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了,"貼秋膘"才是王道!

秋季是一年中的第三個季節,天氣逐漸轉涼,“貼秋膘”被提上議事日程。佳節將至,餐桌上的“硬菜”更是變著花樣輪番登場。但我國約有2億“臨界高膽固醇血癥”人群,還有8800萬高膽固醇血癥患者[1]。高膽固醇血癥對於我們健康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面對美食,大口吃肉行不行?

天涼了,"貼秋膘"才是王道!

近幾年,對於現代人是否需要“貼秋膘”,營養學家的觀點並不一致。其實只要正確掌握科學的秋季進補原則,合理“貼秋膘”,對人體健康而言,具有積極作用。

我國人民之所以有“貼秋膘”的傳統,一方面是因為過去農業、物流倉儲、食物保鮮等技術不發達,冬季可供選擇的新鮮食材的種類和數量均較少,人們很有必要在入冬之前多吃一些,以應對冬季可能出現的營養不良問題。另一方面,人們在深秋季節多吃些魚和肉,可以幫助身體積攢脂肪——靠脂肪層的保暖作用來對抗冬季的嚴寒低溫。由此可見,現代都市人已經不需要“貼秋膘”了。畢竟,哪怕是在冬季,超市裡也可以隨時買到新鮮的瓜果蔬菜、牛羊魚蝦。暖氣和其他取暖設施,也讓我們不必再依靠脂肪來完成保暖[2]。

天涼了,"貼秋膘"才是王道!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在秋季進行食補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先來看看秋季氣候對於我們的身體,尤其是胃腸道究竟有哪些具體的影響。

氣溫降低會刺激食慾。您可能會有這種感覺,氣溫降低以後,自己的食慾會變得更加旺盛,而且,進食後會覺得全身暖洋洋的。當人體感知到溫度降低,會刺激神經釋放攝食訊號,增加熱量攝入——多吃點飯,以便增強抗凍能力。而人們吃下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的過程,會消耗一定的熱量,並表現為體表散熱——人微微出汗,覺得溫暖。這種熱量消耗被稱為食物熱效應,也叫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

秋季,各類病毒性胃腸炎十分常見,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引起的腹瀉、嘔吐、發熱等。不少老年人堅信,秋季胃腸炎的發生,是因為氣溫降低,腸胃“受涼”所致。事實上,這種觀點太過片面,也不科學。一方面,如前文所述,秋季胃腸炎大多數情況下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另一方面,健康人的胃腸道並不會因為低溫飲食就發生疾病。胃腸道在人體內部核心區域,並不直接和外界環境接觸,很難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溫度偏涼的食物,在經過口腔、食道的過程中,會逐漸升溫,待其進入胃腸道時,溫度並不會太低。

天涼了,"貼秋膘"才是王道!

在網上搜索“貼秋膘”食譜,排名靠前的多為紅燒肉、肘子等肉食。這些食物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對囿於勞作、食物短缺的古人來說的確十分合適,但對於缺乏運動、食物富足的現代人來說,則可能會造成身體負擔。如果您體型偏胖或者血脂、血糖水平偏高,更不能借“貼秋膘”的名義對飲食不加節制[3]。那麼,怎樣根據季節、氣候有的放矢地調整飲食,改善秋季常見的健康問題呢?

針對秋季氣溫降低的特點,我們在飲食調整上需要重點關注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這不僅因為優質蛋白質是人體各類免疫物質的重要組成成分,還因為人們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所消耗的熱量,大於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為主要成分的食物。也就是說,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身體散熱更多,人會更抗凍。

天涼了,"貼秋膘"才是王道!

事實上,優質蛋白質不僅存在於豬、牛、羊肉中,雞蛋、牛奶、酸奶、豆腐以及堅果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如果您偏愛吃肉,可以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雞肉、魚肉、瘦牛肉等,以較為清淡的烹飪方式對其進行加工。比如,將雞腿肉經水煮、撕碎、調味後,做成白斬雞;將魚經醃製入味後,上鍋蒸製成清蒸魚;將牛肉餡調味、攪打後,同冬瓜一起汆燙成肉丸湯。

日式暖鍋也很適合在秋季食用。這種小火鍋的湯底所含油脂很少,涮煮食材種類豐富,如綠葉菜、魔芋、菌菇、海帶等,還含有適量的牛肉和雞蛋。微涼的秋天,一份熱氣騰騰的暖鍋,配一碗雜糧米飯,不僅可以幫助您暖胃、補充營養,同時也很美味。

參考文獻:

1。 陸志剛,張潔。 “貼秋膘”宜點到為止[N]。 健康報,2021-09-16(008)。

2。 王璐。現代人還要“貼秋膘”嗎[J]。戀愛婚姻家庭(月末),2020(10):14-15。

3。 陳晶。 “秋膘”這樣貼,健康又科學[N]。 人民政協報,2021-09-01(007)。

TAG: 貼秋秋季食物蛋白質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