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穴,長在膝蓋上的“止癢藥”,讓全身氣血充盈,沒毛病

血海,顧名思義是治血要穴。血海穴是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之處。該穴執行的氣血為陰陵泉穴外流水液化上行的水溫之氣,具有促生新血、補血養血、引血歸經之效,為治療血癥的要穴,血海在大內側,髕骨底內側端兩寸(右手手掌抵住右膝蓋,大拇指下肌肉凹陷處即是右血海穴,左血海穴同理取之。)

告訴你找血海穴的一個簡單方法,您先屈膝,讓人把右手手掌心正對著您左腳的蓋,手指向大腿自然處伸展放著,拇指和食指保持大約45度角,此時大拇指指尖下面的凹陷處就是血海穴。

血海穴,長在膝蓋上的“止癢藥”,讓全身氣血充盈,沒毛病

血海對婦科病、溼疹、丹毒等面板病效果很好。中醫認為,溼疹、丹毒等面板病是風熱之邪所致,血行風自滅,用活血的方法可以根治。對婦科病可以按揉或者點按,對面板病可以用牙籤之類有尖的東西加大刺激。經常按揉血海不但可以對付婦科病,還能抗過敏,對我們經常說的“血熱”造成的病,都有效。

既然古代醫學專家給它起名為血海穴,那它必然與血液有關。以此類推,當然就與女性的月經關係密切了。“脾統血”、在血液方面,脾經主要負責身體血液的正常執行。而血海是脾經上的穴位,所以它的功能其實是負責出血量多少的。

處理的方法很簡單,自己掄起拳頭或者用小保健錘敲就可以了,月經量過多,那就敲左側血海穴。如果月經量過少,那就敲右血海穴。每次敲的時間不限,但每天最的時間加起來不少於1小時,最好是兩小時以上,最少堅持持續一個月。

按摩血海穴還可以治療因貧血引起的心慌、頭、耳鳴、精神不集中,現在有多人貧血,一貧血就會出現心慌、頭暈、耳鳴、精神不集中等情況。

貧血了,很多人會本能地想到吃補藥來補足氣血,但是有的人補來補去,非但沒有改善其貧血症狀,還補出了高血壓。

這說明,一味地亂補並不能緩解貧血的痛苦。貧血主要是脾經統血的功能失常導致的,經常按摩脾經上的血海穴,先使脾經經脈暢通,補藥的營養成份才能補得進去,而血海穴本身就是最好的補血良藥。既疏通,又進補,用血海來蓄養脾經、強壯身體是一舉兩得之方。

面板乾燥、瘙癢、脫屑是很多人冬天的體驗,各種潤膚乳齊上陣,還是達不到理想的潤膚止癢效果。

中醫認為,這種情況多半是血虛風燥。

我們身體上就有一味神奇的“止癢藥”——血海穴。

血海穴位於膝上,髕骨底上2寸,股四頭肌隆起處。

血海穴,長在膝蓋上的“止癢藥”,讓全身氣血充盈,沒毛病

取穴時可用手掌蓋住膝蓋(左手蓋右膝蓋,右手蓋左膝蓋),食指到小指四指向上,大拇指向外斜45°,大拇指所指處就是該穴位。

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穴位,是人體自帶的“補血”大穴,常按揉該穴位,有當歸、阿膠等藥品的效果;同時又可活血,活血而不傷及機體,恰似三七,既活血,又養血。

它是慢性溼疹、慢性蕁麻疹、面板瘙癢症等瘙癢性面板病的常用穴位。

乾燥、瘙癢、脫屑等血虛風燥證,均可以選擇血海穴養血祛風,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血海穴常用操作方法:

1、按揉:拇指按揉血海穴,以穴位有酸脹感,而且能夠耐受為度,每天兩次,每次10-15分鐘。

2、艾灸:選用艾條或者艾盒溫灸血海穴,以區域性面板自覺溫熱而不覺灼熱為度,直到面板微微發紅為止,每天兩次操作。

按摩血海穴不僅可以促生氣血,還有利於祛除臉上的雀斑。有的女性30歲之後,馬上就逐漸開始長斑,即便是用很多祛斑的化妝品都沒有效果。

如果每天能夠堅持午飯前按摩血海穴這個位置的話,對祛除臉上的雀斑是十分有效的。通常不到一個月,臉上的斑就會開始變淡。

三個月後,大多數臉上的雀斑就會全部消失,同時色也會變得紅有光澤,面板也會變得細膩了。按摩血海穴最好的時間是每天上午9-11點,因為這個時間段是脾經經氣盛的時間,人體陽氣處於上升階段,只要直接按就可以了,每側3分鐘,力量不要太大,要以“輕柔”為原則,感到穴位處有酸脹感就可以了。

睡覺之前再按三陰交5-10分鐘,以面板潮紅為度。

每天如果能夠堅持按揉血海和三陰交就會讓氣血生輝,永遠葆有青春亮麗的臉龐。

血海穴,長在膝蓋上的“止癢藥”,讓全身氣血充盈,沒毛病

古中醫張峰,感謝你轉發、收藏與評論互動!這是給我最大的鼓勵!

TAG: 血海脾經穴位貧血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