骨文“行”字的左半邊,右是甲骨文的“直”字。有甲骨文專家指:甲骨文“德”字型現的是人的思想,與甲骨文“道”字的意思比較接近。“道”是為事物的發展指明正確發展方向的指導思想。“德”則是精準選擇走哪條路和路該怎麼走的能力。“道”是大的發展方向,“德”是發展中的細節。西周初年的大盂鼎銘文也有“德”字,是按禮法行事有所得的意思。

“道德”一詞至少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在我們中國的文字之中,而且一直都是中華文化的高頻詞,諸如道德行為、道德修養、道德義務、道德意識、道德原則、道德哲學、道德責任、道德文章、公共道德等等詞語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眼前,儼然,“道德”一詞至今已是善惡為標準,評判人行為的一個詞彙。

但是,如果我們把至德要道、道高德重、道微德薄等等的詞彙拿出來的時候,又會發現,原來道和德也是可分的,道有高低,德有薄厚,故而,其道其德,就有了差別,層次也有了區分。對“道德”一詞更為深入的理解便是:“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後,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得當。千古流傳的經典《道德經》,實際上也是分為“德經”和“道經”上下兩部分。

所以說,“道德”一詞的真正含義,與我們尋常使用的“道德”是有些差別的,這個差別如果被忽視,甚至會漠視了“道”的不同,而強求“德”的出現,自然是對牛彈琴,指派個魔鬼去充當天使。

同樣的道理,品德,依照那些概念的理解,就是“品質”和“道德”兩個方面組成的一個東西。有人告訴我,品德這個詞是近現代東面的舶來品,我不知道他的根據是什麼。簡單理一下:

清代程林撰《醫暇卮言》曾有:“何謂內相,品德居之矣。”

清代季麒光 撰《臺灣雜記》有:“其所謂主僧者,有學識、有品德,時設筵講佛典,以濟度眾庶。”

清代魏象樞撰《寒松堂全集》:“公之人,品德業表諸海內久矣。”

清代省三子《躋春臺》:“祖孝廉,父廩生,俱有品德。”、“你看劉老爺那副才貌,那宗品德,那樣溫和,比令先夫還高百倍!”“童生教書素講品德,曾在何處犯淫殺人?”

清代筆記小說《裡乘》 有云:“室老者,宗人中年老婺婦之有品德者也,聘請掌一家之事,皆聽其指揮”。

清代伊斯蘭教學者劉智撰《天方性理》雲:“暨阿補德、歐默爾輩,皆學識超凡,品德幾聖者也。”以“清源黑氏”之語,將世界分為“六品”和“十二品”之別,雲:“殊形別類,異質分宗,則天人分品也。”

以上可見,大致在清代,“品德”的意思表面上與我們現在使用的大致趨同,但內容更豐富了,我們現在是將“品德”作為名詞,來評判品德好壞,而透過以上清代文字表述,“品德”雖然也多用作名詞,但已經是有沒有的問題,而且“天人分品也”。難道,我們現在人人都有品德,只是好壞不同嗎?

我們再往前追溯:

宋代笑笑居士的《文同詩集》早“對酒”一詩中道:“朝廷皦如日,區宇清若水。殊方文教達,微品德澤被。”

北宋官員、范仲淹第四子範純粹在“上哲宗論息兵失於欲速”雲:“人有品色多寡之異,地有形勢遠邇之差。”(《續資治通鑑長編》)

南朝陳真諦譯《大宗地玄文字論》:“本地地中三品德類。具足圓滿無所闕失。云何為三。一者上品德類。其位名字眾多無數。與十方世界微塵之數其量等故。二者中品德類其位名字。與百百百億三千大千世界微塵之數其量等故。三者下品德類。其位名字。有一千二百七十五位故。是名為三。”釋家咋這裡區分出了上品之德,中品之德,下品之德。

南朝梁朝的蕭子顯在《南齊書》中雲:“夫盛衰迭代,理之恆數。名位參差,運之通塞, 豈品德權行為之者哉?”

……

一路追過來,我們忽然發現,中國古人論及“德”者多,而講“品德”者少,什麼原因?

甲骨文的“品”,是由三個口字組成,這三個口,不是人言之口,而是品食之口,造字

本義為動詞

,品嚐,一小口一小口地啜吃,慢慢地辨別滋味,享受食物。《説文解字》釋義:“品,眾庶也。從三口。凡品之屬皆從品。”庶,庶民。後來,品字有所引申,作為動詞的時候,作評價、議論,“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作為名詞的時候

,又是等級、型別的意思,如品第、品級、品類、品位、品相、品種等等,《虞書》雲“五品不遜”,《滄浪詩話》雲“詩之品有九”;近現代又有品名、品目表述物資、東西的含義,補品、藥品、產品等等。也有

作為形容詞的時候

,比如品臣、品庶,概為大眾化、一般的。

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德”字,忽然發現,這兩個詞,當“品”作為動詞的時候是評價、議論,當“品”字作為名詞的時候,意義可就不同了:

——中國有個著名的詞“人品”,指人內在的品格或外在的儀表。宋代黃庭堅在《濂溪詩序》中說:“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明代黃道周在《節寰袁公傳》中道:“公(袁可立)乃抗疏曰:‘夫賣直者退,則不直者進;沽名者斥,則毀名者庸。朝有不直、毀名之臣,則民生休慼、人品邪正,誰復為國家昌言乎?’”可見,這裡的“人品”,是道德修養方面的功夫。

——中國古人是分等級的。人所熟知的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還有深植於傳統文化之內的“二十五等人”,即上五之神人、真人、道人、至人、聖人,次五之德人、賢人、智人、善人、辯人,中五之公人、忠人、信人、義人、禮人,次五之士人、工人、虞人、農人、商人,下五之眾人、奴人、愚人、肉人、小人。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和宗族制度下,道德不是一律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古人不會拿聖人的道德去要求和約束一位奴人、愚人。

——中國古代的官員是分品級的,人們常說那官員“幾品”即是指官品,官品是區分官員地位高低的等級。自魏、晉將官員等級區分一品至九品,唐、宋、元、明、清等盡皆沿襲辦法,文武官皆分九品,各有正、從。

人分品,行有別,德不同,所以,南朝齊梁沈約在《神不滅論》中說:“既有曉昧之異,遂成高下之差。自此相傾,品級彌峻。”

人之品級各異,各有其守,故,難以一概而論道德,這應該也是古人講“道德”多,而不大愛說“品德”的緣故,只是到了近現代,因為逐漸白話,特別是少有人再去刻意強調人之等級差異,“人人平等”的旗幟下,品德一詞泛化,成為了一概而論的人之“品質道德”,但是,卻無法改變高階官員與一般百姓在道德要求上的差異性,只要這些差異存在著,就有品的不同和質的區別,相應的道德要求就不一樣,否則,無論要求者還是被約束者,好比那雞同鴨講、牛嚼牡丹,不僅很累,而且影響身心健康。

古人格物致理,有虛有實,模糊之中關注具體,硬核的問題,是字字斟酌,絕不馬虎,畢竟,與德有關的詞不止有品德,還有德行、正德、公德、私德、賢德、功德、陰德、恩德、積德、德政、德望、德化等等,皆可品其質,置於高低厚薄,因人而異、因事區分罷了。如今,我們少講了人之階級性,但是,那些職業、年齡、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等等的客觀實在性是存在的,再不濟,人之修養也是分上品、中品、下品之不同,有好壞優劣善惡的區分,更有勤勇賢忠耿謹懦庸孤俗奸偽貪之差別。品德品德,關鍵在於“品”,須得認清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修養的人,再去對照道德的問題,有無品德仰或品德評價。如此,人之有品,修養道德才有目標和方向,“品德”才有真實的意義。

☆ 作者簡介:易書生,京都聞道閣主。

TAG: 品德道德甲骨文清代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