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茶仙——《陸羽傳》

羽,字鴻漸,不知所生。初,竟陵禪師智積得嬰兒於水濱,育為弟子。及長,恥從削髮,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始為姓名。幼時,得張衡《南都賦》,不能讀,危坐效群兒囁嚅若成誦狀,師拘之,令剃草莽。當其記文字,懵懵若有遺,過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嘆曰:“歲月往矣,奈何不知書!”嗚咽不自勝,因亡去,匿為優人,作詼諧數千言。天寶間,署羽伶師,後遁去。古人謂“潔其行而穢其跡”者也。

譯文:陸羽,字鴻漸,人們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誰。當初,竟陵的僧人智積在河邊撿到一個嬰兒,就把他當作自己的弟子來養育。等到長大後,他不願意跟從智積削髮為僧,就用《易經》為自己占卜,卜得《蹇》卦中的《漸》卦,卦上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器。”他才用陸羽做自己的姓名。幼時得到張衡的《南都賦》,(不識字)不能閱讀,卻端坐著學小孩子唸唸有詞的樣子,禪師抓住他,讓他割草。當他記經書的時候,糊里糊塗好像有所丟失一樣,過了一天還是無法記住,禪師鞭打他,陸羽感嘆說:“時間流逝了,怎麼還是不會寫呢!”他泣不成聲就逃走了,成為優伶藏了起來,撰寫了《談笑》一萬多字。天寶年間,陸羽被官府任命為優伶的老師,後來他逃走了。這就是古人說的“品行高潔而行跡汙穢”的人。

上元初,結廬苕溪上,閉門讀書。名僧高士,談宴終日。貌寢,口吃而辯。聞人善,若在己。與人期,雖阻虎狼不避也。自稱“桑苧翁”,又號“東崗子”。工古調歌詩,興極閒雅。著書甚多。扁舟往來山寺,唯紗巾藤鞋,短褐犢鼻,擊林木,弄流水。或行曠野中,誦古詩,裴回至月黑,興盡慟哭而返。當時以比接輿也。與皎然上人為忘言之交。有詔拜太子文學。

譯文:上元初年,陸羽在苕溪上修建了房子,閉門讀書。還與有名的高僧和隱士相聚,整日喝酒聊天。陸羽相貌醜陋,說話結巴,卻很善辯,他聽到別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這種美德一樣高興。與別人約會,即使虎狼當道也會如期前往。他自稱“桑苧翁”,又號稱“東崗子”。他精通古調歌詩,興致極為安閒高雅,著書很多。他駕著小舟在在山寺間來往,總是頭戴紗巾,腳穿草鞋,身穿粗布短衣,腰繫圍裙,敲打著林間樹木,戲耍著河中清流。他有時獨行在曠野之中,吟詠古詩,來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興致盡了才痛哭著回家。當時的人們都把他比作春秋時楚國的狂人接輿。陸羽與僧人皎然是最好的朋友。皇上曾下詔任命陸羽為太子文學。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經》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時號“茶仙”,天下益知飲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為神,買十茶器,得一鴻漸。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陸君善茶,天下所知。揚子中泠水,又殊絕。今二妙千載一遇,山人不可輕失也。”茶畢,命奴子與錢。羽愧之,更著《毀茶論》。

譯文:陸羽嗜好喝茶,創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論,著有《茶經》三卷,論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法、茶道的器具,被當時的人稱為“茶仙”,天下人由此漸漸懂得喝茶了。賣茶的店家用瓷土陶製出陸羽的塑像,奉為神來祭祀,每買十件茶具,就送一具陸羽的塑像。當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到江南任宣慰使,他喜歡喝茶,知道陸羽的名聲,就派人召陸羽來。陸羽身穿農夫的衣服提著茶具進入衙門。李季卿說:“陸先生精於茶道,天下了解。揚子江的中泠泉水又極為絕妙,如今二妙碰到一起,千載難逢,陸先生不可錯過這個機會啊。”喝完茶,李季卿命令家奴付給陸羽茶錢,陸羽感到很羞愧,改著《毀茶論》一篇。

與皇甫補闕善。時鮑尚書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釋之名理,窮歌詩之麗則。遠野孤島,通舟必行;魚梁釣磯,隨意而往。夫越地稱山水之鄉,轅門當節鉞之重。鮑侯,知子愛子者,將解衣推食,豈徒嘗鏡水之魚,宿耶溪之月而已。”

譯文:陸羽與皇甫補闕交好,當時尚書鮑防在越中,陸羽前往依附他。皇甫冉寫序送給他說:“君子推究儒、佛二家的名理,窮盡詩歌的麗則,遙遠的別館,孤零的島嶼,有船通行的地方就一定要去;有魚梁釣磯之處,可隨意前往。那越中地方是著名的山水之鄉,軍門又承擔這朝廷節鉞的重任。鮑長官是瞭解先生愛惜先生的人,會對先生解衣推食,倍加關照,先生此去怎能是僅僅品嚐鏡湖的魚,賞若耶溪的月而已呢?”

(選自《新唐書·陸羽傳》《唐才子傳·陸羽》)

TAG: 陸羽李季卿茶道譯文智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