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屠殺,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

口鳥(n181002)

那些大屠殺,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

1650年11月24日,滿清在廣州大屠殺。

歷史上的1650年(清順治七年,南明永曆四年,庚寅年)11月24日,滿清軍在廣州開始大屠殺。廣州大屠殺,又稱庚寅之劫,指1650年11月24日到12月5日清朝軍隊在廣州的屠城暴行。

當年公曆11月24日,清朝平南王尚可喜與靖南王耿繼茂指揮的清軍(漢軍鑲藍旗)在圍城近十個月後,經過慘烈的戰鬥,包括築壘相逼,以樓車攻城,及動用荷蘭炮手,終於攻破廣州城,隨後對據城死守的廣州居民進行了長達十二天的大屠殺,據清代官方史載,這場屠城,斬“兵民萬餘”,又“追剿餘眾至海濱,溺死者無算”,不論男女老幼,一律殘酷地殺死,死亡人數根據收屍的和尚統計至70萬。

那些大屠殺,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

尚可喜

廣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所認為“七十萬人”顯然不可信,因為明末廣州府十三縣人口總共才40萬人。另有意見認為當時廣州人口約40萬,而死難者約十萬人或超過十萬人。戴耘野《行在陽秋》記載:“初二日,清陷廣州,屠之。。。。百萬人民,盡死於內”。

屈大均為守城犧牲的回民將領羽鳳麒寫的悼詞中說:“國殤百萬 , 於爾尊崇”,意思是百萬死難者中,羽公您死得很崇高。當時人陳恭尹《番禺黎氏存詩匯選序》也說“竹帛煙銷,與百萬生靈俱燼”,指黎氏作品和百萬生靈一起在大屠殺中毀滅了。所以說死難者很可能接近100萬人。

那些大屠殺,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

荷蘭人眼中的耿繼茂

《廣東通志》等史料記載:“殺七十萬人”。這是最低限度的估計。廣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廣州市志——宗教志》:“清順治七年(1650),清軍攻廣州,死難70萬人。在東郊烏龍岡,真修和尚僱人收拾屍骸,‘聚而殮之,埋其餘燼’,合葬立碑。”

林文陔《淺析建國前佛山商業的興衰》:“明末清初的戰爭,使廣州遭尚可喜、耿繼茂兩藩屠城,當時廣州死者70多萬人。”滿清賊寇在大屠殺後,往往故意留一些僧侶不殺,讓這些倖存者來清理屠場,《揚州十日記》:“諭各寺院僧人,焚化積屍”。

那些大屠殺,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

揚州十日

《嘉定乙酉紀事》:“城中無主,積屍成丘,惟三四僧人,於被焚處,拆取屋木,聚屍焚之。”清寇攻陷潮州,“縱兵屠掠,遺骸十餘萬”,揭陽縣觀音堂海德和尚與居士鍾萬成趕來,收屍聚焚於西湖山,將骨灰葬在西湖南巖,在葫蘆山南側山腰建普同塔超度亡靈。福建同安縣屠城死難5萬餘人,梵天寺主持釋無疑等8人,負屍合葬於寺東北一里之地,建亭立碑,亭為“無祠亭”,墓碑上則刻“萬善同歸所”。在廣州也是如此。

1644年,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投降清國,引兵入關,清兵佔領北京。同年十月,福臨在北京即皇帝位,以次年為順治元年。清兵入關以後,遭到漢族軍民的強烈抵抗,清兵惱羞成怒,展開了殘酷的屠殺,以“揚州十日”、“江陰三日”、“嘉定三屠”三役最為著名。

那些大屠殺,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

吳三桂

清兵轉戰燒殺37年,方才初步平定中國中國人口從明天啟三年的5165萬減至順治十七年的1900萬,淨減三分之二!整個中國“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幾被殺盡,留下的是大抵順服的“奴才”。魯迅先生說:“滿清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

明代中國人口,最後的全國官方統計,為5,165。5459人,時間為明光宗泰昌元年。(明熹宗實錄卷4)

滿清最初的全國人口統計,為1,063。3326人(減少了4000多萬),時間為清世祖順治八年(清實錄世祖卷61)。

而在滿清控制全國後的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入關後第48年),全國人口也只有1,943。2753人。僅相當於明光宗泰昌元年人口的36%!

以上人口數字,因為當時是按人口繳稅,因此人口被大量隱瞞。很多學者認為,明代實際人口,大約在1億到2億。即使說清初也存在同樣的人口瞞報現象,估計滿清入關後,人口的減少,最少也有5000萬人(這是一個極端保守的估計)!如果再考慮人口出生的因素,在滿清入關後,中國人口損失的總數,很可能是一個大大超過5000萬的驚人的天文數字!!人口減員超過1億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江陰三日

揚州失守後不久,南明弘光政權滅亡,清軍迅速佔領江南各地。1645年6月,清廷頒佈“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剃髮令”,強令漢族人民剃髮、蓄辮,極大地傷害了漢人的民族自尊心,引起強烈反抗。

六月上旬,清朝委派的江陰知縣方亨在江陰城釋出“剃髮令”。江陰人民群情激憤,10餘萬人召開集會,宣告:“頭可斷,發決不可剃!”集會群眾殺掉知縣方亨,推舉本縣主簿陳明遇與前任典史閻應元為領袖,揭起抗清義旗。閻應元迅速組織起一支堅強的抗清隊伍,他們修繕城池,製造武器,徵集軍需,加強防守,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不久,清軍大集,重兵圍困江陰城。七月初,清兵重炮猛轟,萬弩齊發,蜂擁攻城,均為守城軍民擊退。清軍派明朝降將劉良佐勸降,閻應元慨然答覆:“有降將軍,無降典史!”八月二十日,江陰城內彈盡糧絕,清軍又以大炮轟破城門,才得攻入城內。陳明遇、閻應元壯烈犧牲。

江陰人民抗擊清軍80天,擊敗清軍三十萬大軍,殺死清兵七萬五千人,使清廷三位王爺和十八員大將喪命於江陰城下,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清軍痛恨江陰人民的頑強抵抗,屠城三日。全城人民均以先死為榮,無一人投降。三日之內,十七萬餘人被殺,僅老幼53人倖免於難。史稱“江陰三日”。

嘉定三屠

與江陰同時,清朝知縣張維熙在嘉定執行剃髮令。城內外人民不約而同地起兵,趕走了張維熙,並推舉士紳黃淳耀、侯峒曾為首主持大計,共拒清兵。

黃、侯等人糾合義兵,整飭編練,稱為“嘉定恢剿義師”,堅守嘉定。清軍攻城,嘉定義軍困守孤城10余天,終因連天大雨,城牆傾塌,被清軍攻入城內。黃、侯等人自殺殉國,清兵屠殺城內百姓二萬餘人。不久,義士朱瑛乘清軍退出嘉定,重新入城,重興義旅,再度舉起抗清大旗。清兵進攻,嘉定再次為清軍所破,城中百姓又一次遭到慘酷的屠殺。二十天後,明軍將領吳之藩反攻嘉定,無功而返。清軍遷怒於嘉定百姓,又進行了第三次大屠殺。

清廷統治者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後不分軍民,不論參與抵抗或未參與抵抗,通通屠殺或掠取為奴婢。順治二年四月清廷遣兵南下,即大肆屠戮漢人,演出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屠城悲劇。多爾袞曾代表滿洲貴族釋出“屠城令”,並帶領大軍血洗江南、嶺南。屠江陰、屠崑山、屠嘉興、屠常熟、屠海寧、屠廣州、屠贛州等等,甚至勾結荷蘭殖民者,攻屠廈門。當時清軍幾乎將四川人殺絕,後來不得不“湖廣填四川”,大移民。

揚州十日

1645年4月,清軍圍攻揚州,督師史可法固守孤城。清軍乘機誘降,史可法嚴詞拒絕。清軍主帥多鐸先後五次致書,史可法都不啟封緘。清軍攻城,史可法率軍民浴血而戰,歷七晝夜。25日城破,軍民逐巷奮戰,大部分壯烈犧牲。清軍縱兵屠戮,“十日不封刀”,八十多萬漢人慘遭殺害。城破時史可法被俘,多鐸勸他歸降,史可法大義凜然:“我中國男兒,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頭可斷而志不可屈!”英勇就義。

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TAG: 清軍江陰嘉定廣州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