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初代權閹王振,如何走上權力之巔並引出了土木堡

王振本是蔚州(今河北蔚縣)的一個落第秀才,略通經書,以在私塾教書謀生。或許是生活太艱辛,或許是想要抓住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當永樂需要一些儒生入宮為宮女授課時,他就應招報名了。

能被順利選中的原因,不是他的學問高,而是沒什麼人和他競爭。因為應聘這個職務有個先決條件,淨身成為宦官。進入皇宮後在一大群文盲(宮女、宦官基本都是文盲,甚至不少嬪妃都是文盲)的襯托下,王振的形象就顯得光輝高大了不少。

明朝的初代權閹王振,如何走上權力之巔並引出了土木堡

宣宗內書堂大學士為宦官授課 繪畫

脫穎而出的王振很快就獲取人生的機遇,獲取了熱衷於教宦官讀書的宣宗的賞識。被任命為東宮局郎,服侍皇太子朱祁鎮(明英宗)。當時太子有不少很有學問的老師,例如明初的名臣楊士奇、楊榮、楊溥,王振實際充當陪讀、助教的角色。

但是王振為什麼能在一群大儒中脫穎而出,被朱祁鎮尊敬和信賴,原因不復雜。那些文官大儒們沒有把朱祁鎮當作一個人來教導,他們言必稱三王,行必提堯舜,希望把一個孩子培養成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人物,小孩子怎麼會理解和接受呢?

而王振卻真正把朱祁鎮當作一個小孩子,給他講民間的生活和故事,給他描述高牆之外的世界,帶著他騎馬射箭。對於朱祁鎮來說,王振這個老師更加地真實,也更加地可信。皇太子的依賴和信任,讓王振看到了自己一展抱負的機會。

王振來源於底層,親身經歷了普通民眾的窮困、官吏的盤剝和欺壓。他對當時世道的看法簡單來說就是憤世嫉俗,認為世間艱辛都是官吏們造成的,官員們不可信,需要對他們實行武人式的強力統治。

我們對比一下朱元璋的性格、行為,大致就能理解是個什麼意思了。但是太祖比王振這類人多了一些寶貴的品格,冷靜、縝密推敲的能力和抵抗壓力的能力、決心,這也是一個慘敗,一個大勝的原因之一。

王振對洪熙、宣德兩朝的政策也不怎麼認同,他覺得吏治、刑法必須嚴苛,不然不可能鎮壓天下官吏。對於宣德朝從安南的撤退,他是更加不能認同。在他眼裡,面對不臣必須予以徹底剿滅,不然如何彰顯大明的威嚴。

王振沒有過人的學問和能力,也沒有顯赫的出身與背景,原本處於底層的他也就是發發牢騷。但是現在有了機會,因為皇太子就是未來的天子,在王振眼裡天子口含天憲,可一言定邦。只要天子認同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抱負就可以輕易實現。

王振就在日常相處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想法潛移默化地灌輸給朱祁鎮。王振的教育非常成功(或者說在大儒們的教育太過於失敗),幼年的朱祁鎮非常地尊敬王振,真正地將王振視為老師。不但王振說的他全部聽從,而且王振批評他時,他都會主動認錯(主要是斥責他不要貪玩)。

明朝的初代權閹王振,如何走上權力之巔並引出了土木堡

明英宗朱祁鎮 大明兩次登基稱帝的人

宗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病死,英宗即位,次年改元正統。八歲的英宗無法處理朝政,而誠孝張太皇太后又堅決不垂簾聽政,三楊不敢行周公事佐幼帝攝政,於是就鼓搗出了票擬、披紅制度。

說明:各地的所有公文先送到通政司,通政司依據公文內容分類整理,然後這些公文會送到內閣(英宗親政後改為先上呈皇帝),內閣在公文後另附紙條加上處理意見,這就是票擬。然後這些檔案會交給司禮監,皇帝在司禮監秉筆太監協助下披紅確認,最後由司禮監掌印太監蓋章生效。如果不同意,則退回內閣重新商議。

太祖朱元璋曾經下令“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

”,而且此時宦官在明朝並沒有什麼地位,文官們為什麼要主動給宦官送權力呢?實際原因就是他們沒地位,文官們只是假借他們讓“

不願意垂簾聽政

”的誠孝張太皇太后參與政務。很多朋友沒有注意的是王振本人是被張太皇太后派遣到朱祁鎮身邊的。

雖然是個棋子,但對於王振來說幾乎是一夜之間就魚躍龍門,登上大明權力的巔峰,人生際遇真是讓人不敢想象。上臺後的王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派宮內宦官前往各地採購,將宣德朝的一大弊端革除。

說明:宣德皇帝比較愛玩,他常派宦官前往各地為他收集珍奇玩物(有點類似北宋的花石綱)。一些宦官們自然會藉機魚肉一下鄉里,雖然宣德皇帝也為此懲罰過一些宦官,但是不禁絕外出採辦,自然也禁絕不了宦官們藉機為禍地方。

政務方面,王振倒是很清楚自己的角色,他對閣臣都非常尊敬,每次去內閣都讓人通報後才進去。進去之後也都是恭恭敬敬地站著,閣臣們沒有開口之間,他基本都不會搶先說話。對於三楊的票擬,王振從不發表意見(輪不到他,後面的張太皇太后說了算),還經常虛心地向三楊請教政務問題。

王振這麼做一是他此時勢單力薄,二是他也想跟著這些三朝元老們學習如何處理政務。在此過程中王振也在踐行著自己重典治御臣下的思想,對出了問題的官員絕不手軟。正統初年的王振給予大家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太皇太后和三楊都認可了他,不然他絕不可能在這個位置上待下去。

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張氏病逝,此時三楊中的楊榮已病故(正統五年),楊士奇因為兒子殺人被彈劾而致仕,剩下的楊溥也太老無力阻擋。這時王振已經沒有了束縛,可以憑藉自己的意願來佈局朝堂了。

順從或巴結他的會被提拔和晉升,違背或者和他作對的都會受到嚴厲的處罰。很快王振就組織了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朋黨集團(比較有名的就是那個被大臣當堂群毆而死的馬順),對整個朝廷形成了控制,大明王朝的第一代權閹正式登場。

掌握大明朝局之後,王振並沒有安於享受榮華富貴,而是開始實踐自己的終極夢想,讓大明重拾往日的雄風,主要就是對待蒙古的方式。

蒙古部落因為本身的遊牧習慣、加上塞外的自然環境,茶葉、瓷器、鐵器、布匹絲綢這些生活必需品,他們無法自給。經過太祖、成祖的軍事打擊,蒙古人也意識到光靠南下掠搶損失巨大不說,還滿足不了需求。

而明朝永樂之後開始向內收縮,也不太願意大動兵戈了。於是雙方一拍即合,用貿易換和平。當時明朝和蒙古之間主要貿易形式是通貢,就是蒙古派使團嚮明朝進貢馬、牛羊、皮毛等。明朝回贈茶葉、瓷器、鐵器、布匹絲綢,並給予蒙古使團的使者賞賜。

通貢受益的主要是蒙古各部落的上層人士,普通的牧民想要獲取物資就要透過互市。但是明朝對互市有嚴格限制,不但規定了次數,而且不允許私人(明朝方面)參與,實際的目的是希望控制物資的輸送量(輸送太多會資敵)以及價格。

明朝的初代權閹王振,如何走上權力之巔並引出了土木堡

可以看出以上兩種方式並不能滿足蒙古普通牧民的需求,於是在這兩者之外還有一種方式,私市,也就是兩邊的人在邊境私下交易互通有無。本來朝廷就算是不願意加強管理取締就行了,也不是多大的問題。

但是私市在有心人眼裡存在著巨大利益,這個利益是軍功首級。戰場上軍功首級是很難獲取的(以蒙古人的戰鬥力很有可能首級沒撈到,自己還把命送掉了),於是私市就派上用場了。

佈置好後派人到蒙古那邊傳訊息“某日某地開市”,過陣之後朝廷就接到戰報:某月某日,北虜犯邊,幸得皇威相助,大獲全勝,斬首…… 這種搞法的結果是,蒙古對明朝這邊的信任度非常地低。

一旦失去了信任,你的行為在對方眼裡都是有目的的陰謀、坑害,後續明朝和蒙古的很多矛盾根源也就在這個地方。

雖然明朝在互市、私市上佔上風,但是蒙古人在通貢上卻佔著便宜。首先明朝會對使團的每一個成員例行要進行賞賜,那為啥不多派人去多拿賞賜呢?其次去明朝通貢時可以夾帶私貨在沿途交易獲利,明朝就算是知道也不好管。

便宜既然好佔,那自然是拼命地佔。蒙古使團的規模越來越大,從幾人發展到上千人,次數越來越多,前一支隊伍還沒走,後一支就來了,當然理由很冠冕堂皇,仰慕上朝威德嘛。

更過分的是,人多也就算了,還開始謊報人數,來一千,報兩千,就是為了騙賞賜。這樣的朝貢給明朝帶來了巨大財政負擔。

王振從正統六年開始就著手出處理這個問題,對不嚴格核驗人數的戶部官員進行了處罰。但是這治標不治本。此時明朝的軍事力量主要在南方平定麓川叛亂(從正統四年到十三年,征討了四次),面對蒙古的敲詐王振選擇了隱忍。

正統十三年,明朝平定了麓川,王振決定解決蒙古問題。很快機會就來了,十二月蒙古最大的一次朝貢來了,此次也先(蒙古瓦剌部首領,形式上統一了蒙古,扶植了黃金家族的傀儡脫脫不花,自稱太師)報了3598人!

王振派人核查後發現實際只有2524人,王振以此為由,大幅度消減了馬價,打了也先一個措手不及。也先覺得這只是開始,如果不反擊,後續明朝會限制使團規模、次數,最終透過斷絕貿易來打擊蒙古。

事情和也先料想的一樣,正統十四年一月到七月,就沒有蒙古使團朝貢記錄了(也沒有了互市的記錄),應該不是蒙古人不想來了。也先明白只有透過軍事壓迫才能重新開啟貿易之路。

七月開始,也先分兵四路開始叩關,也先率領主力進逼大同;蒙古大汗脫脫不花進攻遼東;知院阿刺攻宣府;還有一路攻擊甘肅張掖。實際主要威脅是也先那一路,因為其它三路都是也先的傀儡,他們是不願意出全力的。

七月十一日,大同右參將率兵出關與也先激戰,全軍覆沒。訊息傳回京師,王振一點也不慌,他反而很興奮。因為讓大明重拾雄風的機會來了,他要讓皇帝御駕親征,震懾四海不臣。

文官們卻紛紛反對,真實的原因倒不是覺得打不贏,而是皇帝御駕親征只會增強武將和勳臣們在朝廷的地位。對於此時勢力已經急劇膨脹的文官集團來說,大明的一切都需要經他們的手才行,因為他們才是大明的中樞。

英宗先是丟擲理由,他要效法先帝。文官們當然極力發對,他們辯解到永樂、宣德親征就已經不對,皇帝就應該呆在宮中,按照儒家禮法行事。其中吏部尚書王直的奏疏比較有代表性。

自古邊境有事皆是靠忠兵猛將守衛,陛下應當選派良將,增派勁兵,賞賜將士,並嚴令將士以防守為主,待到敵軍人困馬乏之際出兵可獲全勝。如今正是七月天,天氣炎熱,水草還不豐盛,水源也不足,一旦天子在外,四方有緊急情況而不得知,況且天子乃宗廟、社稷之主,萬邦之主不可孤身犯險,只須坐鎮指揮即可。

但是英宗在王振的蠱惑下早就下定了決心,群臣的反對也就沒啥實際意義了。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認為此次御駕親征只存在取勝還是勞而無功的問題,沒有人意識到會失敗。

明朝的初代權閹王振,如何走上權力之巔並引出了土木堡

七月十六日,二十萬大軍只准備了五天,離開北京時是一支非常豪華的隊伍,除開皇帝本人,從英國公張輔開始共12名勳爵,32名高階文職官員(包含內閣首輔、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從徵。整個帝國的精英全出,這也從側面說明當時整個朝廷只是把這次出征當作皇帝帶軍巡邊。

但是此時的明軍已經不是永樂時期的明軍了。軍屯的田地被軍官侵佔;軍餉、軍械被剋扣;士兵淪為軍官佃農;軍士大量逃亡;指揮系統的肢解。軍士計程車氣和軍隊組織能力已經嚴重退化。

說明:關於明軍戰鬥力大幅度下滑的問題,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筆者,查閱前系列圖文“明軍為什麼那麼弱”,請各位朋友予以斧正。

七月十七日大軍駐紮龍虎臺,夜裡大風吹動旌旗,居然引起了嘯營,二十萬大軍大呼小叫,以為瓦刺軍襲營,亂作一團。

看出問題的兵部尚書鄺埜請求鑾駕回京,惹得王振大怒,命令鄺埜下跪,斥責一通不說還讓錦衣衛將其看管起來。二十三日大軍到達宣府,因大雨和大風,眾臣又不願意前行了,王振又是一通呵斥責罵後才繼續前進。

二十五日大軍遭遇了一股瓦剌騎兵(可能是偵騎),先遣成國公朱勇迎敵,但是朱勇敗退,後又命三千營猛攻,瓦剌不敵撤走。明軍士氣大振,但是好景不長,二十八日到達陽和口,十二日前在此慘敗的明軍屍體還遍佈荒野,之前計程車氣一下就一掃而空。

八月一日到達大同後,在此監軍的太監曹吉祥一番描述後,王振的膽氣也一下子全沒有了,雖然塞外只有也先的三萬人,但是王振還是決定帶著二十萬大軍趕快返回京城。

本來二十萬大軍出塞巡視一天,出征的目的就達到了。但是王振和英宗空有雄心,卻沒有應對壓力的能力和決心。這才是土木堡失敗的根源,逃跑舉動將明軍最後一點士氣也給抹去了,這支隊伍已經完全喪失了與瓦剌軍戰鬥的勇氣。

明朝的初代權閹王振,如何走上權力之巔並引出了土木堡

說明:都督同知郭登建議走紫荊關返京,這條路線更靠南,不容易遇到瓦剌軍。但是王振和英宗都認為走這條路線太沒有面子(太靠南已經沒法和巡邊聯絡起來了),最後還是決定沿著來時的路返回。說是因為王振怕大軍家鄉莊稼而改變路線,就完全是為黑而黑了。怕踩壞,從田地邊上繞行即可,需要做這種幾百裡地的路線大變更麼?

實際上後面選那條路走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因為不管是走紫金關還是走居庸關,這支明軍移動速度都比全是騎兵的也先要慢很多,只要被也先追上,他必然能看出這支明軍的虛弱,只要進攻,明軍的失敗就不可避免。

八月十三日,就在明軍快要到達居庸關時一直疑惑地也先決定試一把。結果跟也先料想得一樣,這支明軍毫無戰鬥力可言。

負責斷後的三萬明軍很快就被擊潰,恭順侯吳克忠、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被陣斬。禍不單行的是,這個時候明軍才發現前面的懷來城早就被瓦剌軍佔領了。

說明:七月初阿刺部犯邊時宣府總兵楊洪的兒子楊俊就把獨石、馬營丟棄南撤了,楊俊的行為導致居庸關以西的各衛紛紛棄城撤退。更重要的是楊洪為了自保,沒有向英宗報告這些,所以走居庸關實際是走上了死路。

無路可走的明軍只好於十四日下午就近退入土木堡,就這樣二十萬大軍,被三萬瓦剌軍包圍了。雖然被包圍,但是三萬瓦剌軍也拿二十萬明軍沒有辦法,強攻徒耗人命的事兒,也先自然不會去做,十五日也先決定後撤。

說明:英宗率領的大軍被瓦剌軍尾隨攻擊時,宣府和大同的明軍並沒有出擊去攻擊瓦剌軍後路,協助英宗反擊或者撤退,只是死守。這也從側面說明,英宗即便是走紫荊關也是一樣的結局。

到了這個時候王振和英宗也沒有意識到他們在指揮軍隊上的無能,自然也不可能把大軍的指揮權授予他人了。結果在乾渴的驅使下(明軍斷水已經兩天),十幾萬大軍大亂,傾巢而出去尋水(本來派出一支隊伍出去取水,剩餘大軍堅守等待即可)。

對於軍隊來說,一旦混亂人再多也一點意義也沒有,察覺情況的也先立刻回師,對混亂的明軍展開攻擊。這已經不是戰鬥了,而是單方面的屠殺,甚至明軍互相踐踏而死的都比瓦剌軍殺得多。

皇帝被俘,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五十多名高階官員喪命於亂軍之中,當然也包括王振。關於他的死有幾種說法,一是被亂軍所殺;二是被護駕將軍樊忠所殺;三是自殺。

不管怎麼說大明第一位權閹就這麼從巔峰直接跌落到了谷底,王振的失敗、無能自不必再說,但是明軍的失敗可以全推給王振麼?不管怎麼說二十萬大軍被三萬人驅趕、包圍都不是一個人有能力做到的。

TAG: 王振明軍明朝蒙古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