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屠甸丨當屠甸遇到西施

人文屠甸丨當屠甸遇到西施

屠甸,桐鄉市東南小鎮一枚,距梧桐城區不過9公里。油門一踩,車子十幾分鍾就能到。不過在很久很久以前,卻離桐鄉城非常遙遠。稍有常識的人便知,城外是郭,郭外是郊,郊外才是甸。

許是因為屠甸離縣城過於偏遠之故吧,屠甸在春秋時期有幸成了當時兩位“網紅”的隱居之所、一對戀人相愛廝守的目的地。

這兩人,便是范蠡和西施。

但是,細想一下,為什麼會是屠甸?離縣城遠,恐怕只是眾多原因之一,畢竟離縣城遠的地方不止屠甸一處,且范蠡奉命帶眾多越國美女風塵僕僕趕赴吳國,也不只經過屠甸一個地方,為何就偏偏選擇屠甸呢?

每次車過屠甸,我都被這個問題困擾著。於是前些日子,我又起興去了一趟位於屠甸鎮紅星村的范蠡湖。那日天氣晴暖,風也安靜。我和屠甸文化站的朱王松一邊沿湖散步一邊閒聊。冬日的岸道上,樹枝掛著星星點點的樹葉,在寒風中飄零。遠遠望去,連線范蠡湖的荷池盡是低垂殘荷,雖然有些蕭索,但在陽光照耀下,倒也不乏恬靜的藝術氣息。湖岸上,斷藕凌亂地散落一地,池邊一隻老舊腳盆擱置著,彷彿主人剛剛採藕歸去。這樣活生生的生活場景,讓我再次想起兩千多年前范蠡就是這樣和西施過著歸園田居的生活,該是多麼愜意。

人文屠甸丨當屠甸遇到西施

屠甸,特別是在范蠡湖一帶,關於他們倆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你隨便拉住一位村上老人,他都可以給你說上個把小時。畢竟戰火距今已十分久遠,沉澱下來的都是美好印記。現在,已經沒有人關心吳越爭霸、戰火硝煙,他們感興趣的,是范蠡和西施不同尋常的關係,究竟發生在去吳國之前還是之後?據史料記載,在去吳國之前,他們的微妙關係軍中已經有人耳聞。難道他們不怕到吳國後,被吳王夫差發現端倪而追責下來?要是果真如此,吳王發現范蠡拿一個“次品”來搪塞,還想求和?後果恐怕不只是范蠡人頭落地那麼簡單。當然,身居最高廷臣相邦之位的范蠡,當時何以被美女西施一笑傾城再笑傾國,纏綿於兒女情長而忘卻了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作為一位深謀遠慮、久經沙場的政治家、軍事家,似乎還應該多一點坐懷不亂的定力吧?

顯然去之前的可能性不大。最合理的理由,自然是多年以後,越王臥薪嚐膽大敗吳國,范蠡和西施完成歷史使命之後,在歸國途中,藕斷絲連的情感開始爆發(其實應該是復發)。於是在經過屠甸這個地方時,經過周密計劃,成功擺脫大部隊,選擇在屠甸隱居下來。從此兩人生兒育女,好不自在。白天,西施臨河梳妝,於是有了今天的“胭脂匯”;傍晚,西施臨河濯足,於是有了今天的“汏腳灣”。范蠡每天陪著西施泛舟,於是有了今天的“范蠡湖”。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那麼關於槜李的傳說也就順理成章了。據說范蠡發現槜李,起因就是經過此地時,西施正好“身體不適”“一副病懨懨的樣子”(正常反應,可以理解),於是放棄高官厚祿一心陪伴西施的范蠡心急火燎地登上湖岸,看看有什麼好東西可以一解西施多日愁容,恢復精氣神。結果他發現了一種特別的水果——槜李。接下來,便是眾人所熟知的“聞說西施曾一掐,至今顆顆爪痕添”的故事了。

人文屠甸丨當屠甸遇到西施

人文屠甸丨當屠甸遇到西施

試想,如果范蠡沒發現那麼一個幽靜所在,也不會和西施停留下來;如果不是因為西施“身體不適”,就不可能在屠甸隱居下來;如果不隱居,范蠡也發現不了槜李;發現不了槜李,西施也不可能在上面留痕。這一切,全在情理之中了。

據說後來范蠡還外出經商,賺錢回來和西施共享天倫之樂。當然,西施也沒有完全依賴范蠡做“全職太太”。她女扮男裝,到烏鎮賣臭豆腐營生。只不過剛開始生意不好,因為烏鎮的油炸臭豆腐本來就已經出名。於是西施靈機一動,研發了清蒸臭豆腐,結果味道奇好,銷路一下子開啟。有人說,油炸臭豆腐就像老婆婆的臉,“皺皮皺腦”;而清蒸臭豆腐就像西施的臉,鮮嫩光亮。加上吃了“西施豆腐”還可以美容,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清蒸臭豆腐。後來,屠甸的豆製品也因此成為桐鄉一絕。

有意思的是,以上所說,可能都是美好傳說。真實的情況是:西施去了吳國之後,吳王夫差對西施寵愛有加。也就是說,無論去之前還是去之後,范蠡與西施相愛都未給他們引來殺身之禍。因此後世人更願意接受這種說法,即吳國敗於越國以後,范蠡終於找了個機會,帶著西施離開吳國,找地方隱姓埋名,過上了優哉遊哉的小夫妻生活。有人說,他們回來隱居的地方,就是屠甸。當然也有人說,范蠡與西施的故事也都是文人墨客杜撰的。史書記載范蠡確實有一位夫人,還生了三個男孩,但這位夫人絕不是西施。但這些對我們而言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更願意相信,范蠡愛的那個人就是西施;我們更願意相信,被范蠡寵愛一生的西施,曾經在屠甸生活過。

人文屠甸丨當屠甸遇到西施

人文屠甸丨當屠甸遇到西施

作者簡介

康涇,本名陳偉宏。桐鄉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主席。中國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人文屠甸丨當屠甸遇到西施

編輯丨呂姚煒 作者丨康涇

TAG: 西施范蠡屠甸吳國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