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發物”正確的理解

相信大家都聽到過這樣一種說法,“發物”不能吃,吃了容易導致身體已有的疾病復發或加重。現代西方醫學和營養學中並沒有“發物”這個概念,截至目前也沒有研究能明確地指出某種“發物”是導致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

相信大家都聽到過這樣一種說法,“發物”不能吃,吃了容易導致身體已有的疾病復發或加重。於是,像牛奶、雞蛋、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魚肉、蝦蟹、香菇、辣椒、韭菜、蔥薑蒜等就全都不能吃了,這是真的嗎?今天就帶大家來詳細瞭解一下。

我們在生活中其實常常出現一種情況,有相同病症的幾個人湊在一起討論疾病的經驗與想法,其中一人說:魚不能吃,吃完更嚴重了;另一人說:蝦也不能吃,吃完拉肚子,又導致復發了;還有一個人說:蔥薑蒜也不行,都是發物,都要忌口。於是幾人就得出一個結論,魚、蝦、蔥薑蒜都不能吃了。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了一個隱藏的問題,就是雖然疾病的症狀可能大致相同,但每個人的體質其實是不同的。僅僅透過一個個體的飲食導致的問題,並不能成為其他人的實踐指導。即使是透過大資料的對比,也只能說明發生的機率,並不能完全的肯定這件事情就一定會發生。

我們通常還會把時間的先後性或者事物之間的相關性誤當作因果性。比如我今天早上吃了雞蛋,出門後咳嗽了,一定是雞蛋導致的嗎?其實未必,有可能是空氣質量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室內外溫差導致的受涼等原因。所以我們總綜合的去考慮問題,而不是簡單的歸因於某一件事。

為什麼會有“發物”這種說法呢?

豬牛羊魚蝦蟹等食物都是高蛋白食物,高蛋白的食物本身就容易腐敗變質,當我們的食物儲存和運輸條件未達標時,很容易導致食物並不新鮮,患病人群本身的免疫力就會差一些,吃了這些不新鮮的食物後就會比健康人群更容易出現如噁心、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只要有了有效的食品儲存和運輸條件,食品的新鮮也就有了很好的改善。乳製品造成腹脹很可能是對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身體內沒有足夠的乳糖酶去分解乳製品中的乳糖,造成了消化和吸收的問題。魚蝦蟹、牛奶、雞蛋也屬於容易過敏的食物,有些人由於進食後的超敏反應而導致的身體不適,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中醫如何看待“發物”呢?

中醫治療講究的是搭配,中藥的藥物目的是抑制疾病,如果某種食物會影響藥性,中醫就會建議患者在服藥治療期間限制這種食物的攝入。但這也並不是民間流傳的“發物”。而是根據藥方具體對應的食物,如果病人並沒有使用中醫的治療方式,那就沒有必要在飲食上限制這些“發物”了。

西方醫學和營養學如何看待“發物”呢?

現代西方醫學和營養學中並沒有“發物”這個概念,截至目前也沒有研究能明確地指出某種“發物”是導致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所以認為限制“發物”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是並不排除某種食物對特殊的人群有特異性反應,所以還是要因人而異。

其實飲食一定是個體化的,如果一味地遵循過往或他人的經驗,其實對我們的健康是並沒有好處的。

所謂“發物”正確的理解

TAG: 發物食物導致姜蒜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