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春捂秋凍”?

每逢由秋轉冬,天氣由涼至冷時,人們就想去一句俗語“春捂秋凍”。至於它的用途,在於這下一句,“不生雜病”。從字面上看,在春天不要著急褪減衣服,在秋天則是布猛然加衣,讓身體逐漸適應一個新季節的溫度,則可能起到防範疾病的效果。這句話的背後,到底有沒有醫學道理呢?

到底要不要“春捂秋凍”?

作為哺乳動物,人體的溫度是恆定的,大致是37℃。為了讓溫度保持恆定,人體具有多種維護體溫的手段。在炎熱的夏季,我們透過吹空調降低面板溫度,通過出汗帶走身體熱量。可等天氣轉涼時,為了維護體溫恆定,人們就得多穿衣服來減少熱量的流失,或呆在溫暖的環境裡,減少熱量的傳導。在秋冬季節,不少人更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部分原因正是外周血管收縮,維持血液迴圈保證核心溫度的穩定。這個時候,手腳等四肢末梢的血管裡,流淌的血液總量減少,從而導致面板溫度的降低。

在季節交替時,“春捂秋凍”是身體適應新溫度的通常做法。例如,每到季節變化,尤其是由秋入冬和由冬轉春時,便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原因倒也不難理解,溫度的驟然變化和早晚的溫差加大,使那些原本就有疾病基礎的人變得”脆弱“。全身的血管容易發生調節功能的異常,進而導致心肌梗死、出血性腦梗死及胸主動脈夾層等疾病。

到底要不要“春捂秋凍”?

所謂的“秋凍”,算是“春捂”的逆向過程,也就是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在將自己或家人裹成“粽子”前,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適宜的涼爽刺激,能有助於耐寒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寒冷的耐受能力不同,增減衣物還是依賴個人感覺比較好。生活在南方的人,很難想象自己穿著秋衣秋褲的感覺。那些在南方生活的北方人,怕是也會十分想念北方的暖氣。畢竟,地理和氣候的差異,區分了國人一年四季的生活日常。當然,“秋凍”絕對不是主動的、求虐式的讓自己或孩子冷著。比如,在氣溫降到10℃以下時,就應注意及時增添衣物,避免受涼。

即便是溫和的“秋凍”,也應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對耳朵、手腳等容易被凍到的部位,一味的鍛鍊耐寒能力,則可能出現發涼麻木和痠痛不適的感覺。積極的注意保暖,開始戴手套和耳罩,穿厚一點的襪子,讓肢體感覺到舒適,手腳不瑟縮才是重要的。

到底要不要“春捂秋凍”?

值得補充的是,關節尤其是膝關節,應該得到我們更多的關懷。由於髕骨軟骨周圍無血液供應,髕骨主要靠關節滑液營養軟骨。髕骨外面只有一層薄薄的面板,使它更容易感受到寒冷的“侵襲”。看到這裡,不妨親手摸摸自己的膝蓋,感受下它是涼還是暖?

注重衣物的增減,從生活方式上注意季節的變化,並不需要多少成本,卻能切實地讓人感覺舒適。從這個意義上看,“春捂秋凍”是值得我們推崇和傳頌的生活之道。

作者: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

延伸閱讀

到底要不要“春捂秋凍”?

到底要不要“春捂秋凍”?

TAG: 溫度季節髕骨捂秋凍秋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