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王維終於看透人生,人到中年放飛自我,但我們學不來

公元740年以後,王維開始慢慢淡出官場而歸隱山林。早年間的他很有報國的志向,但隨著張九齡被貶,王維對盛唐未來的發展也不再抱太大的希望。尤其在送別了錢起等人歸隱山林之後,他自己也開始夢想陶淵明的生活。

40歲的王維終於看透人生,人到中年放飛自我,但我們學不來

在他後來的詩歌當中,王維寫出“狂歌五柳前”,很明顯表達了對陶淵明縱情山水的那種生活境界的嚮往。事實上,在40歲以後的王維的生活當中,人到中年以後他才真正地看透了這世事。雖然在他同時代發生了很多讓史官們大書特書的歷史事件,比如安史之亂。但是在王維的詩歌當中,卻很少能夠找到這樣歷史背景的痕跡。

他像是一個真正超脫的仙人一般,從來不執著於對現實生活抱有太多的渴望,抱有太強烈的關注。而是把思想的觸角,深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當中。尤其在他四十不惑的年紀之後,更是把這種感觸發揮到了極致。

40歲的王維終於看透人生,人到中年放飛自我,但我們學不來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首唐詩就是王維的《終南別業》,堪稱是他最為著名的山水古詩,也是他最為精巧的書寫山林隱逸生活人生態度的詩作。其中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雖然經歷了1000多年光陰的剝蝕,但是呈現在我們眼前依然是那“清水出芙蓉”般的超脫意境。

這首古詩大概寫於公元758年左右,當時的王維已經將近60歲。此時的王維可以說已經是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但是在山裡生活當中卻能夠做到“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可以說在這裡重新獲得了生命的活力。

40歲的王維終於看透人生,人到中年放飛自我,但我們學不來

今天的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年近花甲的人,獨自生活在山林之中,還能有如此恬淡的心境。事實上,當年的王維也並非只是如此。我們在梳理他人生世界的時候,可以看到他中晚年經常用的一個詞叫做半官半隱,也就是說他雖然他多數的時間都在隱居山林之中,在朝廷當中還是擔任職位的。

這個職位是什麼程度呢?右丞相。少年得志,早早地高中進士,為國服務了大概二三十年的時間,朝廷的俸祿已經足夠解決了他人生後顧之憂,早早的就實現了財務自由,才能夠換來他如此的心境,才能夠幫助他深入研究佛學,才會有更為超脫的人生境界。

40歲的王維終於看透人生,人到中年放飛自我,但我們學不來

而在今天我們也只能是盡力的品味當中的人生態度。對於他的人生經歷我們恐怕無法複製。我們沒有他那樣的才華,也沒有他那樣獨特的人生經歷,更沒有他如此的心境追求。

今天的我們不過是一個俗人,即便是人到中年以後看透人生,頂多也不過是哀嘆一句“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TAG: 王維人生當中山林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