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過後要注重食療

今年春分節氣為3月21日至4月4日。《春秋繁露》記載:「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日太陽到達黃經0°,此時太陽直射赤道,此後逐漸北移,北半球日出越來越早,白天越來越長。

春分過後要注重食療

春分節氣的

陰陽平衡,而肝木正旺,有助脾土運化,最宜食養調體。

飲食宜清淡並增加時令辛香蔬菜,順應春氣發散,並少吃油膩、寒涼食物,以保護脾胃。

建議晚睡(不晚於23點)早起(不早於6點),安靜神氣,心情舒暢,利於肝氣升發,避免氣鬱於上而出現眼睛發紅等上火症狀。

適宜:大棗、山藥、小米、糯米、高粱、薏米、扁豆、黃豆、菠菜、土豆

春分時值仲春,「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日肝氣正旺,容易克傷脾胃,保養脾氣宜多食:大棗、山藥、小米、糯米、高粱、扁豆、黃豆、菠菜、胡蘿蔔、土豆等,可以常常用大棗、山藥、大米、小米一起煮粥。時令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萵筍、韭菜、胡蘿蔔、菜花、柿子椒、綠豆芽、梨、橙子、菠蘿等可常吃,以及新生長出的各種野菜:香椿、薺菜、麥蒿、枸杞頭、蕨菜、春筍等可嚐鮮。

北方為抵禦該節氣「燥」為主的特點,應食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百合、蓮子、銀耳、芝麻、豆漿、蜂蜜等。南方如遇連下幾天陰雨,可以多吃些薏米、姜、紅豆、茯苓等祛溼。

少吃:過於油膩及辛辣之物

由於春分時節肝氣旺盛,影響脾臟,要少吃過於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脾胃負擔,使肝與脾胃功能調和。飲食注意寒熱均衡,如特別喜好吃寒性食物,如海產品:蟹、蟶子、文蛤、蛤蜊等,應佐以溫熱散寒的蔥姜等以平衡食物屬性。

另外,春氣溫,而酒、辣椒、桂皮 、八角、小茴香等辛辣之物有助熱的作用,容易使人上火,因此,要減少食用,以免打破平和體質的機體平衡。

忌吃:動物肝臟、黃花菜、醬菜、大蒜、小蒜、兔肉

《金匱要略》:「春不可食肝。肝旺時,以死氣入肝傷魂也。」

《雲笈七籤》:「是月勿食黃花菜,交陳葅(醬菜),發痼疾,動宿氣。勿食大蒜,令人氣壅,關膈不通。勿食雞子(雞蛋),滯氣。勿食小蒜,傷人志。」又云:「勿食兔肉,令人神魂不安。」

歐陽修對春分曾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平和體質的人對自然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春分時節最適合的運動就是郊遊踏青,到戶外沐浴明媚的春光,呼吸新鮮的空氣,將有助於身體健康。

外出郊遊時注意衣著,既要防風,又要方便穿脫,熱時減,涼時穿,避免穿多汗出受風,又不能穿得過少著涼受寒。

對應今年春分,可以選擇玳玳紅茶。它是將紅茶和玳玳花進行拼合、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

具有疏肝、和胃、理氣等功效。可鎮定心情,也有助於緩和壓力所致的腹瀉,有助於促進迴圈、清腸排毒、瘦身美容。其內質香氣濃郁,滋味醇厚,聞之令人忘倦。

TAG: 春分脾胃食物肝氣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