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老故事】邊臺子戲曲人物銅鏡揭秘

在康平縣博物館展廳內陳列著一面出土於康平縣西關屯鄉邊臺子村的戲曲人物圖案青銅鏡,邊臺子村位於縣城西南45華里。村北為一處遼金時期的遺址,1986年夏 ,邊臺子村小學教師在村北鋤地時撿到一面銅鏡,後上交給康平縣文物管理所,在下限為金代的遺址發現這面銅鏡亦屬正常,因圖案和1981年山西省新絳縣南範莊出土有明確記年的金代古墓出土的金代社火“喬宅眷”戲曲磚雕極為相似,所以該鏡應為一面流行於金代的北方地區社火“喬宅眷”戲曲人物圖案銅鏡。

【康平老故事】邊臺子戲曲人物銅鏡揭秘

山西省新絳縣南範莊出土磚雕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1115——1234年),是12、13世紀中國北方一個強大的政權。在滅掉遼與北宋,入主中原後,金統治者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投戈息馬,治化休明”,對漢人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進行了全面的學習和吸收。在原遼宋統治區域內,封建經濟發達,女真人進入漢人聚居區後,統治者順應當地發展潮流,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與發達的農業經濟。至世宗大定年間(1161——1189)進入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發展時期,金統治區內的經濟文化得以穩定發展,“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一派昇平富足的景象,為文化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北宋以來流行的市井文化在金代得到長足發展,其中尤以戲曲最為突出。

“社火”亦稱“射虎”,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社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部分,起源於中國上古祭祀活動,是指在祭祀或節日裡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

相傳,早年的時候,我們的祖先沒有房子住,不是住在樹林子裡,就是擠在山洞裡。那時候,大山裡,平川上,天天都有兇惡的野獸猛禽出來吃人。人們躲又沒處躲,打又打不過,天天都有很多人被野獸吃了。特別是進入冬季逢年過節的時候,由於天氣寒冷,山上沒了小動物,地裡沒了莊稼,那些野獸就更兇了,見著人就吃。

為了過上太平日子,人們就湊在一塊兒出主意想辦法,慢慢的發現,那些兇猛的野獸也有強弱之分,也有內部爭鬥。為了爭奪地盤、搶奪食物經常互相殘殺,今天你吃掉我,明天我吃掉你。只要獅子、老虎、豹子一吼,別的野獸就嚇得四處亂跑;鳳凰一叫,所有的鳥就像嚇破了膽似的,連翅膀也張不開了。

於是,人們就開始模仿獅子的吼聲造了一個鑼;模仿老虎的嘯聲造了一個鑔;模仿豹子的叫聲造了一個鼓;模仿鳳凰的鳴聲造了一個笛子。每當逢年過節,飛禽走獸蜂擁而來的時候,大家就拿出鑼、鑔、鼓、笛子來,吹吹打打,又蹦又跳,一直鬧到天亮。飛禽走獸遠遠一聽,認為自己又闖入了獅子、老虎、豹子和鳳凰的地盤,無不嚇得狼狽逃竄。後來,一代代傳下來,就成了一種習俗,這就是正月十五鬧社火。鬧社火是中國元宵節時民間一種傳統慶典狂歡活動,它的產生還與古老的祭祀農神的儀式有關,“社”,古代指土地神。古人以方圓三公里的範圍作為祭祀農神的一個區域,所以才有後來行政單位中的“社”。“火”被認為具有祛瘟驅邪的作用,瘟、邪被驅除,吉祥、福氣就來了,這體現了古代人們對火的崇拜。所以,最初的社火就是人們聚在火堆旁,敲著鼓,唱歌跳舞,目的是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康平老故事】邊臺子戲曲人物銅鏡揭秘

人物戲劇鏡(西關鄉邊臺子出土)

宋金時期的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宗教節日以及各地的神祇廟會等。官方和民間都在重要的節日舉行隆重的慶典, 並伴隨著豐富多彩的伎藝表演。上元燈節的巡遊隊伍中有戲曲和歌舞表演, 據《夢粱錄·元宵》載:“舞隊自去歲冬至日, 便呈行放”, “至十六夜收燈, 舞隊方散” (吳自牧,) , 《武林舊事·元夕》亦載有“諸舞隊次第簇擁前後, 連亙十餘里, 錦繡填委, 簫鼓振作, 耳目不暇給”。(周密,) 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粱錄》、周密《武林舊事》、元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中都有隊戲的記載。節日巡遊的隊伍由百戲歌隊舞隊以及戲曲表演組成, 綿延的歌舞隊伍加上雜耍百戲走街串巷, 成為一種“富有意味”的表演形式。

豐富的節慶活動上至宮廷,下至百姓,已經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和階層,具有全民參與的特點,百姓踴躍參與,沉溺其中,呈現出一種“狂歡”氛圍。日常生活充滿約束和壓力,生活的重負在節日時間中被短暫地擱置,一定程度上容許個人自我放縱,儘可能不受約束地放鬆身心,所謂“一國之人皆若狂”。人們在歲時節日中得以寄情於公共的娛樂活動, 將自我隱匿,融入集體的歡樂中,其中,節日巡遊和滑稽的表演最能表現節日文化“狂歡”性質。

在節日巡遊表演中,領頭的都是些引人發笑的詼諧角色,也就是俗稱的“醜”。“醜”在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中普遍存在,多扮演詼諧的角色參與到節慶活動中,, 以滑稽的造型和誇張的表演來吸引觀眾。“喬宅眷”是古代社火表演中的一種形式,通常由一男子喬裝為婦人,其他人圍繞著他歌舞嬉戲,說唱玩鬧。

【康平老故事】邊臺子戲曲人物銅鏡揭秘

戲曲人物鏡拓片和線描圖

金代“喬宅眷”戲曲人物圖案鏡:圓形,青銅材質,體小而厚重,鑄制精良。素面寬平緣。徑8。4釐米、邊厚0。3釐米,重118。5克。外表呈灰黑泛綠色,有光澤。鼻形紐,草節紋紐座。紐四周減地平雕十一個戲俑人物圖案。人物造形比例適中,刻劃線條動作誇張有力。鏡上部四人: 圖中一人男扮女裝,披長髮(或披巾),著長袍,左手以帕托腮,右手甩袖,忸怩作態;另一人頭裹幞頭,窄袖衣,扎腿,足著敦靴,馬步站立,步態誇張,雙手舉持傘蓋隨後。這類圖案為南宋末年《武林舊事》中所謂“喬宅眷”“喬親事”“喬師孃”一類節目,“喬宅眷”為假扮作婦女扭捏作態的樣子以逗樂。同樣以滑稽姿態取樂。喬裝婦人其右站立一人,頭戴四稜員外帽,身穿長掛長衫,足登皂靴,雙臂平舉,作勸說狀,與兩側人相呼應。右一人頭戴烏紗帽,身穿寬袖長袍,足穿皂靴,錯步躬身,雙手相抱胸前,作抱拳狀,與傘蓋下女主人動勢相互照應。這四人姿態動勢相互聯絡,情調和諧統一。喬裝人物故事,是宋金舞隊中經常出現的節目。吳自牧《夢梁錄》及西湖老人《繁勝錄》“元霄”舞隊中都有“喬親事”、“喬宅眷”、“喬師孃”、“獨自喬”等多項喬裝故事。《武林舊事》卷二在描述臨安民間元霄社火的舞隊中,更有“裝宅眷,籠燈前引,珠翠盛飾,少年尾其後,訶殿而來。卒然遇之,不辨真偽。”這種表演形式極似唐代“弄假婦人”。其表演旨在滑稽調弄,“以資一笑”而己。可見喬裝婦人,以圖笑樂的舞蹈在民間是很盛行的。

鏡中、下部施七個樂器手,均戴軟帽,穿緊袖短衣,腰繫寬頻,扎腿,足著軟靴。右上一人,似敲手鼓;其下一人,敲手鑼;左一人,打鈸。其下左右各一人,如吹似篪、笛一類的竹管樂器。鏡下部二人,左者手持鼓錘,作跳躍式擂鼓狀。右者雙手捧鼓,屈身做行走狀。七個鈸鼓樂器手,姿態各一,生動活潑,情節和諧,格調一致。與鏡上部四人構成了一幅妙趣橫生的畫面, 十一個人表情滑稽,充滿喜感,扭動腰肢,起舞作樂,其動作誇張有力,表現出舞蹈的暢快,邊奏邊舞,好不快活,也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喬宅眷”戲劇故事場景。

透過康平博物館展廳的玻璃,靜靜地望著這面銅鏡,縱然相隔了近千年時光,依然能感受彼時的熱鬧喜慶。

作者:孫仲永,康平遼金研究會理事,收藏愛好者。

圖片:來自網路

你若喜歡,請點個

在看

TAG: 喬宅眷社火節日表演舞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