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整牙熱”裡藏著多少假需求|時評

文/

羅志華

發現寶寶有些“地包天”,福州的梅女士在當地矯正科醫生的建議下,給3歲的孩子戴上了活動矯正器。但一個月後,不僅孩子感覺不舒服,而且還沒見效果。隨著口腔正畸風靡一時,有梅女士這樣遭遇的人並不少見。記者近日諮詢了北京、天津等地6家連鎖口腔診所得知,近年來,為兩三歲孩童做口腔正畸的家長越來越多,有的口腔診所甚至建議一歲半的兒童佩戴矯正器。幼童矯治療程報價一般在3000多元至六七千元,如果治療週期長並採用隱形矯正器等,所需費用可達數萬元。(5月23日法治日報)

小朋友的“整牙熱”裡藏著多少假需求|時評

小朋友“整牙”,不僅存在較大的需求,而且有些“整牙”確實要趁早。比如孩子行為的可塑性很強,對於可導致牙齒錯頜的不良習慣,如咬筆頭、啃手指甲等,越早干預越容易糾正。此外,孩子的骨骼比較軟,並處於生育發育旺盛期,部分發育畸形如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對稱、嚴重的齙牙等,比較容易矯正。由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採用正確的方法為孩子“整牙”,有事半功倍之效。

可是,在眾多“整牙”的小朋友當中,有不少其實並不需要此類醫療服務。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靠養成而非醫療。並且,有畸形也不一定需要矯正,比如輕微錯頜一般沒有太大影響,讓其自然生長就會變得正常。有些畸形只需在較短的“時間點”上做矯正,但這個“時間點”,有時會被人為地拉成一條長長的“時間線”。兒童口腔過度矯形,浪費家長的錢是小事,還可能影響乳牙的發育、恆牙的替換,甚至有可能導致面部畸形,影響口腔功能等。再加上兒童心智尚未成熟,在牙齒上過度求美,對孩子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也不利。

你有三分熱,我點一把火。兒童口腔正畸原本不熱,火上澆油的人多了,就變得火爆了。無論是線下宣傳,還是線上“種草”,當前容貌焦慮已經“卷”到了牙齒上,變成了“牙齒矯正焦慮”。整齊的大白牙被宣揚成高顏值的標配,再加上有“幹得好不如長得好”“美貌是走向成功的捷徑”等誤導性宣傳打底,一些家長就極易受到蠱惑,帶著孩子接受過度和失當的口腔正畸服務,相關機構亦因此大把賺錢。更需強調的是,合格的口腔醫生本就不夠用,口腔正畸需求井噴,機構“跑步進場”、快速擴張,有資質的醫生就更顯緊缺,濫竽充數的假醫生隨之出現,這進一步加劇了兒童口腔正畸的風險。

口腔正畸低齡化、過度“整牙”日益普遍等現象亟須治理。在監管層面,需加大對相關行為的打擊力度,尤其要對誇大宣傳、刻意誤導、機構和人員不具相應資質等現象重拳出擊。在技術層面,則需為兒童牙齒矯正明確標準,精確劃定適應證與禁忌證,科學制定矯正的最佳“時間表”與“路線圖”,讓家長能夠做到心中有數,也讓口腔診所等機構清晰地看見紅線,明白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讓口腔正畸服務在人員、時間、方式等方面恰到好處,既能高質量地滿足合理需求,又不人為製造假需求。

(作者是醫療界人士)

(羊城晚報時評投稿郵箱:wbsp@ycwb。com)

圖片 | 視覺中國

責編 | 傅銘途 姜雪媛

TAG: 正畸口腔矯正整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