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遺” 揭秘美食背後的歷史傳說

其實,有不少文化遺產常伴我們身邊,只是大家未曾留意。燒餅、豆瓣醬、龍鬚麵……這些平常的食物,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這些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食,你是否品嚐過?它們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故事呢?下面就為您揭秘美食背後的歷史傳說。

舌尖上的“非遺” 揭秘美食背後的歷史傳說

南翔小籠饅頭原是“大肉饅頭”

“南翔小籠饅頭”是1871年南翔鎮的黃明賢創制的,距今已有143年曆史,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瞭解,“南翔小籠饅頭”原名“南翔大肉饅頭”,以皮薄、餡大、汁多、味鮮、形美著稱。據《嘉定縣續志》載:“饅頭有緊酵松酵兩種,緊酵以清水和麵為之,皮薄餡多,南翔制者最著,他處多仿之,號為翔式……”

據瞭解,清朝同治十年,黃明賢對“大肉饅頭”進行改良,採取“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並且用不發酵的精麵粉為皮,餡料用的豬腿精肉都是用手工剁成的,肉餡裡還加上肉皮凍。肉皮凍的製作也很獨特,不用味精,而用隔年老母雞燉湯把肉皮煮化成凍,拌入肉餡,餡裡撒入少量研細的芝麻,加入蟹粉或蝦仁或春筍。

小籠包上籠蒸時嚴格控溫、壓力和火候,根據溫度調整3-10層的籠屜高度,旺火沸水蒸5分鐘,出籠時呈半透明狀。戳破面皮,蘸上香醋,就著薑絲,咬一口南翔小籠,其肉餡裡鮮美的湯汁,令人感覺餘香在口,回味無窮。作家梁秋實曾在《雅舍談吃》一書裡寫道,“捉住小籠包的皺褶處猛然提起,輕輕咬破小籠包皮,把其中的湯汁吸飲下肚。而吃的樂趣就在那一提一吸之間。”

舌尖上的“非遺” 揭秘美食背後的歷史傳說

周村燒餅堪稱“餅中一絕”

周村燒餅至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據《資治通鑑》記載,漢恆帝延熹三年,就有販胡餅者流落山東境內,世代相傳,風靡各郡縣。“胡餅”就是芝麻燒餅,在口手相傳的過程中,品種逐漸多起來。清朝末期,周村出現燒餅作坊,幾經改進,才使真正意義的周村燒餅脫穎而出。

據瞭解,周村燒餅有著“薄、香、酥、脆”的特色,堪稱“餅中一絕”。有人形容到:“形似滿月,薄如秋葉;落地洙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周村燒餅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舌尖上的“非遺” 揭秘美食背後的歷史傳說

龍鬚麵曾令皇帝胃口大開

龍鬚麵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北方傳統風味筵席面點品種之一。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有吃龍鬚麵的習俗。相傳明代御膳房裡有位廚師,做了一種細如髮絲的麵條,令皇帝胃口大開,邊品嚐,邊讚賞,龍顏大悅。可能因為這種拉麵細如髮絲,猶如交織在一起的龍鬚,故名龍鬚麵。

龍鬚麵的製作技藝可不簡單,單是把每根面都拉得細如髮絲,就需要“深厚的功力”。龍鬚麵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由於龍鬚麵麵條較細,不宜在湯中呆太久,所以龍鬚麵在做的時候,掌握麵條入水的時間非常重要,而且吃也要趁熱吃,不然面在湯裡時間久了就太軟了,失去了口感。

舌尖上的“非遺” 揭秘美食背後的歷史傳說

烤鴨最早或為“燒鴨”

烤鴨技藝歷史悠久。據瞭解,元朝天曆年間的御醫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中有“燒鴨子”的記載,“燒鴨子”就是“叉燒鴨”,算是最早的一種烤鴨。

而“北京烤鴨”相傳始於明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後,明宮御廚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鴨製作菜餚,為了增加這道菜的風味,採用炭火烘烤,使鴨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膩。公元十五世紀初,明代遷都於北京,烤鴨技術也帶到北京,並被進一步發展。

不過,關於烤鴨的起源,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傳說的“版本”各不相同。“杭州版”相傳烤鴨起源於元代杭州,因為浙江是著名的水鄉,盛產鴨子,以火炙之,便成炙鴨。“濟南版”相傳濟南人愛吃烤鴨,後隨著與北京聯絡的加強,將烤鴨也帶到北京。“開封版”相傳“汴京烤鴨”是中國烤鴨的“鼻祖”。

2008年,全聚德掛爐烤鴨技藝、便宜坊燜爐烤鴨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舌尖上的“非遺” 揭秘美食背後的歷史傳說

豆瓣堪稱“川菜靈魂”

豆瓣又稱“豆瓣醬”,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堪稱“川菜靈魂”,其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傳明末清初,福建汀州府永定縣孝感鄉翠享村人陳逸仙遷入四川郫縣。子孫繁衍,久居其地。清朝康熙二十七年,人民生活水平較低,主要以鹹菜、鹽漬辣椒(俗稱辣子豆瓣)佐餐,而陳家開設了作坊,製作經營醬油、鹽漬辣椒等調料為生。清朝咸豐三年,陳氏後人陳守信,號益謙(又號光謙),發現鹽漬辣椒易出水,不宜儲存,於是在祖輩的基礎上,潛心研究數年,先以豌豆加入鹽漬辣椒吸水,效果不佳,再換蠶豆瓣,依然不佳,又借鑑豆腐乳發酵之法,加入麵粉、蠶豆瓣一起發酵,其味鮮辣爽口,回味悠長,郫縣豆瓣就此誕生。

TAG: 烤鴨龍鬚麵南翔燒餅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