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會停手?因這13個字,誰都不敢下刀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起宋朝。“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陳橋兵變有被稱為黃袍加身,皇帝的龍袍被穿在趙匡胤身上,他被擁為皇帝,脅迫前朝帝王退位。

古代的酷刑數不勝數,是為了讓百姓能夠屈服於這些手段,達到維持秩序的目的。一般罪犯的死刑都是斷頭,因而古代有劊子手這個職業,他們個個身材魁梧,面露兇相,罪犯在他們的刀下都只會害怕求饒。其實劊子手只不過是聽從官員命令下手,他們並不具有決定權。

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會停手?因為這13個字,誰都不敢下刀。

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會停手?因這13個字,誰都不敢下刀

宋代相關法律規定:

“凡死囚臨刑叫冤者,再勘問陳奏”

,這13個字成為很多人的救命稻草。意思是說如果行刑當天在刑場有叫冤的百姓,劊子手就需要刀下留人,案件有機會被重新審理,避免出現諸多的冤案錯案。每當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這四個字時,就會馬上停下手上的動作。他們也害己沒有聽見,導致殺死一個無辜的人,擔當不起這樣的責任。

影視劇中常常有這樣的片段,經常有人快馬加鞭趕去刑場,大喊一聲“刀下留人”救下了犯人。這樣的情節確實有存在的合理性,並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

在宋朝,只要說自己是含冤入獄的,就可以讓官員重新審理自己的案子,而且不僅僅只是一次審理

。嫌犯可以喊冤多次,最高可達五次,這樣不管是什麼樣的案件,也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會停手?因這13個字,誰都不敢下刀

這樣的弊端也顯然可見,一次次的重查案件,必定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若是真的透過重審案件,讓受冤的人得到清白,這也是值得的。可有些人並不是這樣,他們抓住這樣的漏洞,想著逃避刑罰,一次次的拖延時間,甚至最終得以被無罪釋放。

宋朝秉持“不濫用刑罰,錯殺無辜”的觀念,所以宋朝獲死刑的人非常少,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

透過對史料的研究發現,宋朝多年下來被執行死刑的人數也只有兩位數。宋朝對於實行死刑有詳細的說明,不同的罪行都有明確的刑罰規定,有很多詳細的劃分。很多罪犯看似作惡多端,但並不具備死刑的條件。

司法也因制度化的管理越來越標準化、嚴格化,有效地減少了被執行死刑的人數,讓宋朝的司法制度越來越人性化,合理化。

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會停手?因這13個字,誰都不敢下刀

雖然被實行死刑的人數有所減少,但死刑一直存在,並沒有被廢除。

死刑的存在一定有它的合理性,符合當時的統治制度。

當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有不少人認為可以廢除死刑了。一是認為死刑有違天理,不符合道德,應被制止。二是認為死刑的存在並沒有有效減少罪犯的存在,犯罪率依舊很高。

三是認為死刑過於極端,如果有人真的被冤枉,執行死刑之後,即便案件得到平反,人也已經不可能再回來了。四是認為執行死刑需要人力物力財力,浪費大量資源。

關於廢除死刑有不同的說法,不同的人對此自然會表達不同的態度。

存在即合理,死刑當今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社會的發展還沒有到可以廢除它的地步。

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會停手?因這13個字,誰都不敢下刀

廢除死刑在社會法律健全,人人能夠知法守法的基礎上才可以實現,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至今還面臨一個問題,死刑被廢除後,需要什麼樣的新法律來防止那些有心之人。在大多數人心中存在一種“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的觀念,社會上也總會存在一些不法之徒。死刑在現代尚且還不能廢除,在封建的古代更是不可能被廢除的。盲目的廢除死刑,只會讓那些不法之徒乘虛而入。

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會停手?因這13個字,誰都不敢下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提高,法律意識的增強,死刑總有一天會被替代,被廢除。即便有一天死刑被廢除,也會有新的東西束縛人性。這個世界上有好人就會有壞人,想要達到大同社會,仍需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向著美好的方向前進。

參考資料:

《宋史》

TAG: 死刑廢除宋朝劊子手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