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聯金滅遼,一次得不償失的背盟之舉

政和元年(1111年),童貫出使遼國,慶賀遼帝生辰,並藉機刺探虛實。在這次出使過程中,童貫結識了燕京人馬植。

政和五年(1115年),童貫引薦馬植面見宋徽宗,獻上聯金滅遼之策。馬植斷言,當地百姓一定會簞食壺漿迎接宋朝的王師。徽宗大喜過望,給馬植賜名趙良嗣。

北宋聯金滅遼,一次得不償失的背盟之舉

重和元年(1118年)、宣和二年(1120年),徽宗兩次派人渡海到金國,提出宋金聯合滅遼的提議。宋徽宗還寫下親筆信,用原來給遼國的歲幣,換取金國支援北宋拿回燕雲十六州。

但不知為何,或許是由於信心不足,宋徽宗在信中居然只說要回燕京地區。雖然趙良嗣等人據理力爭,但金國態度強硬,只答應讓北宋拿回燕京地區的六州二十四縣。宋朝等於還沒結盟,就已經在金國面前露了怯。

宣和四年(1122年),遼天祚帝被金兵趕入夾山躲了起來,耶律淳被擁立為帝,但控制範圍已經很小。徽宗君臣以為一舉滅掉遼國,收回失地的機會來了。

四月,童貫率大軍北上,到達高陽關後,命都統制种師道從東路攻白溝,辛興宗從西路攻範村。种師道本來就不同意與金國夾擊落難的遼國,因此消極參戰。在得知前軍和左路軍落敗後,撤軍雄州,卻仍然被遼軍所敗。徽宗急召大軍回師,种師道被迫退休。

北宋聯金滅遼,一次得不償失的背盟之舉

七月,童貫、劉延慶劉光世父子再次率十萬大軍攻遼,卻畏縮不前。遼國涿州守將郭藥師率七千精銳和涿州、易州來降。

郭藥師主動要求率軍奇襲燕京,請求劉光世率軍接應。結果郭藥師殺入燕京城,劉光世卻沒有接應,導致郭藥師僅以身免逃出。

遼軍乘勝追擊,又截斷宋軍糧道。劉延慶劉光世父子拔腿就跑,自相踐踏百餘里,把熙寧變法以來積攢的軍用儲備全部丟光。

童貫兩次遭遇慘敗,而且是敗給即將滅亡的遼國,讓金國看清了徽宗君臣和宋軍的實力,從此對北宋僅有的尊重也蕩然無存。

金軍在完顏阿骨打的率領之下,勢如破竹拿下燕雲地區。雖然如約交給北宋六州二十四縣。但北宋除了歲幣之外,還要拿出一百萬貫補償金國在燕京的稅收損失。金國甚至擄走了燕京城中的百姓和財務,只留下一座空城給北宋。

阿骨打甚至公開揚言,兩三年之內就要取回燕京,不會讓它一直在北宋手中。果然,四年之後金軍不僅奪走了燕京,還打破開封擄走徽欽二帝,滅亡了北宋。

北宋聯金滅遼,一次得不償失的背盟之舉

TAG: 遼國燕京金國北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