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化簡述

筷子文化簡述

筷子的起源有很多說法,較為廣泛的說法是:相傳在大禹治水期間,由於時間緊迫,大禹為了快速吃飯用餐,在鍋裡的肉食還很燙的時候,就隨手用兩根小樹枝取出肉塊,好讓其快速冷卻,以便食用,後來人們紛紛效仿,小木棍也逐漸變成了精緻的餐具。

筷子文化簡述

但是這種餐具最早不叫筷子,而叫“箸”(zhu),直到《康熙字典》中註明叫“箸子”。而在江蘇吳忠地區,百姓多以行船打魚為生,在船上用“箸子”,往往有“卡住”“停住”“蟲蛀”等不吉利的諧音,出於希望行船快去快回的樸素想法,就把“箸子”改稱“筷子”。如今,筷子不僅為中國人所普遍使用,而且走出國門,成了中華文化的標誌之一。

為什麼西方人多用刀叉,而中國卻發明了筷子,而且一用就是幾千年?其實道理也很簡單,西方人多為遊牧民族的後裔,食物以燒烤為主,刀叉便於切割撕扯。而中國的中原地區多為農耕文化,食物以穀物果蔬為主,特別是漢代以後發明了煎炒的菜餚,各種菜品在加工時已經被切成細碎的小塊,筷子攪拌夾取都非常方便。

筷子文化簡述

筷子的製作一般以竹子為主,也有用象牙、銀子、銅鐵甚至金子製作的。但是由於金子、象牙太貴,銅鐵容易生鏽、長銅綠,有異味。銀子既有貴重的特點,又沒有其他問題,更重要的是銀筷子可以試毒,過去的毒物主要是砒霜,銀筷子遇到砒霜馬上變黑,因而銀筷子慢慢被一些富貴人家所喜愛。

筷子最初的形狀是上下一般粗,兩頭都是圓的。這種造型放在桌上容易滾動,不易擺放。到了明朝,才開始出現頭大足小、頭方足圓的筷子。這一改動有三大優點:其一是擺放平穩,不會滾動;其二是,方便使用,夾取靈活;其三是,雕刻點綴,成為工藝品,一些工匠藝人在筷子的方頭,雕刻上一些圖案花紋,幾雙筷子往桌上一擺,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圖,進一步豐富了中華美食文化。

筷子文化簡述

筷子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還因其在使用過程中有許多的講究和忌諱,有專家將其總結為十個方面:

1、“三長兩短”,即兩隻筷子長短不一,常見的一些餐館,一桌飯菜,筷子五顏六色,七長八短,客人忌諱使用長短不一的筷子;

2、“仙人指路”,即在吃飯的時候,邊吃飯邊用筷子指著別人講話;

3、“品過留聲”,即在進餐中發出吮吸筷子的嘖嘖聲;

4、“擊盞敲盅”,用筷子敲擊餐具等等;

5、 “指箸巡城”,即手持筷子在盛菜的盤中、盆中翻找自己喜歡的東西,也稱“謎箸刨墳”;

6、“淚箸滴珠”,在夾菜的過程中,把一種菜品的湯滴到另一種菜品上;

7、“乾坤顛倒”,即吃飯時兩隻筷子大頭小頭不一致。

8、“單柱上香”,給別人盛飯的時候,把一雙筷子直接插在飯上,遞給本人。

9、“十字交叉”,在放置筷子的時候,兩隻筷子不是並排,而是呈十字交叉。

10、“落地驚魂”,一般筷子不能落地,雖然有“筷落”即“快樂”之說,但國人始終認為筷子落地不是好事。

END

編輯 | 瀟湘飛雨

圖片 | 攝圖網

TAG: 筷子菜品餐具吃飯夾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