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自西方啟蒙運動後,啟蒙思想家們“發現”了中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了充分的營養,以後學的角度,為中國浩如煙海的發明創造冠之以“三大發明”、“四大發明”的美譽。

又,自四大發明一說成為國際通識,餘者爭相競爭其“第五大發明”。科舉制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科舉制不僅在我國古代影響深遠,也確實影響了英國文官考試製度的形成,進而發展成為現代考試製度的源頭。

一科舉的產生

所謂科舉,即“分科舉士”,科舉的最終目的在於選拔人才,成為治理國家的官吏,代天牧民的同時享受一系列特權。

因此我們說,科舉是古代選官制度的一種。那麼,這裡就有必要略述在此之前的選官制度。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三代以上,世卿世祿,自秦開始,考慮到戰爭的需要,發展出軍功爵制,好兒郎萬里覓封侯。

秦漢以來,長期的和平穩定使軍功爵制逐漸式微,察舉制登上歷史舞臺。

察舉制,和當時世家大族多出於鄉里的現狀是緊密相連的,世家大族進則於城市朝堂為官,退則燕居鄉里,成為“鄉賢”、“縉紳”。

漢末以來,董卓亂天常,兵荒馬亂,百姓流離,又兼五胡亂華,華夏不絕如縷。

這樣,“衣冠南渡”,士族和鄉里的緊密聯絡被人為地斬斷,有識之士據此提出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的選官標準脫胎於察舉制,是一個人的品德和才學。很難說這種方法自誕生以來起到過什麼選拔人才方面的積極作用。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應該說早在漢季,察舉制就因為相似的原因展現了它的弊端,

被選拔而來的人才或主動或被動地團結在恩主周圍,皇帝的權柄被大大限制,人才的優劣也未可知。

也是有鑑於此,魏武積極任用寒門貴子,西晉時也早已提到“拔寒素”,然而,

曹丕的底氣遠小於其父,又或許是區域性的安穩需要熟稔的治國之才,總之他採取臣下的意見,確立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源頭在於,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讀書教育始終是有產階級才能嘗試的事,從書本到實踐,所謂為官之道,治理百姓和交好豪強,更需要家學薰陶。

到了南朝,一方面是士族子弟的素質已經大大不能滿足朝廷官員的要求,另一方面,

士族把持朝政對皇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尤其是隋文帝統一全國之後,這一點矛盾就亟需解決。他的做法是,分科取士。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作為他的繼承者,為了國家政策的穩定,也為了抵消他殺父弒君的罵名,隋煬帝楊廣發展了這一政策,設定進士科,作為正式選官制度的科舉制正式確立。

全面分析科舉的產生,可以看到,產生科舉的原因首先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世家大族子弟素質的下降,越來越多的人才,寒門貴子對此不滿。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另一面是“下品”小官掌握實權,上品貴人據有清貴之位。

九品中正制實行的末期,世家大族的“實權”已經大為削弱,進一步,寒門子弟越來越不滿足於此,他們需要名正言順登高臨下,科舉制應運而生。

其次,科舉制也是中央集權的需要。我們知道,皇權和相權、臣權天然對立,世家大族把持朝政、掌握實權,因而威脅中央皇權的局面勢必不能長久。

在隋文帝統一南北之後,皇權相對於之前長久的混亂時期,魏晉南北朝而言,空前強大,這是革新制度,重新確立皇帝權威的好時機。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因此,隋文帝提出開科取士,既是對當時仍然強大的世家大族的試探,也是科舉制的先聲。

當然,隋文帝本人屬於關隴貴族,他的出身和當時開科取士的一系列“侷限”,使得推行科舉的阻力大為減少。

二科舉的歷程

科舉提出於隋朝,結束於清朝,其間一千三百年曆史,可以說每一代都有創新,都有變革,這種變革未必是全然好的,卻是適應當時的時代條件的。

隋代起初承襲九品中正制,未久即廢。隋代是科舉的初創時期,時間雖短,卻在法律層面完成了從官員推薦(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到投碟自舉,從重視德行到重視考試的轉變。

當然,隋代科舉與後世成熟乃至僵化的科舉有差異是一定的。

隋代實行舉薦與考試相結合的選才方式,科舉考試的科目很不固定,

但基本定型的科目有秀才、孝廉、明經、進士科,因科目的廢置與更改,每屆常科考試的科目設定略有差異,這在唐代發展為特科。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對於報名者,限制條件並不多,因重農抑商,不許商人子弟參加,因以孝治國,不許居喪之人參加,

因為國選士,只許有真才實學之人參加,因避免私相授受,對官員參加有限制。

隋代報名考試的具體內容,首先是地方官員舉薦和投碟自舉相結合,當然何種方式更便捷也是不言自明。

其次是報名時間嚴格固定。進入考試之中,此時明經科考五經內容,秀才僅試方略學,進士僅試策問,

但後兩者需要儒家倫理道德與現實社會的緊密結合,同樣離不開儒學。另外,此時還有筆試、口試(面試)的分別。

唐代時間跨度大,科舉制度的變革也多。簡單來說,唐代科舉分為貢舉和制舉。“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在皇宮內考試;

貢舉即"常貢之科",是常年按制度舉行的科目,由地方舉薦,送至中央參加禮部主持的考試。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唐代科舉考試大致分初試和省試兩部分進行,舉子最終透過禮部主持的省試,便為及第或中舉。

當時科舉考試的科目主要有進士、明經、九經五經、三史、三傳、明法及明算等,其中又以進士科的地位最為顯赫,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唐初以來科目的增加,中舉人數的擴大大大發展了科舉制,到武則天時期,她立殿試、武舉,又選拔了更豐富的人才

,但這一時期殿試沒有成為常制。唐玄宗時以詩賦為重要的考試內容,則從官方層面推動了唐詩發展。

宋代是科舉制發展的重要時期,主要表現為更加公正,選拔人才更多。其一,宋代固定了殿試製度,發展出天子門生,

這樣,舉子與皇帝就不僅有君臣大義,更有師生名分,是更深刻的政治及倫理聯絡。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其二,將唐代固定的主考官改為臨時的主考官,而且“鎖院”以避免私相授受。其三,彌封及謄錄,彌封就是糊名,抄錄就是另僱一批人謄抄考生試卷,這樣更加公正。

其四,禁止公薦,發展別試。

這樣,官員就不能為了自家子弟而插手考場,官員子弟另去參加考試以保證相對公平。還有另一些更加細節的變化,這裡不一一列舉。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唐代打擊門閥的努力,宋代經濟的發展,宋代以後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掌握大權,中國進入了“科舉社會”,形成了“文官政治”。

元代,是科舉低迷的一個時期,98年之間僅有十六次,備受冷落且時斷時續,而且即使在舉辦科舉時,錄取者也有民族和地域的差異,元代輕視科舉的原因不難理解。

首先它是少數民族政權,有自己的選官方式;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其次蒙古族尚武,對文官選拔不重視;其三,元初使用了大量由吏出身的官員,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人才的渴求;

最後,漢族學子,尤其是南方學子因政府的“四等人”政策,大多不願參加,民眾基礎薄弱。

明清是科舉考試的成熟期,也是終結期,這裡不做斷代,是出於社會發展的延續性考慮。

明清社會出現了更多的文化因素,這些都與科舉息息相關,限於篇幅,僅列舉而已,如宗族文化、神靈文化、明清小說與科舉等。

明清科舉的特點,主要是科舉考試與學校教育高度一體化;主要以八股文取士;科目高度單一;以程朱理學為指導思想與精神核心;防範和懲治作弊制度空前嚴備。

八股與程朱理學在明清的發展幾成共識,防範作弊也是科舉歷代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而學校以科舉為目的,與科舉緊密相關,令人惋惜而充滿功利性。對於科目的高度單一,明人曾說:

歷代取士之途不一,獨進士一科久而愈盛……爰及我朝,稽古右文,而進士為尤重。

明代因而科舉科目由多科變為一科,清代雖有民族為題而為八旗特設科目,廣泛而言也只有進士一科,同樣十分單一。這或許是明清士子考場失意,對科舉越發不滿的重要原因。

三科舉的影響

首先,科舉的產生使得中國的選官制度發生變革,影響著千百年來的中國官場。

此事之下又有多種維度。其一,科舉選拔人才,與九品中正和察舉制不同,更加公正,豐富了選官方式,使得中國的官員隊伍能夠有穩固的高素質人才輸送渠道。

其二,科舉選拔人才的方式隨時間發展逐漸成為主流,人人以科舉做官為榮,構建了官員集體的認同感、榮譽感。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其三,科舉是顯著地增強中央皇權的方式手段,封建社會有著長期的兩對矛盾,君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而科舉的產生和發展壯大,既能夠將原來與地方、與世家緊密相連的人才逐步“收歸皇帝”,又能夠因此掌握“天下英才”,控制地方官場。

舉例來說,師爺的產生即與此有關。中國的官僚系統分為官和吏,任官不能選在原籍,吏則需要選拔本地人士,以便更好開展基層工作,

然則這樣就要避免地方自成一國。地方官員,小到知縣,大到知州、巡按,自有一層身份是代表了中央政府,管控地方事務。

然而十年寒窗的科舉士子大部分缺少與地方交流又不受矇蔽的經驗,於是私人攜帶師爺上任,既能迅速上手地方事務,又能最大限度避免與地方勾結。

至於中央為防止出任方面重任的地方官員與地方勢力勾結因此設定了更多相關官員等制度設計,那又是另一件事了。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其次,科舉制刺激了社會的發展。一來,科舉這一方式擴大了統治基礎,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唐代當然是虛言,但在後世則雖不中亦不遠矣。

二來,科舉制發展刺激了不少社會民俗文化的產生和演變,即科舉取士影響下的人生價值、社會心理、風俗習慣的變化。

如,科舉神靈,文昌帝君等一整個體系的出現及其迅速的發展。

由科舉而形成的座師、同年等新型人際關係的出現。科舉甚至影響到喪葬、風水等行業,可謂影響深遠。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三來,科舉營造了良好的崇尚讀書的社會氛圍,這不需多做解釋,科舉制之下,有能力的人自然參與到科舉之中,十年寒窗望皇榜

,即使不參加科舉的人,也大多尊敬讀書人,敬惜字紙。

當然,這種趨勢有過反覆,如金元時期等,但總體的發展方向是不變的。這或許與科舉士子掌握了在朝和在野的權力有關,但也有科舉之功。

當然,科舉有利也有弊。科舉最終僵化,使得它又大大限制了人才的出路,不利於多方面人才的培養。

進而,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最終也難有合意之人,因此,科舉的最終廢除是必然的。

管窺千年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五大發明”

然而,不論科舉繼續存在對當時內憂外患的中國有多少遺毒,它終究是一個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龐然大物,驟然廢除,單其歷史慣性就足以推動一個王朝、一個時代的消亡。

四小結

科舉的產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要。

在產生之後,隨時代發展而需要發展、變革,所謂窮則變,變則通,不同時期的科舉有不同弊端,但概而言之都是當時最為公正的,對寒門子弟最為友好的入仕方式。

科舉產生之後,大量有形或無形的影響隨之而來,逐步貶值成為龐然大物,這樣,1905年後科舉制終結,科舉社會落幕,一個受科舉影響頗深的王朝也最終消亡。

TAG: 科舉科舉制人才科目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