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再現東晉合葬墓,女性墓室出現紅色藥丸,化驗後讓人寒心

南京再現東晉合葬墓,女性墓室出現紅色藥丸,化驗後讓人寒心

魏晉時期,有一個叫何晏的青年才俊,他不僅是魏晉玄學的創始人之一,還是一個文學天才,《詩品》的作者鍾嶸就對其有較高的評價。不過世人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並不是因為他的才名,而是的另一項“成就”,首服“五石散”並使其成為一代風氣甚至延續到隋唐時期。《世說新語》中記載了何晏對五石散的推崇,謂其有“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之妙用。加上他取曹操之女為妻,亦可謂是當時的名流,經他宣揚,跟風的人數不勝數,可見名人效應是多麼的可怖。

南京再現東晉合葬墓,女性墓室出現紅色藥丸,化驗後讓人寒心

在古代,死在五石散下的名人不計其數。比如魏晉南北朝皇帝就有多位,直到李唐初期,據說李世民也與其有關聯。其實五石散的危害遠遠不止這些,一次偶然的古墓發掘讓人們得以一窺五石散的真容。1965年考古人員在燕子磯人台山意外發現一座東晉古墓,在詳細的勘察與歷史文獻對照後發現這是東晉尚書、左僕射王彬的家族墓葬。除了陪葬的金銀財寶外,一處合葬墓引起了大家注意,透過墓內銘文得知是其長女王丹虎的墓室,但另一棺槨零散遍地已難確認其身份,在搜尋其餘遺骸之時意外地發現了墓穴角落上一個普通的盒子。

南京再現東晉合葬墓,女性墓室出現紅色藥丸,化驗後讓人寒心

但因室外,是不能貿然開啟這類古物,回到研究室開啟後發現裡面裝有數百粒褐色的小泥丸,初段斷定當時丹藥無疑,後經過化驗發現其成分中含有大量的丹砂、雄黃和白礬等,基本可以斷定其為五石散無疑。

南京再現東晉合葬墓,女性墓室出現紅色藥丸,化驗後讓人寒心

五石散的歷史相對久遠,早在東晉之前便已存在,為求仙問道的煉丹家所發明。據說秦始皇是一個實驗五石散的人。到了漢朝,雖然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暗地裡對道家丹藥可是愛不釋手,當時的李少君、欒大便煉丹的名義將漢武帝哄得團團轉。他們找到了古人的方子加以改良隨後開始燒煉金石一類的礦物,待其產生化學反應而或濃縮會揮發變小之時便是成藥之際。不過在當時,這種東西還是在比較稀有的存在,到了魏晉的時候卻完全變樣了。

南京再現東晉合葬墓,女性墓室出現紅色藥丸,化驗後讓人寒心

魏晉首先公開服用並加以推崇的便是何晏。何晏生來似乎就自帶光環,其後曹操奪了其母認他為義子,加上其本身才貌雙全素有“傅粉何郎”的美稱,可以說與當下的小鮮肉網紅明星一樣,隨便往哪一站便有一群的迷之粉絲,而且是男女老少趨之若鶩。加上他本身又是曹操的女婿,按常理這麼聰明應該懂得收斂才對。然而人性戰勝了理性,身份的光環與外界的花團錦簇讓其流連於女色之間,然而終究白面書生體力難支,於是便有了後來的升級版五石散。

南京再現東晉合葬墓,女性墓室出現紅色藥丸,化驗後讓人寒心

五石散又有“寒食散”的稱呼,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明確的記載了此方,意在治療傷寒。但何晏根據自身的情況而進行調整,主要成分也改為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和赤石脂,五石散也因此從傷寒藥變成了毒品,這與鴉片的演化頗有異曲同工之相。而魏晉風流的大致表現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平時愛美和清談,苦悶的時候就酗酒嗑藥談玄即所謂吹牛,這和五石散的風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他們後來的表現亦可看出一些端倪。貴為尚書的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就因為五石散而掉進茅坑,同為竹林七賢的劉伶則時常因為“行散”而裸奔,《太平廣記》中還有許多沒錢買五石散而假裝虛榮的尋常人為了模仿名士行散而鬧出的笑話。

TAG: 五石散魏晉何晏傷寒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