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帖”蘇軾《歸安丘園帖》,沉著痛快,意忘工拙

蘇軾《歸安丘園帖》,信札一則,又名《致於厚宮使正議尺牘》,紙本行書,縱25。6cm,橫31。1cm。凡十行,計90字,書於元祐元年(1086)。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賞帖”蘇軾《歸安丘園帖》,沉著痛快,意忘工拙

蘇軾作為宋代“尚意”書法的倡導者,他的書學思想不僅對當時書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尚意”是清人梁巘對宋代書風特點做出的簡要評價,而宋代這種“尚意”的書風也基本上是在蘇軾的書學思想之上建構起來的。

“賞帖”蘇軾《歸安丘園帖》,沉著痛快,意忘工拙

蘇軾在書論中說到“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他把書法看作是書家“本性”、“本心”的自然流露,在說完“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之後,他又意味深長的說到“草書雖是積學乃成,然要是出於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書,此語非是。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時亦有意於學,此弊之極,遂至於周越仲翼,無足怪者。”

“賞帖”蘇軾《歸安丘園帖》,沉著痛快,意忘工拙

蘇軾還曾說道:“夫神者將遺其心,而況於身乎!身忘而後神存,心不遺則身不忘,身不忘則神忘。故神與身,非兩存也,必有一忘。”他指出只有先擺脫內心束縛,才能夠進入到無意識的書寫狀態當中,然後才能夠到達“得其神”的境界。事實上“無意於佳”的書寫狀態也就是“遺其心”的過程,顯然應該是蘇軾自己在日常書寫中逐漸總結出並堅持的一種理想的書寫狀態。

“賞帖”蘇軾《歸安丘園帖》,沉著痛快,意忘工拙

TAG: 蘇軾尚意於佳書寫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