梜、箸、筋的演變,以及“筷子”名稱的由來和翻譯

——如入法眼小手一點——

筷子在《禮記·曲禮》中最初被稱呼為“梜”,是用來從湯水中夾取固體食物的餐具,是兩根形制和長短相同的長形物。

梜、箸、筋的演變,以及“筷子”名稱的由來和翻譯

梜者,夾也。

如果是食用稠狀液體食物,則另有“匕”這種餐具,匕就是現代“湯勺”的前身。當然,飲用酒水等那就要使用杯爵、觶、觚、觴了。

如《禮記·曲禮》說:“羹之有菜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又有“飯黍毋以箸,當用匕。”吃米飯的時候不要用“箸”,而要用“匕”這種飯勺。

一、

“梜”和“箸”(zhù)的由來以及寓意

“梜”(jiā)和“箸”(zhù)都是筷子的雅稱。梜本義為封包器物的封套,引申為夾取食物之義;箸取其諧音“住”,用梜夾取食物之時,食物夾取不穩、東搖西擺、滴溜溜亂跑的話,夾取食物遊移不定,肯定是送不動口中去的,弄不好會在宴席上出醜。

梜、箸、筋的演變,以及“筷子”名稱的由來和翻譯

萬曆皇帝定陵出土

的金箸和金

梜和箸作為夾取固體食物的餐具,二者都是“木”屬性。當然,也有用象牙、金銀、玉石材質的,但昂貴而奢侈,不接民氣。中國以來“民本文化”源遠流長,如尚書《五子之歌》就記載了大禹對於子孫後代的誡訓:“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所以,由梜的引申義而來的夾取食物之義逐漸退出民眾的口耳相傳,“箸”之“竹子”材質在古代隨處可見,普通民眾皆可製作使用。

梜、箸、筋的演變,以及“筷子”名稱的由來和翻譯

箸的“詛楚文”寫法

“箸”既然諧音為“住”,有夾住、穩住、固定住等義,但最根本的還在於中國的“知足常樂”、“知之而後定”的傳統文化,如《大學》開篇即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箸、住即“止”也,夾取食物要有節制,在餐飲禮儀中,我們不能對著自己喜歡的食物一頓操作猛如虎地頻頻夾取,一般不能連續夾取同一食物三次,事不過三,否則就有可能引來同餐人的鄙夷目光。同時,亦有提醒自己當止則止,不可暴飲暴食。

後來,由“箸”的住、止義有引申出“筋”的用法,如明初宋濂《杜環小傳》:“環親為烹藥,進匕筋。”宋代張孝順《水調歌頭·隱靜山觀雨》:“人間應失匕筋,此地獨從容。”只不過以“筋”代“箸”這種用法流行不廣,況且,筋一般和動物的牛筋、蹄筋等連用。筋雖然通“緊”,即用箸夾緊食物不可使其半道脫落之義,但筋畢竟容易使人聯想到未被處理的動物筋,有不乾不淨的意思的在裡面,所以現代基本聽不到這種用法了。

如果歷史可以穿越的話,你向秦漢時期的人談論“筷子”的話,他們肯定是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因此,筷子是後來演變的說法,這和南方地域的風土人情有關。

二、

筷子的由來

南方水系發達,舟楫所在皆人家。駕船行舟最忌諱什麼?船停住了,不動了,特別是以船為家的操舟人來說更是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他們特別忌諱說“住”這個詞,在船上吃飯時得用“箸”夾取食物啊,又不得不說“zhù”,這可怎麼辦?勞動人民是智慧的,他們反其意而用之,稱之為“kuài”。當地人,人人不免做舟出行,久而久之,“快兒”這個詞彙就成為通俗俚語了。

梜、箸、筋的演變,以及“筷子”名稱的由來和翻譯

船上吃飯得用“箸”,為忌諱,改稱“快兒”

但在書面語上還沿用了箸的竹字頭,書寫為“筷”,這樣以來,“筷子”就是桌子、椅子、凳子等詞彙融合在一起了,箸也就是由單個的字演變成了兩個字的筷子這個詞。

明朝陸容《菽園雜記》中說:“民間俗諱處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幡布為抹布。”船家希望行船時安穩平順,客人希望靠岸時捷足先登,討個吉利。蘇州、無錫、常州、杭州地區這種稱謂尤為廣泛。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稱“箸”為“筷子”這種風俗迅速傳遍大江南北,“箸”的用法在文人墨客筆下偶爾用之,但民間對“筷子”的使用已經情有獨鍾了。

三、

洋人對筷子的翻譯

但對“筷子”的廣泛使用起著推波助瀾的是西洋人對中國“箸”的翻譯,義大利的利瑪竇在明朝萬曆年間來華,他就已經對中國人吃東西不用刀叉而用兩個小短棍吃飯驚歎不已了,但他並沒有將“箸”翻譯成拉丁語讓歐洲人知曉中國人使用的這種餐具為何物。

鴉片戰爭後,生活於上海租界的洋人運用“洋涇浜英語(Pidgin English)”翻譯法,將當地人俗稱的“筷子”譯為“chopstick”,字面意為“快速戳擊的小棍枝”。

梜、箸、筋的演變,以及“筷子”名稱的由來和翻譯

他們雖不理解中國文化中筷子的演變由來,卻也翻譯的傳神達意,只不過這種字面現象性的翻譯確實有點粗鄙不堪,不忍直視,沒文化真可怕啊。

下次,我們打算再談談筷子的形制、使用禮儀及忌諱問題。

TAG: 夾取筷子食物餐具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