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批評家的十三條法則

本雅明:批評家的十三條法則

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和文學家,被譽為歐洲真正的知識分子,其罕見的才華和悲劇的人生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話題。本雅明的生平和思想變動不拘,文風亦不像一般理性主義者般循規蹈矩。

1、批評家是文學戰場上的戰略家。

2、沒有明確立場的人須保持沉默。

3、批評家完全不同於舊時代的傳譯員。

4、批評必須使用藝術家的語言。因為同仁圈的術語是口號。並且只有口號才是聽得見的戰叫。

5、“客觀性”必須總是為黨團性做出犧牲,如果戰鬥的目標要求如此。

6、批評是一個道德問題。如果歌德錯判了荷爾德林,克萊斯特,貝多芬或讓·保爾,那是他的道德觀而不是他的美學眼光有毛病。

7、對於批評家,他的同行是最高的權威。絕不是公眾。也不是後人。

8、後人會遺忘或擁戴。只有批評家能面對作者做出評判。

9、論辯亦即用幾句斷言摧毀一本書。越少研究越有力量。只有破壞者能做批評。

10、真正的論辯著手一本書的時候就像一個生番給嬰孩上佐料一樣親切。

11、美學激情與批評家不相容。在他手中藝術(牌)製品就是閃亮的刀劍用於心智的戰場。

12、批評家的藝術像顆栗子一樣簡單:杜撰口號不讓觀念洩露。不夠格的批評則用口號把觀念兜售給時尚。

13、公眾必須總是被證實是錯誤的,然而總是透過批評家才得以表達。

TAG: 批評家口號批評本雅明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