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被評20世紀十大書法家,竟還有人不服?草書復興由他創造

林散之被評20世紀十大書法家,竟還有人不服?草書復興由他創造

林散之

林散之被譽為當代“草聖”,大體也有社會環境的因素,畢竟他在當時受到眾多名家的推崇,又受日本人的膜拜。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他的草書寫出了新的氣象。

林散之在20世紀十大書法家評選中,與吳昌碩、康有為、沈尹默、沙孟海等一起入選,成為那一時代書法的高標。但是,現在仍有很多人對林散之的書法不削一顧,認為其書並不美。其實,這是膚淺地站在字的結構角度來看書法的。

林散之被評20世紀十大書法家,竟還有人不服?草書復興由他創造

林散之書法

書法之美,結構只是因素之一,而且結構也並不只有是端正美,傾側的合理、穩當,一樣能夠體現字的動態、靈巧。欣賞書法,首要看其取法,再看其氣質,最後才是結構、用筆等技巧。

林散之的草書走的是嚴格的經典之途。他對懷素、董其昌、王鐸的取法皆為法中之法,即筆墨為核心。在這方面,他與一般草書家的傳統著力點是不同的。

林散之被評20世紀十大書法家,竟還有人不服?草書復興由他創造

林散之書法

書史上大多草書家能實而不能虛,而能夠用枯筆寫出蒼潤骨力來的草書家則屈指可數。在林散之看來,懷素、王鐸即具有這種本領。而這需兼具深厚筆法與墨法。

筆法上要通篆隸古意,墨法上則要通畫法,林散之草書墨法則是直接從黃賓虹“七墨法”中擷來,他說:“墨有焦墨、濃墨、淡墨、渴墨、積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之漬水,深淺幹潤變化無窮,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林散之被評20世紀十大書法家,竟還有人不服?草書復興由他創造

林散之書法

林散之則用墨法拓化了傳統書法筆法。這已不是一般意義上書法與繪畫筆法的互用兼採,而是用特殊的繪畫墨法豐富拓展了書法的筆法,也即是將繪畫中的焦墨、潑墨,乃至皴擦之法一併見之或運用於書法筆法。

在書史上,於草書創作中廣泛運用水破墨、枯筆、衄挫筆法的書家是難睹的,這方面林散之是古今唯一一位將墨法推到極致的草書家。

林散之被評20世紀十大書法家,竟還有人不服?草書復興由他創造

林散之書法

因而,可以說林散之草書筆墨的突破並不是在書法筆法內部實現的。也不是單純的“二王”帖學筆法傳統成就了林散之草書筆墨,而是繪畫墨法與書法筆法的結合促成了林散之草書筆墨的大化之境,這是我們認識林散之草書筆法的一個前提。

林散之草書開創性成就的取得,在於他始終以書法筆法為本。如他前後三十年對漢碑的大力化取,便是意在養成千鈞筆力,以筆法載墨法,以骨承韻,方得風骨兼備。

林散之被評20世紀十大書法家,竟還有人不服?草書復興由他創造

林散之臨《乙瑛碑》

在筆法大成的基礎上,林散之晚年草書始得以大興墨法。枯墨、漬墨、衄皴是他常用的手段,同時也是他草書筆墨最為精彩動人之處。用枯墨寫出潤,寫出過來,這並不是真正的苦,而是以虛寫實,以內在筆力表現虛澹之美。

這在草書史上只有懷素、王鐸能為之,而“散草”又與之不同,即不是真枯——中鋒澀筆——而是虛枯,因而更見靈之骨力。而林散之草書中常用的“皴衄筆法”則更是借鑑了繪畫中的皴筆——這在書法史上是“散草”所獨創。這種皴衄筆法的泛用使散草如干裂如風,蒼辣紛披,骨老血濃。

林散之被評20世紀十大書法家,竟還有人不服?草書復興由他創造

林散之書法

以現代書史立場來看,林散之草書既是傳統帖學的產物,又發展推動了傳統帖學。它既不是帖學傳統的自然延續,也不是對近現代碑帖融合的簡單承繼,而表明新帖學的產生。

從某種意義上說,林散之的書法能夠超越清代,而直與晚明王鐸、傅山接,並上溯晉唐草書正路,真正標誌著20世紀草書的現代復興。

林散之被評20世紀十大書法家,竟還有人不服?草書復興由他創造

林散之巨幅草書

TAG: 林散之草書筆法書法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