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後的各種反應,該怎麼應對?

中醫書友會第312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

導讀

:艾灸以其方法簡單、療效突出,在當今社會越來越火,艾灸養生館在大街小巷也隨處可見,但這並不代表人人都可以隨意操作。在艾灸的過程中會產生諸多反應,包括不良反應,需要專業醫師對症靈活處理,才能起到預期療效。本文便詳細地介紹了艾灸的各種反應及應對措施,希望對臨床醫師有所裨益。(編輯/如一)

艾灸的反應及應對措施

作者/林永青 韓紅豔 趙百孝

艾灸療法是針灸治療方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治療效果顯著,並在一些病種上有其獨特的治療優勢。

與針刺相比,艾灸療法方便、簡捷、易學,一般來講,艾灸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較少,但灸治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反應,患者體質不同、疾病不同,其反應也不盡相同。艾灸的反應多種多樣,有些是良性反應,有些是不良反應,有些則是機體正氣恢復的表現,也是正邪鬥爭的反應。

總體來看,有穴位和病變的區域性表現,有機體和疾病的整體表現,也有二者的綜合表現。以下對臨床出現的各種反應現象和原因逐一加以分析,並探討針對不同反應的應對措施。

一、體表和穴位區域性反應

艾灸治療過程中,體表和穴位區域性的反應是常見反應之一,這也是臨床常用來判斷艾灸療效的依據。艾灸時體表和穴位區域性的反應表現主要有

穴位面板出現紅點、紅白相間點或成片潮紅,甚或出現水氣、水泡等;體表面板出現皮疹,皮疹可分佈在施灸穴位或身體其他部位;部分患者可出現施灸區域性劇烈疼痛,也有穴位深處出現響動

等現象。

在艾灸過程中,穴位周圍面板還會出現成片的潮紅,甚至有水氣,手摸起來有溼潤的感覺,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筒施灸的情況下會出現這種現象,艾條懸灸較少出現這種反應,這種反應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經相對足夠,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高希言等透過臨床觀察,

發現艾灸後面板出現均勻的潮紅、汗出,即是一次治療的充足灸量

。如果灸後面板潮紅不均勻,潮紅中間夾雜大小不一的淺白色斑點,有的甚至白色多紅色少,這是由於區域性經脈不通、氣血執行不暢所致,提示要繼續進行艾灸治療,直到患者灸處溫熱感增強,灸後面板白色斑點消失,出現均勻的潮紅、汗出為1個療程的充足劑量。

另外,在施灸過程中或者灸後第2天,施灸穴位表面會出現小水泡,出現水泡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表明一次“施灸過量,時間過長”,這種情況可以減少施灸的次數或縮短一次施灸時間;另外,出現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氣較重,發水泡是機體正氣恢復、祛邪除病的過程,所以這種水泡的出現有利於疾病的痊癒。

古人提出艾灸起效的標準是機體的反應,這個反應就是灸瘡,所以

古人將灸瘡作為判斷灸量和治療效果的一個主要指標

。晉隋時期陳延之《小品方》記載:“灸得膿壞,風寒乃出,不壞則病不除也。”南宋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中提出:“凡灼艾得瘡,所患即瘥,不得瘡發,其疾不愈”,認為只有灸後出現灸瘡,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對於不出現灸瘡的患者,多采取加大灸量、增加壯數、區域性熱敷,並服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等方法以促使發瘡。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正常的灸瘡水泡內是白色或略帶黃色的透明液體,

如果水泡內液體混濁黃稠說明是灸瘡感染

。對於水泡的處理,若區域性出現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泡較大,可用消毒毫針從下方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塗以龍膽紫,也可用注射器抽出液體,再塗以龍膽紫,並預防感染。

如患者體內溼氣較重,

灸治過程中面部或身體上會出現小皮疹,並且發癢,這是體內溼氣外排的表現

。此種情況可繼續施灸以觀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則罷,不退或加重則可加灸曲池、大陵穴。

當施灸時區域性穴位面板灼痛,原因可能是艾灸火力較大,此時可減小灸火或增加灸材和面板之間的距離。其次,艾灸時患者感覺疼痛也可能是取穴不準確造成的,此時需要再對穴位準確定位。

另外,艾灸時患者若感到有燒灼、疼痛,表明施灸部位不需要多灸,應重新選擇穴位。

當然,也有些疾病在初灸時很痛,當灸至一會兒之後,區域性面板適應了灸感,反而又不痛了;也有的疾病本身症狀就很痛,在初灸時疼痛明顯,當灸一定時間之後疼痛即減輕,這是疾病好轉的表現,如帶狀皰疹,皰疹本身症狀面板灼痛,初灸時灼痛,當灸至一會兒之後灼痛減輕,當灼痛感減輕甚至不痛時表明一次施灸量充足,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有時在施灸過程中,特別是在施灸一定療程之後,患者會感覺在穴位深處有響動,這是達到一定灸量之後,長久積滯的經絡得以疏通的表現。久病和難治性疾病,多在患者體會到穴下深處有響動之後明顯好轉。

二、艾灸反應對疾病的影響

部分患者在初次施灸或施灸一定次數之後,反而出現疾病加重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主要有兩種:

一是透過施灸之後,人體的正氣已被激發,但經絡還未疏通,正邪鬥爭加劇,反而出現疾病症狀加重的表現。這標誌著人體正氣的恢復,機體有能力抗邪了,這種情況如果堅持施灸疾病就會好轉。另一原因是疾病不適合用艾灸治療或取穴配穴不正確,此時需要重新辨證施治。

另外,艾灸治療過程中,病變部位也常會出現多種反應。比如有的在病變部位出現動感、癢感,是病變向愈的一種表現。馬少群等在灸治慢性咽炎臨床中發現,

當灸到一定療程之後,患者會覺得咽部有動感、癢感,但又覺得舒適,和咽炎本身的癢不一樣,這是疾病向愈的表現。

三、灸感反應

灸感反應是施灸過程中,患者自我感覺到的一系列反應,包括各種熱感、癢麻感、蟻行感、冷感、傳導感應等。高希言稱這樣的一系列感應為

灸感

,又稱艾灸得氣,這是

判定一次艾灸時間的依據

,當灸感消失也就是達到了透灸的效果,對提高艾灸療效有很好的作用。

陳日新等稱這種感應為

艾灸熱敏化反應

,熱敏化反應即相關腧穴對艾熱異常敏感,產生一個“小刺激大反應”。這種現象的特徵:

第1是透熱

,灸熱從經穴面板表面直接向深部組織穿透,甚至直達胸腹腔臟器;

第2是傳熱

,灸熱從施灸點開始循某一方向傳導;

第3是擴熱

,灸熱以施灸點為中心向周圍擴散;

第4是區域性不(或微)熱遠部熱

,施灸部位不(或微)熱,而遠離施灸部位的病所處甚熱;

第5是其他非熱覺

,施灸(懸灸)部位或遠離施灸部位產生酸、脹、壓、重、痛、麻、冷等非熱感覺。這些施灸部位產生的熱、脹、痛等感覺發生深透遠傳,所到之處病症隨之緩解。

陳日新和高希言觀點相同,熱敏化反應是氣至病所、提高艾灸療效的關鍵。近年的熱敏化臨床研究證明,在艾灸過程中出現穴位熱敏化反應,會有更好的治療效果,患者應該在此反應出現時在此穴加大灸量,直至這種反應消失。

四、其他反應

在患者接受整體施灸時,常先表現出消化系統的反應。如患者感覺腹內氣流走動、腸蠕動加快、腹中鳴響、矢氣、打嗝等,這些都是患者腹內大氣運轉的良好表現,即腹氣運轉,中焦氣機通暢。中焦是承上啟下的位置,中焦氣機通暢有利於全身氣機的調暢。往往在患者感覺腹內氣機運轉之後,疾病很快有明顯的好轉。

另外,

整體灸治過程中患者會出現一些大小便異常的反應

。在灸治一定療程之後,患者小便中會出現白色沉澱物,這是排洩積滯、病邪消散的徵兆。

另外患者常會大便增多,有的呈黑色球形硬便,有的呈黑色柏油樣便,有的呈白色黏膿樣大便,也有的呈水樣便,這些是患者腸中積滯通開、溼濁通下的表現,這些積滯和溼濁聚於體內是人體致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當這些積滯被排出之後,患者的精神體力會明顯恢復,食慾也大增,疾病明顯好轉。

筆者臨床也發現,

當灸治慢性或難愈性消化系統疾病時,多數患者會經過腹內氣機和大小便的不同反應變化過程。

五、不良反應

艾灸的不良反應較少,只有少數患者於灸後可出現頭暈、乏力、納呆、過敏等現象。部分患者初灸時有頭暈症狀,特別是初灸百會穴時頭暈症狀明顯,這是因為患者經絡不通,瘀滯嚴重,所以初灸時,火性炎上或積聚於上引起頭暈,這種情況可減少灸量,同時,繼續灸2-3天后觀察,頭暈症狀減輕或好轉則可繼續施灸,並可逐漸增加灸量,但如果頭暈加重,則先灸人體下部穴位,待下元灸通之後再灸人體上部穴位。

部分患者平素體質是膽火盛,胃陰虛,平時胃酸過多,這類患者灸足三里穴時會有口苦胃反酸的現象,對這種體質的患者可灸陽陵泉代替足三里。

有部分文獻報道了艾灸過敏的個案現象,指出艾煙引起的相關過敏症狀主要有扁桃體腫大、咽癢、目痛、咽鼓管癢和昏睡,有時還有胸中發熱或煩躁等症狀,中止艾灸治療或離開艾煙環境後過敏症狀消失。

減少艾灸過敏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儘量減少艾煙量。若施灸過程中,患者出現異常反應,如頭暈眼花、乏力較重、胸悶、心慌、出冷汗等,反應劇烈,須及時就醫處理。

綜上所述,艾灸的反應多種多樣,有憑視覺可發現的患者體表面板和穴位區域性的反應,有透過患者感覺的灸感和疾病反應,這是艾灸的正常反應,多屬於良性反應。

此外,也有少數患者接受艾灸治療會出現艾煙過敏等不良反應,對於這種現象要對症採取措施,儘量在艾灸治療疾病的同時減少不良反應的影響。

TAG: 艾灸施灸反應患者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