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百病來,找準穴位祛溼口,簡單祛溼一身輕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那麼,體內溼氣重怎麼辦?又該如何有效去除溼氣呢?

首先自測自己是否有溼氣,下面症狀可以參考:

1。看舌頭:

可以伸出舌頭,觀察一下自己舌苔的情況,如果舌苔呈現黃中帶膩,那就說你的體內已經有溼氣的存在,而且越黃越膩,就說明溼氣就越厲害。

2。看精神:

如果發現自己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還總覺得困,睡不醒,而且總感覺頭上或者身上有東西在裹著,打不起精神來,也懶得動彈,這說明你的體內溼氣已經很重了。

3。看大便:

如果發現大便不成形,且長期的便溏,或者是大便成形,但是大便完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用水衝下去,這兩種情況皆說明體內有溼氣。另外,如果發現自己有便秘,且發現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這說明你體內的溼氣已經比較重了。

過以上的判斷,如果發現自己體內有溼氣了又該怎麼辦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就在你的身體上就藏著有效“去溼穴”,沒事兒的時候常按揉,可以幫助你“逼走”體內的溼氣。

一、找準準身體穴位“排溼口”

臨床上,常用的排溼穴位有:

陰陵泉穴、豐隆穴、大橫穴、足三里穴、委中穴、曲池穴、極泉穴,只要認準這幾個“排溼口”,就可以做到輕鬆祛溼。

溼氣重,百病來,找準穴位祛溼口,簡單祛溼一身輕

陰陵泉穴是屬足太陰脾經之合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在脛骨後緣與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有排滲脾溼的功效,是常用的“祛溼大穴”。

按摩方法:

以拇指點按為主,每次按摩3~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燻灸此處10~15分鐘。

足三里穴:

溼氣重,百病來,找準穴位祛溼口,簡單祛溼一身輕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之合穴,位於髕骨下緣3寸(可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準,四指寬度即為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拇指指關節橫度)處,有燥化脾溼、生髮胃氣的功效,是“強身健體大穴”。

按摩方法:

一是每天用拇指按壓足三里穴5~10分鐘,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酸脹、發熱的感覺。二是可用艾條艾灸,每週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鐘,艾條緩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動,以不燒傷區域性面板為度。

委中穴:

溼氣重,百病來,找準穴位祛溼口,簡單祛溼一身輕

該穴位於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位置,簡單來講就是位於腿窩的中心點上。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而膀胱經正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溼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汙口,如果這裡不通暢,溼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腰痛等疾病的發生。所以平時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撥動或者敲打不少於36下。

TAG: 溼氣足三里委中體內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