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科舉的文人結社為何如此盛行?

圍繞科舉的文人結社為何如此盛行?

明·文徵明:蘭亭雅集圖(區域性)

明代文人結社風氣很盛。然而在一般印象中,似乎文社只與詩文相關,追求風雅,而與極功利的科舉、刻板的經學無關。但是,實際的情形是怎樣的呢?

——編者按

士人以科舉為目的的結社,比之詩文結社、怡老會要現實和功利得多,當然也枯燥而專業得多,絕非風雅浪漫之舉。這可以說是明代文人結社的另一面。士人參加科舉考試,必須有一定之“式”,考試合格者也被稱為“中式”。既有一定標準,文章自然不能率意,不但要反覆推敲文字,而且發揮的空間也不像文學那樣可以融入想象,因而模寫科舉文字成了極為枯燥的事情。

清人李百川在其以明代嘉靖年間為時代背景的小說《綠野仙蹤》中,記載府學生員苗繼先探訪當時正在為科舉考試努力的生員溫如玉,就曾這樣寫道:“苗禿看了看,見桌上放著《朱子大全》《易經體注》,還有十來本文章。苗禿子笑道:‘這些刑罰,擺列出來做什麼?’”

在一個讀書秀才看來,科舉備考竟成了像“刑罰”一樣的苦差事。

晚明山陰縣的藏書家祁承(1604年進士)有詩《課藝苦不就沿溪散步漫詠》,雲:“一題方入目,百念逐心非。非為尋源往,聊同避難行。僧歸雲外徑,漁傍水邊汀。生計原多路,何聽寸管評。”因為絞盡腦汁仍無法寫出令自己滿意的制義,祁承只能到溪邊放鬆心情,況之為“避難”,乃至有為僧人、為漁民的遁世之念。這種深感科舉考試文章枯燥乏味的心情在詩中充分地得以表露。

祁承對科舉考試還另有“舉業相伴半生,寸管加肘,百毒鏤心”的說法。晚明袁宏道(1568—1610)曾在《社中》詩感嘆說:“交遊悲喜盡,文章揣摩成……終年惟搦管,辛苦是書生。”因此,若有三五友人共同探討,或可減輕這種痛苦。這是圍繞科舉而結社的第一層背景。祁承本人曾經參加過這種研討經義的集社“合轍社”,陳繼儒(1558—1639)即說祁承“初有合轍社而通經學”。

正因為此,士人研習舉業之餘,同時也會有詩文唱和,以緩解終日揣摩的痛苦,使得詩文社與舉業社常常會混雜到一起。明末著名的書畫家與官僚董其昌(1555—1636),年輕的時候曾與章覲等人結社,探討科舉文字,同時也相和賦詩。董其昌《陶白齋稿序》載:“餘往同馮鹹甫輩結社齋中,晨集構經生藝,各披賞訖,即篝燈限韻,人賦詩幾章。”在這種時候,詩歌對枯燥終日計程車子心情是一種慰藉。

科舉結社的第二種功能,是可以增加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共同揣摩科舉作文的技巧。因此,重視教育的地方官常會組織相應的文會,將轄區內優秀的生員組織起來,為他們創造交流會文的機會。

例如,在嘉靖末年直至隆慶元年,南直隸江浦縣的知縣王之綱在縣內組織了十一個文會,分別名為文昌、泰茅、晉接、折會、玉虛、西清、東華、石渠、青瑣、三元、南宮,而且“創學田千二百餘畝為會費”,其中參與文會之中計程車人如嚴丕承便在隆慶四年(1570)中應天府鄉試。

晚明學者呂維祺(1587—1641)任山東兗州府推官時,置學田,訂山左大會,“漸及通省,冀北、淮南之士鹹來就業”,會的規模十分龐大,而其功能雖有傳播理學或宣傳節孝之外,方便諸生科舉的目的也很明顯。在16世紀地方官建造的書院中,出於為諸生提供藏修和會文之所考慮的不少。

嘉靖十五年(1536)建立的江西安福縣復古書院,除了是陽明學在江右的重鎮,在為地方培養科舉人才上所做的貢獻也不小。傅作舟(1571年進士)說:“安福向有復古書院官課、師課,生童以時會文,近年更立章程,頗著成效。”

不過,由地方官員組織的文會雖然因為有一定經濟保證,一時的影響很大,但也往往因地方官的遷轉而很難長久。更多圍繞科舉的結社,是從事於科舉的學子們彼此自願地結合起來,聚整合會,交流技藝。

16世紀,文社日益活躍,圍繞科舉的結社時時可見。傅作舟談到隆慶年間安福縣於復古書院之外還創行道南文會:“國朝以《四書》、五經試士,背朱注者不錄,雖所取在文,而因文見道……邑南地距郭較遠,多不能應期赴課,以荷栽培。歲丁卯(1567),太史王君爾玉假旋,與諸同志謀於近地開文社而行月課,邀集十四都人士而酌商之。每都勸輸,匯流成浸,凡三閱歲而會舉,顏之曰道南。蓋取吾道南矣之義,與復古並行不悖。自明年為始,敦請名師,萃各都之習舉業者,按月會文而甲乙之,優其資獎,以示鼓勵。”同樣是在隆慶年間,浙江嵊縣的周汝登(1547—1629)與同志為“鹿山八士文行合一之會”,至萬曆十五年(1587)建成鹿山書院,“以待邑中之凡有志於舉者皆得以來集於斯”。

從後來鹿山書院接待“有志於舉者”的情況看,昔日的鹿山八士之會大概是以討論科舉制藝為多。河南新野縣人馬之駿(1578—1617,1610年進士)則提到他在萬曆年間與友人劉逢源(1557—1621)等結社研討制義之事。

馬之駿《茂才漢垣劉公墓誌銘》說:“公諱逢源,字取之,別號漢垣,里人稱之漢垣先生最著。少治舉子,言穎異秀出,顧屢試坎壈。戊子(1588),長垣于田李公來視兩河學,錄公文,補郡庠弟子員。時公且逾弁,浸尋壯齒矣,益下帷發策,矻矻弗少休,偕楊君來鳳、石君攻玉、王君逢古、齊君來旬、李君春華及予兄弟輩結社課文……所治毛氏《詩》最淹熟精詣,即酒間談次,偶及輒成誦,累累如貫珠。”

文中除了談到馬之駿等人為舉子業結社課文,還提到劉逢源擅長《詩經》,讓我們對他們結社課文時重點在於經義可以有些想象。

進入17世紀,此類圍繞科舉的結社可能更多。無錫的東林領袖顧憲成(1550—1612)提到東林講會之下還有姚玄升等人為舉業而結的小會。顧憲成《題姚玄升諸友會約》說:“程伯子云:‘舉業不患妨功,只患奪志。’今觀諸友會約,為舉業設耳,乃能斤斤交砥,一言一動,一切稟諸繩墨。”

崇禎二年(1629),和州生員戴重與友人杜若蘭、章繼捷、王大生、含山陸合泰等五人結社於和州城西三十里處之棲雲觀,“其友五,其書義三,經義四,其地惟棗林之宮,其期惟月之望”。戴重等人結社課文,完全是摹仿科舉考試頭場考《四書》義三篇、經義四篇的形式。他們在每月十五日於和州棗林宮聚會一次,每人模仿考試撰寫《四書》義和經義共七篇。

(本文節選自張藝曦主編《結社的藝術:16—18世紀東亞世界的文人社集》一書,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大學問

授權釋出)

華文好書選讀

圍繞科舉的文人結社為何如此盛行?

《結社的藝術:16—18世紀東亞世界的文人社集》

張藝曦 主編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大學問

2022年4月

本書是一部研究明清士人社群的突破之作。書中結合文、史等不同領域的學者,研究明清士人各類社集活動,圍繞社集與城市空間、地方家族、身份/階層等,從社會、宗族、空間、文學、思想、醫學等多元面向進行探究,呈現明清士人日常生活與學術活動的多元性,以及社群網路間複雜的關係。同時,還研究了十八世紀日本與越南的文人社集情況,有助於從東亞的視角深化明清思想史、文化史與社會史研究。此外,書中呈現的各種跨界交接與多元問學的現象,也為以後的學術運作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華文好書

ID:ihaoshu233

TAG: 結社科舉士人社集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