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名臣蓋寬饒不畏權貴,上書漢宣帝被貶職後自盡而亡

蓋寬饒(前105年——前60年)是西漢名臣,以剛直聞名天下,而西漢恰恰是重名節輕生死的朝代,以死明志是許多直臣的歸宿,所以蓋寬饒的死也不能不說是一種宿命吧。以下是詳細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西漢時自殺的諸侯王有25位,列侯、丞相、將軍有65人,王侯將相的親屬賓客17人,后妃、太子、公主12人,數量之多令今人震驚。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上層官員貴族自殺在漢代已是常態。一般認為自殺是一種個人行為,其多數是因對社會或者個人前途產生極度絕望等而採取的一種極端做法。不過,自殺一旦成為一種常態,甚至在某種特定的階層中普遍存在,這就不得不將其上升為一種社會現象。

蓋寬饒字次公,河北人,曾任太中大夫,司隸校尉,負責對上至皇后太子,下至公卿百官的監察工作。因其檢舉、彈劾無所迴避,不畏權貴,被稱為“虎臣”。“寬饒初拜為司馬,未出殿門,斷其禪衣,令短離地,冠大冠,帶長劍,躬案行士卒廬室,視其飲食居處,有疾病者身自撫循臨問,加致醫藥,遇之甚有恩。及歲盡交代,上臨饗罷衛卒,衛卒數千人皆叩頭自請,願復留共更一年,以報寬饒厚德。宣帝嘉之,以寬饒為太中大夫,使行風俗,多所稱舉貶黜,奉使稱意。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迴避,小大輒舉,所劾奏眾多,廷尉處其法,半用半不用,公卿貴戚及郡國吏繇使至長安,皆恐懼莫敢犯禁,京師為清。”

西漢名臣蓋寬饒不畏權貴,上書漢宣帝被貶職後自盡而亡

蓋寬饒

然而,蓋寬饒為人過於苛刻,好捕風捉影陷害他人,又好批評朝政,冒犯旨意,所以既與不少同僚結怨,也不得皇帝喜歡。史書記載:“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貴戚人與為怨,又好言事刺譏,奸犯上意。上以其儒者,優容之,然亦不得遷。”

蓋寬饒曾上書彈劾張安世的兒子張彭祖過殿門不下車,但後來經過調查,證實張彭祖當時過殿門時,的確是下了車的。

漢宣帝親政後,注重刑法事務,任命宦官擔任中書官。蓋寬饒對此頗有微言,於神爵二年(前60年)給漢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說:“方今聖道浸廢,儒術不行,以刑餘為周、召,以法律為《詩》、《書》。”還引了《韓氏易傳》:“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傳子,官以傳賢,若四時之運,功成者去,不得其人則不居其位。”蓋寬饒這是什麼意思?說漢宣帝的世道不好?說漢宣帝應該視為公有,將皇位禪讓給他人? 漢宣帝看到上書,心裡是什麼想法大家也都能猜得到。“上以寬饒怨謗終不改,下其書中二千石。時,執金吾議,以為寬饒指意欲求禪,大逆不道。”

諫大夫鄭昌同情蓋寬饒忠心正直憂國憂君而遭罪就上書誇他,希望這能讓漢宣帝回心轉意:“臣聞山有猛獸,藜藿為之不採;國有忠臣,奸邪為之不起。司隸校尉寬饒居不求安,食不求飽,進有憂國之心,退有死節之義,上無許、史之屬,下無金、張之託,職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與,上書陳國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得從大夫之後,官以諫為名,不敢不言。”結果漢宣帝才不聽呢,“上不聽,遂下寬饒吏。寬饒引佩刀自剄北闕下,眾莫不憐之。”

TAG: 寬饒漢宣帝上書自殺司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