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帝國——孤獨的王安石

在中國歷史上,宋朝的宰相是最有名的。

像秦孝公遇到商鞅、漢景帝遇到晁錯一樣,宋神宗在想富國強兵、洗刷國恥的時候,遇到了一心變法改變大宋積貧積弱局面的王安石,而且很快把他扶上了宰相的大位。

王安石的變法,雖然轟轟烈烈,但也被罵罵咧咧,一朝的文武百官半朝人反對,幸好有神宗撐腰,王安石才能苦心經營,然而時人卻把他看作異端、瘋子。縱然天下反對,也要鐵了心變法的王安石說:“當世人不知我,後世人當謝我。”

一個人的帝國——孤獨的王安石

變法的初衷

說起宋朝,似乎沒有什麼大的危機,沒有藩鎮之亂,也沒有外戚之憂,更沒有宦官之禍。但後世人提到宋朝時,幾乎都會不約而同地先想到一個詞——“弱宋”。宋代重文輕武,對文人委以重任,對武將深加防範,甚至治軍也用儒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讓功臣們交出戰馬寶劍,換得美人美酒。然而不曾想,這雖為武將叛亂解除了後顧之憂,但也割斷了尚武精神。

直至契丹於公元1004年全面入侵北宋,直逼國都開封,雖然後來皇帝趙恆倉皇和議,兩國彼此結為兄弟之邦,但宋朝卻不得不每年白給對方絹20萬、銀10萬。在中國歷史上,還從沒有過一統天下的大帝國向邊陲小國進貢的,北宋是第一個!

一個人的帝國——孤獨的王安石

在這樣的背景下登基為天子的宋神宗趙頊,雖然年僅18歲,卻早早立下了大志,一心要洗刷國恥,為收復列祖列宗的疆域而盡力。於是他選中了跟他思路一致的王安石,在他登基不足數月之時,就讓王安石出任江寧知府,幾個月後又詔其為翰林學士兼侍講,提升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1069年2月,宋神宗不顧滿朝反對,果斷地拜王安石為參知政事。殊不知,這一拜開啟了長達幾十年的北宋浮沉路,也讓王安石登上了歷時千年的譭譽舟。

一個人的帝國——孤獨的王安石

國富和兵強

熙寧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上臺之後,大刀闊斧,在商業上限制商人,行均輸法、市易法和免行法;在農業上,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和農田水利法;在軍事上,行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以及建立軍器監;與此同時,還改革科舉,整頓學校。

一個人的帝國——孤獨的王安石

一時全國上下,山河內外,新法如火如荼、熱火朝天地開展不迭。但是王安石的路,也許一開始就跑偏了、走錯了,雖然富國連著強兵,然而他忘了,只有真正富民了才能富國,而不是取巧地賤民富國,黃老之術下休養生息得來的國富民強,有日積月累和歲月風霜之功,紮實而穩健,終究與商鞅式的拔節強國是兩碼事。

而此時此刻的北宋王朝,已經在走下坡路:人心上弱到破碎,熱血不再,只有空悲切;祖不尚武,朝中根本就鮮有能帶兵的大將;朝廷冗官、冗兵危局,用度極其不足……

一個人的帝國——孤獨的王安石

王安石出來收拾局面,雖出於他本心所願,但也真是難為他,變法的大刀劈下來,分朝臣於兩邊,弄民心於潰散,他又怎能令大宋同氣連枝、安內攘外?又怎能逆歷史大勢而行?

如此江山,也許是註定將亡的江山,有王安石要亡,沒有王安石也要亡……

TAG: 王安石變法宋朝宋神宗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