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方圓庵記》,全稱《杭州龍井山方圓庵記》。釋守一撰,米芾書,北宋元豐六年(1083)刻立。行書,17行, 共750餘字。原石已佚,宋代和明代均有翻刻。今傳清臨川李宗瀚所藏宋拓本最為精善,現藏上海博物館。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方圓庵記》為米芾33歲時所書,是其早期“集古字”的佳作,此碑多法《聖教序》,但以“小王”外拓法為之,妍麗儒雅,平和簡靜,結體多變,沒有過與不及的習氣,是初學米書很好的範本。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一、米芾其人及《方圓庵記》的主要內容

米芾(1051-1108),初名黻,後改為芾,字元章,號溪堂、海嶽山人、鹿門居士、襄陽漫仕、海嶽外史等。世居太原,後遷襄陽(今湖北襄樊),中年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其五世祖米信,《宋史》有傳,高祖、曾祖以上多為武職。其父官至左武衛將軍,其母閻氏曾為宋英宗之皇后高氏的乳孃,因此關係,米芾得以踏上仕途。其後歷官臨桂尉、浛光尉、雍丘縣令、漣水軍使、太常博士、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等,晚年出知淮陽軍,卒於任上。

米芾妙於翰墨,精於鑑定,生平行為譎異,好潔成癖,冠服效唐人,被稱為“米顛”或“米痴”。傳見《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傳》。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杭州方圓庵

方圓庵,位於北宋杭州南山壽聖院內,乃是一座方址圓頂的僧庵。元豐初年,杭州高僧辯才法師歸隱於此,營建此庵居住。時有淨慈寺僧人守一前往尋訪拜見,因見此庵形制奇特,遂向辯才請教,於是引出辯才的一番講解。此文主體就是記述辯才的言詞。

辯才法師,據蘇轍《龍井辯才法師塔碑》載,本姓徐,名元淨,字無象,杭州於潛人。十歲出家,受業於慈雲法師。年二十五,神宗賜紫衣及辯才號。方圓庵乃是辯才平日禮佛會客之所。

北宋楊傑《延恩衍慶院記》雲:“辯才淨老退居龍井,得壽聖院敝屋數椽,鼎新棟宇。中有庵曰方圓,不執一也。”楊傑《方圓庵》詩云:“地方不中矩,天圓不中規。方圓庵裡叟,高趣有誰知?”此庵在龍井一帶頗為著名,後被稱為“龍井八景”之一。

守一,又稱法真禪師,宋代雲門宗僧。江蘇江陰人,俗姓沈,幼慕佛門,皈依慧林宗本,並嗣其法。守一在杭州期間,與當時著名文人墨客尤其是米芾等人過從甚密。據《武林梵志》記載:“法真撰《證戒光記》,命公(即米芾)手書,勒石寺中。公於幽居洞之左巖,復摩崖書“琴臺”二字,惜一字今俱不存。惟《龍井方圓庵記》尚在。”由此可知,守一請米芾書寫的碑文實際不止《方圓庵記》一種。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二、《方圓庵記》的文化和書法藝術特色

《方圓庵記》中辯才關於“方圓”的論述,反映了當時佛道思想的融合。

天圓地方,是我國古代一種樸素的哲學觀。天圓地方所指,不是簡單的把天看成是圓型,把地看成是方型,而是一種道的理念。即天道圓,地道方。天為陽,地為陰。天地有別,陰陽不同,圓方各異,陰陽相依。

《呂氏春秋》中,將天圓地方解釋為:“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上君下臣)”。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用天高地卑來證明,在下者應當服從在上者的統治,是人們必需遵守的公理。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北京天壇是典型的“天圓地方”建築

辯才在文中說:“是以天圓而地方。……蓋宇宙雖大,不離其內;秋毫雖小,待之成體。故凡有貌象聲色者,無鉅細,無古今,皆不能出於方圓之內也,所以古先哲王因之也。……至於吾佛,亦如之。……唯能通天地人者,真儒矣;唯能理事如一,向無異觀者,其真沙門歟!”

這一思想也符合當時名人學士的觀念,故米芾在文後說:“不二(守一)作此文成,過予,愛之,因書。”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方圓庵記》的書法藝術特色:一是結構嚴謹,剛柔相濟,既法度森嚴,又靈動自然。 結字美觀大方,深得晉人精髓,又符合現代人中正靈動的審美需求。二是筆法方圓兼備,疏密有致。增加了整體章法的變化和韻律節奏之美。三是章法自然統一,牽絲映帶自然美觀、大小錯落合理流美、氣韻連貫。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董其昌臨作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沈尹默臨作

米芾《方圓庵記》:妍麗儒雅,清勁端和,瀟灑倜儻

張其亮臨作

TAG: 方圓辯才庵記米芾龍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