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齡女子咬核桃,咔嗒一聲,再也無法張嘴

人體是個很聰明的系統,哪裡出問題了就會發出警報。肚子咕咕叫,說明你餓了;耳朵嗡嗡響,說明你耳鳴了;如果咬東西、張嘴說話時,嘴巴咔咔響,說明你嘴“壞了”,得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病。

今年24週歲的小黃(化名)6月份剛剛研究生畢業,工作簽約、畢業在即,本該是蠻開心的最後一學期,但她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因為她嘴巴“壞了”。

小黃平時吃飯或打哈欠時,都會感覺到自己面部有

輕微的響聲,

她一直以為這是正常現象。直到今年2月,她在咬核桃時聽到“咔嗒”一聲,等緩過勁來,發現不僅臉頰兩側有些隱隱作痛,而且嘴巴好像也張不大了。

妙齡女子咬核桃,咔嗒一聲,再也無法張嘴

“當時就想休息一下也許就好了,哪知道會一直好不起來。”小黃無奈地說,自己也沒想到一休養就是4個月,因為嘴巴只能張開一點點,每次吃東西都很小心,稍微用點力就會痛,由於著急趕畢業論文就一直沒去就醫。

5月中旬,實在受不了的她去到某醫院口腔科就診,核磁共振檢查顯示她“不可復性關節盤前移”,這是一種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建議手術治療

。因為心理無法接受手術,小黃在醫生的建議下,來到浙大一院正畸正頜-顳下頜關節聯合門診就診,這是浙大一院口腔科與康復醫學科聯合推出的專門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門診。

“當時她來的時候,嘴巴只能張到塞進2個手指那麼大,差不多就是2。5釐米的樣子。”口腔科林軼醫生和李娟醫生會診後發現她張嘴有點偏斜,還感到輕微疼痛,疼痛指數為3分,影響到了日常生活。瞭解到小黃的治療要求後,就推薦她到康復醫學科朱琦烽醫生處先接受物理治療。

經過心理疏導及5次手法治療後,最近小黃嘴巴可以張到塞進4根手指,張嘴偏斜也得到了改善,高高興興地入職上班了。

80%的人都有症狀

這些因素要知道

其實像小黃這樣患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人非常多見。生活中很多人在打哈欠、唱歌時張嘴過大,或吃太硬的食物時,感覺耳朵前面這塊區域有響聲,甚至是疼痛感,這些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表現。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是一組疾病的總稱,好發於青、中年,約80%的人都會有相關症狀,

臨床上表現為顳下頜關節區及(或)咀嚼肌肌痛,下頜運動異常和伴有功能障礙(如張口受限),關節彈響、破碎音及雜音等三類症狀。顳下頜關節區就像圖中紅圈畫的,耳朵前側的這塊區域。

雖然很常見,但它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心理因素、關節負荷等都可能引發。

心理社會因素:

情緒焦急、易怒、精神緊張、容易激動以及失眠等都會加重這一疾病的發生。

咬合因素:如內傾性深覆合、鎖合、後牙區牙齒長期部分缺失等原因。

關節負荷過重:

頜創傷、夜磨牙、白天緊咬牙、經常吃硬食物、長時間嗑瓜子、嚼口香糖等會加重關節負荷。

其他因素:

顳下頜關節區突然受到寒冷刺激;用手支撐下頜或長期低頭駝背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勢和習慣,也是誘發該病的因素。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治療

在生活中,顳下頜區域有彈響的人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接受治療。

一般而言,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有自限性,可以自我調節:平時有意識地讓上下牙列分開,不要咬牙,使下頜得到休息;避免咬過硬的食物;避免外傷;多做開口訓練;區域性熱溼敷或冷敷;調節心理,掌握放鬆技巧。

但如果你發現

自己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

,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治療。

1。長期顳下頜關節區域疼痛,甚至出現頭痛症狀,下頜運動時症狀加重;

2。關節有彈響,或伴有絞鎖卡住的情況;

3。張口受限,或張口歪斜。

在就診時,醫生會根據臨床症狀以及輔助檢查,如口腔CBCT、顳下頜關節磁共振等作出相應診斷。

正畸正頜-顳下頜關節聯合門診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治療方式很多,比如關節鏡外科治療、手術治療,或者保守的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沖洗療法、正畸治療等方式。

浙大一院口腔科與康復醫學科每週三下午開設正畸正頜-顳下頜關節聯合門診,為什麼開設聯合門診?

妙齡女子咬核桃,咔嗒一聲,再也無法張嘴

口腔外科的的關節區沖洗及關節區的潤滑有利於緩解疼痛症狀,同時減少關節腔壓力。口腔正畸科以整體牙科學理念為導向,始於口頜系統中的顳下頜關節,透過正中關係的確定,咬合關係的調整,微笑美學的設計,達到患者口頜系統的健康美觀。康復醫學科的物理治療對關節盤不可復性前移位,顳下頜關節骨關節炎早期等型別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患者來說,可以達到70%的療效。

對一些年齡大又急於想得到解決的患者來說,康復醫學科的理療以及手法治療可以快速鬆弛肌肉,起到明顯的效果,而對一些不適合康復治療的患者,也可以接受口腔科的治療方式,兩者是互補的。開設聯合門診,可以讓患者免於在不同科室間奔波,進行多學科會診,給患者更最佳化精準的治療,一站式得到解決方案。

TAG: 關節下頜治療紊亂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