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01

一見楊過誤終身

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先生與世長辭。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今天,又是一個10。30日,金庸先生已經離開我們整整一年的時間了。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先生以一己之力,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嚮往的江湖世界。

他用他的如椽巨筆,塑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血脈賁張、蕩氣迴腸、極具陽剛之氣的大俠形象。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降龍十八掌、乾坤大挪移、六脈神劍、凌波微步、踏雪無痕、登萍渡水……

這些來無影去無蹤的絕世武功,激發了我們奔逸飛騰、心遊萬仞的想象力。

初中一年級時,偶爾從同學手裡看到《神鵰俠侶》,真是

“一見楊過誤終身”

,從此陷溺其中,一發而不可收拾。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現在猶記得高中的某個夏日午後,知了在樹上不知疲倦的鳴叫,同學們在教室裡幾欲昏昏欲睡。

不知道是哪裡先放出了一首《射鵰英雄傳》主題曲,隨著高亢激昂的音樂響起,奔騰的馬蹄聲猶如撞擊在心間,羅文的男中音和甄妮的女高音,瞬間點燃了整個教學樓的激情——“嚯!”“哈!”幾乎一整棟樓的男生都在隨著音樂嘶吼。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那樣美好的午後,那樣昂揚的青春,都在音樂聲中肆意揮灑在了青春的校園裡——而這一切,都拜金庸的小說所賜。

如果沒有金庸,我們的少年時代該有多麼荒涼啊

人類歷史長河裡,沒有一個作家像金庸那樣,天南地北在我們的肉身上蓋下印記,我們這一代的近視,集體可以怪到金庸頭上,我們在課桌下看被窩裡看披星戴月看嘔心瀝血看,我們不是用眼睛看,我們用身體填入蕭峰阿朱令狐沖任盈盈郭靖黃蓉,所以影像史上最難滿足的觀眾就是金庸迷,因為我們曾經把自己的臉龐給他們,我們曾經把戀人的眼神給他們。

——毛尖

著名作家毛尖追憶金庸先生時說的這段話,道出了所有從少年時期就開始迷戀金庸小說的我們一直想說而不知如何表達的心聲。

02

先生已不在江湖 江湖仍有先生的傳說

有人說:“

活著的時候,讀者就以億來計算的作家,只有金庸一人。

也有人說:“

從來沒有一個作家能像金庸一樣在華人圈子內產生如此大的當量,上至社會名流,下至販夫走卒,無一不對金庸小說推崇備至、擊節叫好。

還有人說:“

凡有華人處,皆有金庸迷。

去歲今日,斯人已去,然江湖俠情猶存。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在金庸先生去世後,各界大V紛紛致辭懷念。

金庸在文學上的最高成就,我認為是它不但塑造了一大批一流的文學人物,而且居然用武俠小說這種超級不嚴肅的東西進行了最莊嚴的文學探討,開展了觸及人類靈魂的叩問,而在這種叩問之中,竟然還穿插著神奇瑰麗的想象世界,風光旖旎的愛情,還有熱血激昂的俠義精神……金庸的作品,至少有三到四部,是文學史上一流的傑作,金庸是文學殿堂裡的上上人物。

——六神磊磊

金庸塑造的大俠形象,像楊過這樣聰明的人、郭靖那麼笨的人、段譽那樣不愛武功的人、石破天那麼沒文化的人,個個都散發著迷人的人格魅力,或厚道正直,或瀟灑不羈,或文武兼資,或智勇雙全,頭上永遠閃耀著“主角光環”,身邊不少美麗的女孩子都不由自主地會愛上他,而且最終都達到了武學的最高境界。像黃蓉、小龍女等女性角色,也都已深入人心。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當你形容一個女孩子像黃蓉,不用加任何解釋,她聽了也會很高興。

你要說她像滅絕師太,就算她沒讀過金庸,她也會大怒,讓你死得很慘。

用六神的話說就是:“

金庸已經融入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我們的文化血脈一起流淌。

對一個作家來說,這是極大的殊榮,是足可以讓人頂禮的成就。

03

金庸諾貝爾獎之問

金庸的小說是雅俗共賞的,這並不是一個低標準,而是一個高境界,是一個極高的、巔峰的境界。

就小說家而言,那需要引人入勝的故事,鮮活靈動的人物,還有豐贍地道的語言,他才能把他想說的話潤物細無聲地注入讀者的心靈深處。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人稱“北大醉俠”的孔慶東教授不止一次表達過:“

金庸小說與魯迅小說是必讀書,金庸是現代僅次於魯迅的人物。

復旦大學嚴鋒教授也稱:“

(金庸)與陳忠實、莫言、賈平凹等當代作家各有千秋,水平已達到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層次。

吉林大學馬大勇教授認為,

金庸小說是中國文化入門級的百科全書,以金庸的文學水平,不比一百多年裡曾獲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差。

然而,既然金庸是20世紀中國文學大師,為何他高壽至94歲,連可以算做後輩的莫言都得了諾獎,而他卻依然與諾獎無緣呢?

04

世界欠金庸一個諾貝爾文學獎

讀金庸讀了35年,講金庸講了18年,曾開過上百場金庸講座且場場爆滿的馬大勇教授,在新書《江湖夜雨讀金庸》中仔細的論證了這個問題。

他認為,“

金庸得不到諾貝爾文學獎不是他的水平問題,而是文化隔閡的問題。

什麼叫作文化隔閡的問題呢?我們把這個問題具體化、場景化。

假設有一位推薦人來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現場,向評委推薦金庸作為本屆諾獎候選人,評委們一定會首先問一個問題——“你推薦這位中國作家是寫什麼小說型別的?”這麼基本的問題誰都會問吧?推薦人就回答:“金庸寫的是武俠小說。”

麻煩了,第一句對話就出問題了。

我們用漢語說,大家都明白什麼是武俠小說,可是,用瑞典語怎麼表達武俠小說的意思呢?

瑞典語是小語種,我們可以不懂,用世界第一通用語言——英語怎麼告訴評委金庸寫的是武俠小說呢?英語中沒有一個詞可以與“武俠”進行精確的對譯!

分開翻譯的話,“武”還好辦——KongFu,從李小龍到功夫熊貓普及了幾十年,西方世界已經差不多懂了,“俠”怎麼翻譯呢?

會不會是我們英語不好才找不到“俠”的對譯單詞呢?恐怕不是。

1967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華裔美籍學者劉若愚要用英文寫一本書,介紹中國的俠文化。我們特地強調他的華裔美籍身份,是因為他的英文和中文同樣好 。

這本書的名字叫《中國之俠》,“中國之”好翻譯,of China,“俠”怎麼翻譯呢?在英文、中文同樣好的情況下,劉若愚斟酌了十幾二十個詞,最終他把“俠”翻譯成了“Knight-errant”,遊蕩的騎士。

再回到我們前面假設的場景之中,評委們還在等著我們回答金庸寫的是什麼型別的小說呢!我們說“武俠小說”,評委們聽不懂,那也不要緊,我們把劉若愚先生1967年寫的那本書找來給評委們看一看,把第一頁的大段註釋給評委們讀一遍,評委們大概懂了,金庸寫的就是類似於騎士小說的那種小說。這麼理解沒錯吧?

但是別忘了,我們千辛萬苦,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才完成了第一句對話。金庸要想獲獎還有非常遙遠的路要走呢!

比如說,金庸要想獲獎,你總得把金庸的幾部代表作,比如《鹿鼎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等翻譯成英文給評委們看吧?我們能想象,金庸小說翻譯起來一定步步是溝,步步是坎,非常艱難。

我提個最簡單的問題:降龍十八掌怎麼翻譯?硬譯也不是不行,“eighteen”什麼什麼的,但是降龍十八掌的背後是《易經》啊,你能把《易經》也都翻譯進去嗎?最近我看到有一位瑞典姑娘,牛津大學的碩士生,中文名字叫郝玉青,她把《射鵰英雄傳》翻譯成了英文在英國發售。降龍十八掌她怎麼翻譯的呢?——The 18 palm attacks to defeat dragons(拍打龍十八次的手掌),很喜感吧?

六脈神劍怎麼翻譯?一陽指怎麼翻譯?凌波微步怎麼翻譯?我個人以為,還有一種武功比上面這些加一塊兒都難翻譯。金庸筆下最難翻譯的武功是什麼呢?大家也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但我來提供一個參考答案。我認為金庸筆下最難翻譯的武功是——黯然銷魂掌。怎麼翻譯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這是南朝大才子江淹《別賦》的開頭兩句。下面是幾百上千字的正文講別離的七種形態,這些能翻譯進去嗎?

這還只是武功招式,翻譯不過來的東西多了,比如說,經絡和穴道怎麼翻譯?很久以來,中西醫之爭就很厲害,中醫藥學有很多問題,受到不少質疑,但我還是堅持認為,中醫藥學最起碼有一個很了不起的地方,那就是經絡穴道學說。我們現在用多麼先進的科學儀器都檢測不出來經絡和穴道的存在,但在中醫藥理論中,它不僅存在,而且有效。但這是我們這樣想,你讓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評委和讀者們怎麼理解這樣的情節呢?點上這個穴道這個人就不能動了?點上那個穴道這個人就死了?這樣的情節,他們一定認為和《哈利·波特》是一回事兒。

如果他們把金庸小說當成《哈利·波特》一樣完全架空現實的魔幻、玄幻作品,首先他們讀不懂金庸小說,其次,既然都讀不懂,他們怎麼會認可金庸小說的價值,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金庸呢?

我之前講這些內容的時候,有同學提了個頗有水平的問題:“莫言不是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了嗎?他的代表作是以高密東北鄉為地域範圍的,裡面都是中國元素、山東元素,甚至還使用了中國人都極少接觸的‘貓腔’,為什麼莫言能得獎呢?”

這個問題值得簡單分析一下。我們應該注意到莫言獲獎的頒獎詞,其中提到“高密東北鄉體現了中國的民間故事和歷史”,但莫言的創作讓人想起一些偉大的作家:“他是繼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之後,也是繼我們這個時代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後比很多人都更為滑稽和震撼人心的作家。”其實我個人還想起了威廉·福克納和他的約克納帕塔法縣。

我的意思是說,莫言小說的材料很中國,但他的寫法、邏輯都很世界,是容易被看懂、被認可的。

而金庸,由於他的小說中對中國文化的深刻反映並不容易被西方世界所理解,所以我才說,這是主流的西方文化對邊緣化的中國文化仍然存在比較深重的隔閡問題,而不是金庸的水平問題。

——馬大勇

1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點選上圖,瞭解更多關於金庸小說的解讀)

05

相忘於江湖

以金庸的功力,如果諾貝爾獎是由中國評委審定,那他一定是當之無愧的諾獎獲得者。但奈何世界不懂中國,諾獎不懂武俠,評委不懂金庸。

雖然世界欠金庸一個諾獎,但他在我們心中是永遠的大師。

有人曾經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金庸說:“

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也許,他老人家並不在意什麼諾獎,他在意的是,只是深愛他的那幾億讀者。

最後,以《天龍八部》中的一句話追思先生: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捨,莫若相忘於江湖。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金庸逝世一週年紀念版

我之所以成為一個“人”,一大半都是從金庸的武俠小說裡學的。謹以此書追思感懷金庸先生。

—《江湖夜雨讀金庸》

金庸先生週年祭:為什麼金庸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TAG: 金庸翻譯評委小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