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焦慮的背後,食物是怎麼影響我們的精神健康?

在成年人的世界,不開心的事情隨時存在,不明朗的前途,糟糕的感情,不順的生活,複雜的人際交往……

任何一件事都隨時影響著我們的情緒,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食物其實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

情緒屬於心理健康範疇,聽上去可能和飲食沒什麼關係。

失眠、焦慮的背後,食物是怎麼影響我們的精神健康?

近年來隨著對飲食健康的研究逐步深入,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僅容易讓人發胖、感到不適,更會危害到身心的健康。而正確合理的飲食習慣,能夠幫助我們緩解情緒問題。

飲食習慣對情緒的影響

均衡的膳食攝入是良好情緒的基礎保證。

我們的腸道中有數十億的微生物,它們在我們從食物中獲取能量,對我們的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消化食物、保護人體免受感染,併產生短鏈脂肪酸和神經遞質等化學物質。

我們的腸道包含數百萬個與大腦交流的神經元,因此,腸道菌群失調可誘發或加重焦慮、抑鬱等神經系統疾病。

失眠、焦慮的背後,食物是怎麼影響我們的精神健康?

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部分由基因決定,但是也受生活方式的影響,比如飲食、酒精、鍛鍊,以及藥物等。

當我們從食物中代謝營養時,腸道細菌會獲取能量用於生長,所以飲食習慣也是調節腸道細菌種類的關鍵因素。

如果長期食用飽和脂肪和精糖含量高但是纖維含量低的飲食,即高糖、高脂,少新鮮蔬果的飲食習慣,就會減少微生物的多樣性,既對心理健康不利,又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養成多吃蔬果、堅果和豆類,適量吃禽肉及乳製品,少吃紅肉,適當補充益生菌的飲食模式,有利於身心健康。

尤其是需要攝入充足的蔬菜和水果,它們作為維生素 C 和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可以間接地幫助改善情緒。

維生素、礦物質和情緒

大腦中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快樂激素),如血清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神經遞質的合成需要微量營養素。

B族維生素是合成神經遞質必不可少的輔助因子,膽鹼是產生神經遞質乙醯膽鹼所必需的營養素。

大量研究表明,被診斷患有抑鬱症的患者通常缺乏以上的一種或多種微量營養素。

一些證據表明,葉酸、鋅、鎂、鐵、硒和維生素D可以預防焦慮、情緒波動和易怒。

失眠、焦慮的背後,食物是怎麼影響我們的精神健康?

B族維生素

:全穀類、肉類、乳製品、雞蛋、種子、堅果、豆類、水果和蔬菜。

膽鹼

:牛肉、雞蛋、魚、雞肉、乳製品、香菇、豆類。

:紅肉、肝臟、蛋黃、牡蠣、麩皮。

:杏仁、香蕉、西蘭花、燕麥片、大豆、全穀物。

:紅肉、家禽和魚、豆類和豆類、強化穀物。

:巴西堅果、肉、魚、種子、全麥麵包。

維生素D

:陽光、強化食品和飲料、雞蛋。

碳水化合物對情緒的影響

碳水化合物及其在健康飲食中的作用,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但無論如何,我們的身體需要碳水化合物來產生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有助於調節睡眠和食慾、調節情緒和抑制疼痛。血清素不足,我們更容易感到疲勞、憤怒、抑鬱和緊張。

失眠、焦慮的背後,食物是怎麼影響我們的精神健康?

同時,碳水化合物決定著身體血糖水平,低血糖狀態下,很容易讓人感到疲憊、煩躁、緊張和焦慮等各種不適。

而加工食品、含糖飲料、糖果和蛋糕等食物會導致血糖急劇上升和下降,血糖波動過大,導致人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感覺虛弱等,也會促發體內炎症。

建議日常生活中,合理搭配三餐,儘量避免血糖的大幅度波動;遠離單糖食物,比如餅乾、蛋糕和糖果等。

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做到

每日吃早餐,並且保證充足營養,晚餐宜少,夜宵能免則免;

三餐定時定量,少吃或不吃零食,每天飲用6-8杯水;

不偏食不挑食,食物選擇不宜太精細,適量增加粗雜糧;

少吃油炸、高糖、醃製食物,不吃過燙食物,減少濃茶、咖啡;

食用習慣“三少一高”,即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

每頓飯吃七八成飽就好,不暴飲暴食,不抽菸酗酒;

吃飯細嚼慢嚥,避免狼吞虎嚥、邊嚼邊說。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發現,飲食對女性的情緒健康影響大於男性。因此,受精神障礙疾病困擾的女性朋友,要更加註意維持均衡飲食和健康生活方式。

注:點選進行免費“心理測評”,線上解答您的心理困惑!

TAG: 情緒神經遞質飲食習慣食物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