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如何過端午?(上)

端午,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所有傳統節日中別稱最多的節日。對於這個古老的節日,古人如何過端午已經不是新鮮話題,特別好奇的是,很多今人心目中大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才華橫溢又懂生活的蘇軾,會如何歡度端午佳節呢?在這個節日裡,他會奉命寫命題作文,歌頌太平盛世、風俗美物,就像為官家寫公文材料一樣完成KPI,他也會書寫假日遊玩之樂、兄弟離別之苦、夫妻綢繆之愛這樣的真實生活。

蘇東坡如何過端午?(上)

蘇軾畫像 相傳李公麟繪

放假遊玩

在宋代,端午、三伏、七夕、重陽、春秋分等節日,都要放假一天。蘇軾筆下的端午,少不了社交遊玩之樂。

元豐二年(1079年),在蘇軾的一生中非常重要,這年三月,蘇軾調任湖州知州,四月二十九日到任。五月初五,辦公才一週就遇上端午假,蘇軾初來湖州,當然要趁機好好遊歷一番,也可以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於是他攜帶秦觀等友人在這一天遊遍了湖州有名的寺廟。蘇軾寫了《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秦觀寫了《同子瞻端午日遊諸寺》。蘇軾這一天遊山、參禪、焚香、品茗、登高、尋幽,從早到晚,似乎仍未盡興,開了眼界(“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興奮到失眠,最後伴著夜禪寫詩紀勝(“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按當時慣例,知州級別的新官上任,要給皇帝寫答謝表,蘇軾在正式辦公後,也照例給宋神宗上了一道《湖州謝表》。七月,答謝表到了京城,監察御史何正臣、諫議大夫李定等新黨官員認為蘇軾針對變法,故意生事,群起上疏彈劾,給蘇軾扣上了“謗訕朝政、愚弄朝廷、妄尊自大”的帽子,又翻遍蘇軾以往“託事以諷”的詩文,斷章取義,濫加罪名。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就被逮捕入獄,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這次蘇軾差點就死於獄中,在被關押、審訊了一百多天後,經太皇太后曹氏等人出手搭救,才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獄。“烏臺詩案”可以說是蘇軾一生的轉折點,弟弟蘇轍等一大批友人被牽連,蘇軾逃過死罪,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不得簽署公事。團練副使就是專為貶降官員安排的閒職。

蘇東坡如何過端午?(上)

明代畫家朱之蕃《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

元豐四年(1081年),蘇軾貶謫黃州第二年,這年端午,他是作為座上賓,和黃州太守徐君猷一起歡度佳節,並贈送詩詞留念,雖然蘇軾已經44歲,選用的詞牌卻名為“少年遊”,也可見當時心境是非常愉快的,一洗貶謫之痛。詞曰:

《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銀塘朱檻麴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

上片寫天氣清和,沐蘭浴、喝菖花酒,都是端午習俗,古人非常重視在端午節洗澡,放假一天名曰休沐,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下片寫政治清和,在徐君猷治理下,黃州監獄因為沒有囚犯都長草了,公堂也因為沒有訴訟而靜悄悄,真是可喜可樂,時值佳節就當不醉不歸,酒兒滿起,歌兒唱起,宴會遊樂,不要矜持……

也正是在這一年,蘇軾在黃州營地以東得到一塊地,開始躬耕於“東坡”。次年營造雪堂,“東坡居士”的名號響徹天下,並寫下《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

到了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在黃州的第五年,按宋神宗的話說,他反省思過也算差不多了(“黜居思咎,閱歲滋深”)。宋神宗又覺得蘇軾是個人才(“人才實難,不忍終棄”),心一軟就想把他往身邊近處召喚,於是蘇軾調任離京更近的汝州團練副使。在赴汝州途中,遊覽了廬山。經過筠州(今江西高安)時,探望受他牽連,被貶為監筠州鹽酒稅,五年不得升調的弟弟蘇轍。這次兄弟二人相聚十日,正趕上端午節,兩人上一次相聚還是七年前的端午,在團圓的節日,吃著水餅(麵條)、飯筒(粽子),兩兄弟把酒言歡,一醉方休,傾訴比菖蒲根還苦的離別之苦,共憶家鄉的食味和在眉山共度的少年時光,酒酣耳熱之際,不知不覺兩人講起了四川話。要比酒力,蘇軾仍然是大哥,蘇轍醉倒在酒局,蘇軾安置好弟弟後,由三個侄子陪同,遊覽了真如寺,一掃離別齟齬之感,並寫下詩篇《端午遊真如,遲、適、遠從,子由在酒局》:

一與子由別,卻數七端午。

身隨彩絲系,心與昌歜苦。

今年匹馬來,佳節日夜數。

兒童喜我至,典衣具雞黍。

水餅既懷鄉,飯筒仍愍楚。

謂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語。

寧知是官身,糟曲困燻者。

獨攜三子出,古剎訪禪祖。

高談付梁羅,詩律到阿虎。

歸來一調笑,慰此長齟齬。

元豐七年(1084年)八月,蘇軾還沒到汝州上任,改知登州,到任五天旋即調入朝中任職,終於東山再起。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在重獲朝廷信任,並在朝中任職四年後,外調杭州知州,此時的他仕途回春,又二度在杭州任職,自然想有所作為。

蘇東坡如何過端午?(上)

蘇東坡畫像 元趙孟頫繪

元祐五年(1090年)四月,蘇軾搞了一個大工程——疏浚西湖。他命人取淤泥築堤,堤上又築橋,這道堤壩即著名的蘇堤。五月,蘇軾拜御史中丞,仍兼杭州知州。端午節,蘇軾與友人登上了杭州著名景點十三樓,作《南歌子·杭州端午》: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杭州十三樓,山水相映,遊人不絕,盤中有粽子和昌歜(又稱昌菹或昌蒲菹,一種菖蒲根醃製品),壺中有瓊漿玉液,聽著《水調歌頭》,傳杯換盞,觥籌交錯,誰還羨慕古揚州的竹西亭或歌吹亭!十三樓有蘇軾這首詞,足以媲美前人杜牧的“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封面新聞記者 文康林

參考文獻:

《東坡全集》

李金坤《蘇軾與端午》

張玉華《樂乎?憂乎?——蘇軾節序詞解讀》

劉隆有《端午:蘇東坡鍾情的節日》

TAG: 蘇軾端午黃州佳節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