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之一的《春秋》,為什麼不叫《冬夏》?

《春秋》是正經的儒家經典,是所謂“四書五經”中的“五經”之一。甚至它還被稱為《春秋經》。但作為儒家經典,《春秋》有它的特殊性,因為它同時也講歷史,有歷史故事,雖然故事非常簡單,簡直連故事梗概都算不上,但仍然是“五經”裡邊最具“可讀性”的經典。

比如,《三國演義》裡的關羽,他走到那裡都有一個熱愛,就是“夜讀《春秋》”,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部分關羽的塑像畫像,也大多是讀《春秋》的樣子,足見,在東漢時期,《春秋》實在是忠義之士必讀的讀物。

儒家經典之一的《春秋》,為什麼不叫《冬夏》?

(夜讀《春秋》的關羽畫像)

有人認為《春秋》是“經”,是正兒八經的有政治學意義的“經”,比如清代的皮錫瑞,近代史上的徐復觀、呂思勉,名氣大點的還有胡適。這一派人實際上是所謂的“今文學家”,這一派發展到宋代,甚至把對《春秋》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如《左傳》、《公羊傳》、《穀梁傳》也都劃入了“經”的範疇,就是“十三經”。

儒家經典之一的《春秋》,為什麼不叫《冬夏》?

(阮元的《十三經注疏》書影)

有人認為《春秋》是“史”,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比如晉代人杜預,近代史上的錢玄同、顧頡剛等名人都持這個觀點。這一派人實際上是所謂的“古文學家”。把《春秋》作為歷史比較容易引人認同,因為《春秋》的確記載了從魯隱公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244年的歷史(左氏《春秋》多了兩年,公羊、穀梁兩種只有242年)。

儒家經典之一的《春秋》,為什麼不叫《冬夏》?

(杜注《左傳》內頁)

現在一般認為“春秋”兩字是各國曆史的通名,《春秋》同時也是魯國史書的專名,但這不是重點,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是,它為什麼叫《春秋》,而不叫《冬夏》?

這個問題似乎有點搞笑,價值不大,但也值得考究一下,我們想,原因應當有下面這些:

1、古時曆法先有春秋,沒有冬夏,他們甚至認為春秋就可以代表一年四季。在農耕時代,因為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成熟的糧食,所以一年之內,春秋是最重要季節,一年就這兩個季節,種的季節和收的季節,到了後來,因為冬夏一個極冷,一個極熱,又分出冬夏二時,人們重視春秋兩季,所以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

《詩經·魯頌·閟宮》有“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的句子,意思是一年四時不懈怠,祭祀上天下地以及列祖列宗絲毫不敢有差錯。在這裡,春秋,就是一年四季的代名詞。

儒家經典之一的《春秋》,為什麼不叫《冬夏》?

(古代祭祀)

注意,並不只有魯國史叫《春秋》,因為《墨子·明鬼篇》明確記載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他甚至還說:“吾見百國《春秋》”(據楊伯峻《再說春秋左氏傳》),顯然,其他國家的歷史,也有叫《春秋》的。自然也有起其他名字的,比如晉國的叫《乘》,楚國的叫《檮杌(讀桃誤)》,魏國的史書叫《竹書紀年》。

儒家經典之一的《春秋》,為什麼不叫《冬夏》?

(《竹書紀年》書影)

2、春秋兩個季節是聚會人民的季節,重要事件多發生於這兩個季節。《周禮·地官·州長》記載:“春秋以禮會民”,至於這些官長為什麼要聚會人民,原因不外乎是:春天要分配勞動工具、分割土地,秋天要分配成熟了的糧食。

儒家經典之一的《春秋》,為什麼不叫《冬夏》?

(古代的耕種)

這幾件事都性命交關,只有在這個性命交關的分配過程中,才會產生各種重大事件,這些值得記的重大事件構成歷史,所以歷史書叫《春秋》。

3、春秋兩個季節是朝聘周王朝的季節,因此,重要的事件也多發生在這兩個季節。《左傳》僖公十二年管仲說:“若節春秋來承王命”。也就是在春秋兩個季節,是規定好的諸侯們朝聘周王朝的時節。當然,也同時是進行祭祀的重要時節。

那麼,在這個時候,各國王位的分封、繼承、變更等等都體現得最為清楚,比如某國來朝,來朝的是誰;某國沒有來朝,為什麼沒來;某國同某國一齊來的,某國來得早,某國來得晚等等,而這些事件,其實是十分重要和敏感的重大事件,值得記入歷史,所以,歷史書叫《春秋》很應季節。

儒家經典之一的《春秋》,為什麼不叫《冬夏》?

(《春秋》書影)

綜上所述,《春秋》這個名字來得很實在、妥貼,熱得讓人不敢出門無法勞作的夏季與冷得讓人無法耕種的冬季,人們其實大多數情況悶在家裡,發生重大事件的機會相對來說要少得多,用《春秋》來作為歷史書的名字,要比《冬夏》合適的多。

TAG: 春秋季節某國歷史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