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的悲劇結局

狄青的驍勇善戰,漸漸吸引了領軍的將領伊洙的賞識,伊洙與狄青一起談論軍事,深深的為他的謀略所折服,遂將他舉薦給了韓琦和范仲淹,韓琦與范仲淹也十分的賞識狄青,告誡狄青作為將領元帥,不通史實,不能以史為鑑就只有匹夫之勇,上不得大臺面,狄青聽此覺得很有道理,於是開始利用訓練的閒餘時間讀書,而這也對狄青今後的征戰中有了很大的助益。狄青成名了,但當年從軍時臉上刺的字還在,上朝時和一班相貌堂堂的大臣們站在一起似乎有點大煞風景。仁宗曾勸狄青敷藥除掉,但狄青拒絕了。狄青指著自己的臉說:“陛下根據功勞提拔臣,而沒過問臣的出身門戶;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這些,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勵軍隊,不敢奉行您的命令。”仁宗聽此很是感動,再也沒提祛疤的事。後以彰化軍節度使身份任延州知府,又升樞密副使。

狄青的悲劇結局

皇佑五年(1053年),廣南西路廣源州(今廣西靖西)的蠻族首領儂智高發動了叛亂,因為宋的主要軍力都集中在汴梁和北方邊境。當地的廂軍戰鬥力不強,將領的指揮也是漏洞百出,所以長久沒有戰績,反而讓儂智高佔領了不少城池。宋仁宗無奈,只好派孫沔、餘靖做安撫使,從北地抽調部分精銳,整合當地廂軍共同剿滅叛亂。狄青聞訊來了精神,就主動打報告請求帶著自己的親兵去平叛。他說:“臣當兵出身,除了戰場殺敵,沒有什麼可以報效國家。希望能帶得數百個蕃落騎兵,再加上一些禁兵,去將叛賊的頭砍下送回京城。”仁宗佩服他的豪言壯語,於是任命他為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負責處理廣南叛亂之事,並在垂拱殿設酒為他送行。

此時,官軍連戰連敗,士氣非常低落。狄青在趕往前線的路上急令各將不得擅自與叛軍接戰,而要聽從他的統一指揮。眾將聞令後忙勒住自己所轄軍馬。可就是有人偏偏不服從狄青的軍令。廣西鈐轄陳曙想趁狄青未到,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軍,結果大敗於崑崙關,隨軍的殿直袁用等人也望風逃遁。

狄青的悲劇結局

急急趕到的狄青收攏敗軍後,召集眾將說:?“號令不一,是軍隊失敗的原因。只有嚴明軍紀,才能戰勝叛軍。”他當眾宣佈逮捕陳曙,並召來袁用等人,依戰敗逃跑罪,推出轅門斬首。孫沔、餘靖兩位撫臣相視驚愕,堂下眾將更是嚇得兩腿顫慄,一時軍中凜然。此後,狄青命令軍隊紮營休整,藉以迷惑叛軍。看到宋軍不再攻擊,叛軍以為宋軍怯戰,慢慢放鬆了警惕。就在叛軍以為狄青不會馬上進攻的當口,狄青秘密集合人馬,一晝夜間就越過了崑崙關。

積勝的叛軍還是很有戰鬥力的,剛一交鋒,宋軍前鋒孫節就力戰而死,叛軍士氣高漲,孫沔等人嚇得臉色突變。狄青卻不以為意,手舉令旗指揮騎兵,從左右兩翼衝出。這些曾跟隨狄青戰敗西夏的宋軍鐵騎,輕而易舉地就沖垮了叛軍的陣營,叛軍見大勢已去,只能望風而逃。宋軍狂追了五十里,斬首數千級,其中儂智高的親族同黨被殺死者達57人,另外還生擒叛軍500多人。聽聞前線戰敗訊息的儂智高總算見識了面涅將軍的厲害,連夜縱火燒城後逃走,此後,叛軍一敗再敗,儂智高只得流亡國外了。狄青約束部隊開進了失陷多日的邕州城,將被叛軍裹脅的老弱7200多人釋放、遣散,然後將叛軍將領的首級掛在邕州城下示眾。如此恩威並用,狠狠地震懾了當地人,讓他們知道了朝廷的威嚴。

狄青的悲劇結局

狄青平定叛亂,維護國家統一,是值得後人稱頌的。據說老天都在助他。狄青剛到邕州時,正遇上這裡毒瘴瀰漫,有人說是叛軍在江水上游放毒,將士飲水而死者很多,狄青非常憂慮。哪知沒過多久,就有一股泉水從城寨下湧出,取來一喝,味道甘美,宋軍靠此度過了難關。

起初,交趾人請求出兵助戰,餘靖認為他們可信,便在邕州、欽州準備了糧草等待他們,宋仁宗也下詔要用三萬緡錢賞賜給交趾國做軍費,並許諾平叛亂更有厚賞。狄青不同意,他一面傳令餘靖不要派使者到交趾借兵,一面立即上奏說:“憑一個儂智高就能橫行兩廣,使朝廷無力討伐,蠻夷必會輕視大宋。如果再向蠻夷借兵,那蠻夷貪得無厭,要是進而發動戰亂,我們又怎麼抵禦他們呢?所以絕不能借兵!”宋仁宗採納了狄青的意見。叛軍很快被平定了,交趾人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人們都很佩服狄青的遠略。

狄青的悲劇結局

在平定儂智高叛亂前後,狄青與宋仁宗的關係可謂君臣相得。狄青剛率部南下,宋仁宗就為他擔憂:“狄青素有威名,叛軍定會害怕他的到來,想方設法地算計他。一定要保護狄青的安全,擔任左右傳令的人,非狄青的親信不可,哪怕是飲食起居時,也應該防備突然襲擊。”宋仁宗專門派使者飛馳前線訓戒。等獲悉狄青已打敗叛軍,宋仁宗吩咐宰相迅速議定恩賞,生怕慢了起不到獎勉的作用了。此後狄青復任樞密副使,併兼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尹。沒多久,宋仁宗又任命他為樞密使,並賞賜給他一套在京師敦教坊的宅第,還特旨優先給狄青的兒子加官進級。

如此優渥的賞賜與親睦的君臣關係,引起了掌握北宋話語權的大臣們的忌妒與疑懼。他們莫名地擔心像狄青這樣一個深得將士愛戴的名將重演陳橋兵變,更受不了一個出身行伍的粗鄙武夫位居他們之上,於是,針對狄青的迫害網無形中編織起來。一個諫官站出來揭發,說狄青家的狗長出犄角,而且還會冒光。這可是趙匡胤生下來紅光滿室的一個翻版,其意不言自明。宋仁宗對此沒有答覆。

狄青的悲劇結局

沒過兩年,趕上汴梁發大水,狄青為了避難全家搬入相國寺,借住在佛殿上。這相國寺是大宋皇家家廟,豈是人臣可以居住的。於是朝廷便免去狄青樞密使之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離京出任陳州通判。嘉佑二年(1057年)二月,狄青因嘴上生毒瘡,抑鬱而終,再也不能帶著青銅面具馳騁疆場了。宋仁宗對狄青的死還是很傷痛的,追贈其為中書令,諡為“武襄”,下令取來狄青的畫像放進宮中,並親為他御製祭文,還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禮節祭祀。可是,這些馬後炮對一個渴望揚威疆場,浴血為國的將軍來說,又有什麼用呢?

TAG: 狄青叛軍宋仁宗智高餘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