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高度讚揚的一明朝大官,為國家續命兩百多年,卻救不了自己

卿以俊偉之器,經濟之才,歷事先朝,茂著勞績。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而自持,為機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明憲宗朱見深

據史料記載,有一明朝大官“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京郊婦孺,無不灑泣”,很難想象,這樣的悲情故事發生在明朝,除了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受到如此的對待,歷史上居然還有第二人,而且竟活在了“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的明朝。

乾隆帝高度讚揚的一明朝大官,為國家續命兩百多年,卻救不了自己

此人重名節,輕名利;重成仁,輕殺身;重社稷,輕君王。乾隆帝南巡時,為此人題寫匾額“丹心抗節”。就是這樣一個人,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硬生生地為明朝續了兩百多年的命,卻救不了自己的性命。

乾隆帝高度讚揚的一明朝大官,為國家續命兩百多年,卻救不了自己

于謙於少保,就是那個救得了國家,卻救不了自己的明朝第一文人。鄙人為何說于謙是明朝第一文人呢?就是看他的民族氣節,不管是他的詩,還是他的人,都表現出了剛毅的一面。他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就把他的氣節完全表現得淋漓盡致。

乾隆帝高度讚揚的一明朝大官,為國家續命兩百多年,卻救不了自己

京師保衛戰,護國第一人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秋,蒙古瓦剌部進犯大明邊境,英宗聽從宦官王振的建議御駕親征,由於指揮不當、宦官獨斷的原因,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軍打敗,英宗被俘,京師精銳全軍覆滅,只剩下不到十萬的老弱病殘。

得知英宗被俘,京師震驚,人心惶惶,這時于謙站了出來,力排眾議,堅持“社稷為重,君為輕”,扶持郕王即位,即明代宗。土木堡之變,明朝元氣大傷,京師缺乏能戰之兵,於是于謙上書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立即奔赴順天府,操練陣型,已赴國難。

乾隆帝高度讚揚的一明朝大官,為國家續命兩百多年,卻救不了自己

不久,瓦剌軍挾持太上皇(英宗)攻破紫荊關長驅直入,直逼京師。眾多大臣主張南遷,于謙大喊“主張南遷者,罪當斬首!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動則大勢必去。”已經是兵部尚書的于謙迅速調遣二十二萬兵士,在九門外擺開陣勢:都督陶瑾在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蘆宣城門,而於謙自己和石亨率領副總兵範廣、武興在德勝門外列陣,抵擋瓦剌也先主力。

乾隆帝高度讚揚的一明朝大官,為國家續命兩百多年,卻救不了自己

最終,明朝贏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全部勝利。不久,太上皇(英宗)也被迎回京城。之後,奪門之變爆發,英宗在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的擁護下成功復位,于謙也被陷害入獄。而在石亨等人殺于謙的時候,英宗很公正地說:“于謙有功,不忍殺害有功的人。”而力主殺于謙的人就說于謙不殺,不足以肅清朝野,英宗復位絕對不名正言順。英宗無奈,只好忍痛割愛。

乾隆帝高度讚揚的一明朝大官,為國家續命兩百多年,卻救不了自己

天下人都知道于謙清白,但誰也阻止不了,因為在皇權面前,一切都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TAG: 英宗明朝于謙京師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