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老管篇)110」雞在樹上宿

雞在樹上宿

文/管廷軍

小時候生活在魯西南農村,大人們稱呼安徽、江蘇一帶為“南鄉”。改革開放以後,村裡有從“南鄉”回來的一家人,那時候認為南鄉應該距離魯西南很遠,起碼應該是長江以南甚至廣東、福建一帶,或者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南洋”地區的。後來長大了才瞭解到,原來是這一家人從安徽淮南遷來的。

「青未了(老管篇)110」雞在樹上宿

一到春天,就會有很多從南鄉來的小雞販子,挑著一筐筐小雞走街串巷,將小雞賒給農戶,等到秋天農戶有了收成,再來收賬。那時候即使小雞到秋天全部死光了,農戶也不會賴賬,仍然會把雞苗錢還給小雞販子,小雞販子也會少收一部分錢,來減輕農戶的損失。這種關係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是樸實的魯西南農民自覺形成的樸素的誠信體系。

那時候家裡的雞都是散養的,春天賒20只小雞,因為夭折、踩死、黃鼠狼叼走等原因,到秋天小雞長成的時候,能剩下十幾只就不錯了。

小雞一開始是在紙箱子或者筐子裡養大的,需要細心照料,等到絨毛變成羽毛,就可以放出來散養了。長成成雞以後,雞就能自力更生,除了主人撒點玉米粒等糧食餵養,還會自己出去覓食。晚上,雞也需要休息,但是休息的地方是飛上雞架子或者樹上,雞需要在高處睡覺。

「青未了(老管篇)110」雞在樹上宿

雞雖然是鳥類進化而來的,但飛行能力不強,飛不高,也飛不遠。雞架子是用幾根木棍搭在牆頭內側的,如果雞架子搭的比較高,雞一下子飛不上去,主人還會給雞專門搭個梯子;宿在樹上的雞飛上去會更難,但雞也有雞的聰明,會藉助矮牆、柴火垛等攀飛到樹枝上。

有人說是因為雞是鳥類進化而來的,保持了祖先的部分特性,應該宿在樹上;也有人說是雞為了防禦其他動物偷襲而宿在樹上。但總的來說,雞宿在樹上,應該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本能。小時候,只要一到傍晚,雞就會飛到雞架子或者樹上棲息。鴨子也是禽類,但鴨子是在窩裡睡覺的,不會像雞一樣上架睡覺。以前有句俗語叫:趕鴨子上架,比喻是強人所難。

「青未了(老管篇)110」雞在樹上宿

小時候很好奇雞睡在樹枝上,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原來鳥類腳部的肌肉在放鬆時,腳部是抓緊的,而它要離開腳抓住的樹枝,需要用力才行,而哺乳動物正好相反。正是鳥類的這個特殊的肌肉,才使它在睡覺時抓住樹枝不至於掉落下來。

那時候雞蛋是奢侈品,雖然一家養上十幾只雞,但平時都不捨得吃。大人們會存起來,用於當做看望老人、病號或者坐月子的禮品,有時候也會拿到集市上賣掉換點錢來補貼家裡零花用。

「青未了(老管篇)110」雞在樹上宿

現在,養雞基本上都是規模化了,雞蛋也不貴,倒反而是在家散養的雞蛋成本比較高,所以現在農村自家養雞的也很少了。前幾天看到一則資訊,一位記者去農村採訪,把雞在樹上睡覺當做了一條新聞,不注意看還以為樹上長雞了。這……這……這能叫新聞嗎?

以前的雞,生物鐘很規律,一到傍晚便自覺的上樹睡覺,天快亮的時候,公雞還會打鳴,在沒有鐘錶的古代,公雞就是人們判斷時間的時鐘,提示人們要開啟一天的生活。現在,雞的生物鐘被完全打亂,人們為了讓雞生長得快或者多下蛋,會採取延長照明時間等措施來改變雞的習性。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過,這樣的被改變了習性的雞和會上樹的雞,雞肉和雞蛋的質量到底有多大差別?

「青未了(老管篇)110」雞在樹上宿

人類是精明的,對動物的影響可謂巨大,為了滿足吃的飽、吃的好的食慾和獲取更大的利益慾望,會想盡辦法來改變動物的習性,但從來沒有考慮過動物的感受,從遠古野生動物的馴化到現在規模化的養殖一直如此。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進化的規律。但是人類卻改變了動物自然進化的程序,或許在若干年之後,“雞在樹上睡”會成為一條令動物學家非常震撼的新聞。

作者簡介:

管廷軍 山東成武縣人,網名“管天管地管空氣”,平時喜歡寫些關於魯西南的記憶和味道,回憶過去,珍惜當下。

「青未了(老管篇)110」雞在樹上宿

編輯:馬學民

壹點號青未了菏澤創作基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青未了(老管篇)110」雞在樹上宿

TAG: 小雞樹上魯西南散養南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