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隨筆之十三:千人千面,永無止境

筆是用來日常書寫的

第十一回書留了一個扣,說出鋒兩公分不到,為什麼還要裹芯?書法隨筆之十一:入門為什麼要用兼毫?

這就涉及我們的思考背景了。

實話說,我是從沒見過散卓筆以外的有芯毛筆的。一直學的,也是開了筆,竭力走中鋒練筆力那一套。

而在古人,毛筆首先是書寫工具,日常書寫最多的,還是小楷,至多寫點小行書。

書法隨筆之十三:千人千面,永無止境

唐人寫經

就如同我們誰也不會把鋼筆字寫成4cm見方那麼大,因為在我們的思維裡,區分得很清楚:寫信(如果還寫信的話)、寫便箋、記筆記,用鋼筆中性筆圓珠筆,毛筆用來練書法。——

用硬筆書寫,學毛筆書法。

那麼由己及人,把1。7cm出鋒需要裹芯的毛筆,理解為古代的硬筆就好。

由古至今的專用散卓小楷筆,都只有一公分左右的出鋒,筆尖非常細。

上回我們也說到,長鋒開筆只開一公分。

以上種種,共同點只有一個:古人的毛筆首先是拿來日常書寫的。

所以日常行為的本質不同,可能也會對我們理解古代書帖產生隔閡。

這是無可如何的事情,因為書法已經與日常書寫截然不同,甚至我們都沒有了書寫的習慣。

短短二十年,筆被鍵盤大量代替,鍵盤被觸屏大量代替。書法只是養生怡情的藝術門類。

書體變化是為了快捷

對於古人來說,書寫是日常,昇華為藝術,便叫它“書法”。

書法的本質是寫字,寫字的基礎是實用和效率。要記事,要快捷,要交流,要讓人看得懂。

我們所知的種種書體,無一不是為了書寫流暢而發明的。

比如:漢隸是篆書的發展,發明者是一群名不見經傳的胥隸。抄書謄寫是他們的工作,書寫便捷就是最高要求。他們改變篆書的嚴整均衡,筆畫變得流利,出鋒自然,波磔舒暢,再經士大夫提倡,然後蔚然成風。

例:雲夢睡虎地秦簡,似篆非篆似隸非隸,大量自由的筆畫,打破了篆書森嚴的法度。

書法隨筆之十三:千人千面,永無止境

比如:我們知道,隸書總是扁扁胖胖的,這個叫“橫勢”。到了魏晉時期,真書(正書)、章草開始流行,減少不必要的波磔,結體不再取橫勢,用筆更加快速。在此基礎之上,發展到王羲之的“今草”,就徹底改為縱向旑斜取勢。

例:晉初樓蘭文書殘紙,已經很接近現代字型了。

書法隨筆之十三:千人千面,永無止境

為什要變成縱勢?因為古人就是從上到下書寫的,單字為縱向,符合一列一列書寫的便捷。

為什麼向左傾斜——所謂“抗肩”?因為大多數人都用右手寫字,向右容易舒展。這是經驗,你可以自己試試把字向右斜,或者向左寫長捺,看看有沒有不順的感覺。

左收右放,縱向取勢,奠定了此後漢字結構的基礎。

王羲之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前面兩個例子說明在民間早已醞釀著新書體——想想也是,這些職業抄寫員,不採用一些手段,如何面對每天龐大的工作量。

但王羲之的確是奠定今草地位和標準的人。換言之,他符合了“歷史的程序”。

這個程序,就是書體一步步接地氣的過程,先是在實用領域(文書謄寫、公函交流、抄書抄經等)流行,然後透過社會精英、文人士大夫改造、完善、美化,最後推動書體向前發展。

書體發展到魏晉,篆、隸、真、草、行,已經齊備,此後只有流派之別。

比如楷書的劃分,按時間段,可以分為真書(正書),以三國鍾繇為代表;魏楷,以北朝碑刻為代表;唐楷,以很多人為代表……

比如行書(今草)盛行於後世,介於真(楷)草之間,也是在魏晉定型的。

千人千面,永無止境

此前,書法因書寫的實用性而發展。此後,書法逐漸強調藝術性。

在前面一篇我們說過,現代“大師”存在書法創作的集體焦慮。書法隨筆之十:“吼書”吼了些什麼?

實際上,這種焦慮可能早就存在於古人之中。

書體定型之後,對審美的追求成為書法家的首要任務。宋明以來,書畫結合,修整字型,使用新材料,寫甲骨文,臨摹簡帛,找獨特的碑帖,都是在嘗試藝術突破。

比如極為風格化的金農,揚州八怪之首:

書法隨筆之十三:千人千面,永無止境

比如提倡“尊碑”的康有為書法:

書法隨筆之十三:千人千面,永無止境

康有為用的是長鋒羊毫,純用中鋒,這本該去寫篆,他拿來寫大字行書。有人說筆法老到,有人說“像一條翻滾的爛草繩”。

我個人還是覺得後者比較精準……

後世對康的作品譭譽參半,但好歹還是書法,看得出來他這是在寫字,不是抽象畫或者行為藝術。

所以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話,書法並非沒有突破的空間。即使楷書早已成熟,也能出啟功先生、舒同先生這樣的大師。

書法只是一種手段,仍然可以承載每位書家的風格、性情、修養,仍然可以千人千面,豐富多姿,永無止境。

TAG: 書法書寫書體毛筆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