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親·溫泉·打獵·尋仙:盤點武則天的巡遊活動

“巡遊”也稱“巡幸”、“巡狩”,是古代帝王瞭解國情,體察民意的主要政治活動之一,同時兼有經濟、軍事、文化和個人娛樂的目的。帝王們在透過巡遊宣揚國威、體察民情的同時,也可以藉此機會遊山玩水、求仙問道。

從黃帝、堯舜禹時期,就已經有了帝王“巡狩”的記載,歷史上秦始皇5次南巡,漢武帝巡幸、封禪、遊歷更多達30餘次。隋唐時期,帝王巡遊的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與前代相比,遊山玩水、體閒娛樂的目的更強。

省親·溫泉·打獵·尋仙:盤點武則天的巡遊活動

武則天在皇后時期多次陪伴高宗四處巡遊,稱帝之後也經常帶寵臣巡幸各地。因身份地位的差別使兩個時期的巡遊在時間、內容和形式上既有類似之處,也有些許不同,各具特色。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女政治家,皇后時期就曾向高宗提出“建言十二事”,還寫過不少關於治國安邦的政論。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一方面是她本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後性明敏,涉獵文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經常陪伴高宗巡遊各地,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透過巡遊增長了見聞。

武則天皇后時期與高宗離開京師巡遊、出遊共7次:

第一次:從顯慶二年(657 ),“閏月,壬寅,上行幸洛陽。”到顯慶三年(658)二月“甲戌,至京師。”

第二次:從顯慶五年(660 ),“夏,四月,丙寅,上發幷州”。到龍朔二年(662)“夏,四月,庚申朔,至京師。”

第三次:從麟德二年(665 ),“二月,壬午,車駕發京師;丁酉,至合璧宮。”到乾封元年(666)“夏,四月,甲辰,至京師,渴太廟。”

第四次:從咸亨二年(671)“春,正月,甲子,上幸東都。”到咸亨三年(672)十一月“甲辰,車駕至京師。”

第五次:從上元元年(674)“冬,十一月,丙午朔,車駕發京師……戊辰,至東都。”到儀鳳元年(676)“冬,十月,車駕還京師。”

第六次:從調露元年(679)“春,正月,己酉,上幸東都。”到永隆元年(680)十月“己酉,車駕西還。”

第七次:從永淳元年(682)四月“丙寅,發京師”“到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上崩於貞觀殿。”

省親·溫泉·打獵·尋仙:盤點武則天的巡遊活動

這一時期武則天以隨行的身份陪伴在高宗左右,離開京師長安時間較長,巡遊內容雖有一些政治活動,但還是以體閒娛樂為主。

史書在提到高宗病情時,這樣記載“上初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唐代帝王中高祖、太宗、高宗、順宗、穆宗、文宗、宣宗等,都患過此病,是唐朝皇帝的遺傳病,古稱“風疾”,患此病者需要長期服藥和調養體息,不能過度勞累。

國都長安地勢較低,宮中溼氣重,對高宗的病情不利。東都洛陽地處大運河的中心,農耕發達,商業繁榮,氣候也較長安乾燥。因此,為了巡幸療養方便,從顯慶五年(660)開始,高宗陸續在洛陽周邊建造合璧宮、蓬萊宮、紫桂宮、奉天宮、萬泉宮等避暑療養的行宮。除了在這些行宮中避暑療養外,高宗與武則天一起巡遊,內容有幷州省親、溫泉療養、巡狩打獵和尋仙問道等方面。

省親·溫泉·打獵·尋仙:盤點武則天的巡遊活動

1、

顯慶五年(660),武則天以皇后身份回到幷州。高宗為了顯示對武則天的寵愛,讓她高調的顯示身份,下令改變皇后省親的舊制。舊制中由皇帝接見群臣和百姓,皇后在內殿接見女賓。此次省親中由“皇后宴親族鄰里故舊於朝堂,命婦婦人入會於內殿,及皇室諸親賜帛各有差,及從行文武五品以上。制以皇后故鄉幷州長史、司馬各加勳級。又皇后親預會,每賜物一千段,期親五百段,……城內及諸婦女年八十已上,各版授郡君,仍賜物等。”

郡君在唐代是四品到五品的官職,這不僅是武則天對故鄉百姓的恩典,也是她提高婦女地位的一項重要舉措。省親結束之後,高宗與武則天“講武於幷州城西”,一起觀看大都督府操練軍隊和閱兵,停留到四月才從幷州返回洛陽。

中國人內心光宗耀祖的概念,讓武則天后來對家鄉傾注了極大的熱情。不僅改幷州為北都,而且還模仿漢高祖劉邦惠及故鄉的先例,下令免除幷州當地百姓的世代賦稅。對於幷州百姓的封賞和恩賜,讓當時的人們都記住了這位雍容華貴、儀態端莊的皇后。直到今天,文水南徐村的百姓仍供奉著始建於唐代的“則天聖母殿”,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景觀。

省親·溫泉·打獵·尋仙:盤點武則天的巡遊活動

2、

唐高宗在武則天的陪伴下,曾於公元662年“冬,十月,丁酉,上幸驪山山溫湯”,公元676年“丁亥,幸汝州之溫湯”,公元680年“癸丑,幸汝州溫湯”。關於汝州溫泉最早的記載在黃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建清暑宮,並四次駕臨。

汝州溫泉水溫偏高,大概在570C-750C之間,據現在地質專家對其水質的分析,水中富含氫、鏗、鉀、銘等56種化學元素和偏矽酸、硫化氫等7種化學成份,是罕見的多維礦泉水,對治療風溼病、面板病、頸肩腰腿疼等疾病有顯著療效。高宗的“風疾”有部分原因是長安地勢低,潮氣重引起的,高宗還有關節炎。因此,汝州溫泉對與緩解他身體不適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兩次駕臨也說明了這一點。

驪山泉是秦、漢、唐三朝的御用溫泉。秦始皇時砌石築池,取名“驪山湯”;漢時擴建為“離宮”;唐太宗時修建“溫泉宮”。相比汝州溫泉,驪山溫泉的水溫低一些,大概在40度左右。驪山溫泉水內含有多種礦物質和有機物質,如碳酸鈣、碳酸鈉、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氧化鈉、硫磺等。水質無色透明,稍具硫氫味。在醫療上,又稱矽水、佛水和放射性水。驪山溫泉水中的鈣、鎂、鈉離子和硫磺、石灰石等礦物質,對治療面板病有奇效,不僅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還能使人的面板潔白、光滑細膩,美容效果十分理想。

武則天陪伴高宗巡幸溫泉後,受到高宗影響,也喜歡上了這種既能消除疲勞,又能放鬆身心,愉悅心情的療養方式。

省親·溫泉·打獵·尋仙:盤點武則天的巡遊活動

3、

唐朝初年的統治者大都尚武,高宗雖然身體一直不太好,但對遊獵依然興趣濃厚。《資治通鑑》中記載,顯慶五年(660)“冬,十月,上初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病情嚴重到要把所有的政務活動交給皇后決斷。隔不到兩個月,病情稍有好轉,高宗就“幸許州……敗於長社。”武則天才人時期曾以護衛身份陪伴太宗出遊打獵,擅長騎射。

對於高宗的遊獵活動,武則天在陪同支援的同時,也積極參與其中。當時社會中“胡化”之風興盛,婦女的“胡服騎射”是貴族中的流行風尚。高宗與武則天打獵的時間大都在冬季,這些記入正史的大部分應是田獵,打獵的範圍大致在長安和洛陽的周邊一帶。

打獵具有娛樂、軍事、體育等多重性質,並逐漸演變為習武練兵、強身健體、振奮精神的一項綜合運動。在唐代,田獵是作為國家的一項重要活動被納入到五禮之中的。從事先的準備到具體過程的實施,從獲取獵物到結束後的分配、賞賜都有一套完整的禮儀。這種田獵活動,在規模和形式上,與其說是打獵,不如說是一場軍事行動,整個過程不僅注重個人的身體素質、武藝技能,更講究集體的配合。

騎射、遊獵成為武則天閒暇時間裡鍛鍊身體,強健體魄的重要方式,也提高了她的軍事素養,讓她認識到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將領的謀略和指揮。“在《臣軌》一書中,武則天就曾列《良將》一章,提出良將要有五材四藝。……還要懂御眾之術、攻守之法,有先見之明。”同時,也讓武則天對騎射的興趣越發濃厚,在稱帝后的長安二年(702專門下詔開設武舉,以“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作為武將的選拔標準。

省親·溫泉·打獵·尋仙:盤點武則天的巡遊活動

4、

中國歷史上從戰國時期就有帝王尋仙的活動,聲勢最為浩大的莫過於秦皇漢武時期的三次入海求仙。太宗早年對神仙方術禍國深惡痛絕,到了晚年因身患“氣疾”、“癰疾”、“風疾”、“風寒”等多種疾病,開始把希望寄託在方士的丹藥上。

受到太宗影響,高宗執政之後也開始了一系列的尋仙問道活動,並同樣痴迷於道教服餌之術。為了高宗的身體考慮,武則天作為高宗尋仙活動的支持者,一直陪伴左右。

乾封元年(666),泰山封禪成功之後,高宗與武則天親自到太上老君李耳的家鄉,“老君廟,上尊號曰太上玄元皇帝。”顯慶年間,高宗為求長生不老之術,“廣徵諸方道術之士,合煉黃白”。這裡的“黃白”即是煉製所謂有長生不老作用的九轉金丹。

在唐代道教諸多教派中,茅山宗因擅長符篆及辟穀服餌之術成為主流教派,幾代宗師都受到唐代帝王的加封。高宗與武則天對茅山派也極為推崇。第十代宗師王遠知師從著名道士陶弘景,活到126歲,死後被高宗“追贈遠知太中大夫,曰升真先生。”潘師正,師從王遠知,在高山逍遙谷修道。永隆元年(680 ),高宗與武則天親自駕幸他的居所,看望並與之親切交談,大受尊禮,“上及天后、太子皆拜之”,“留連信宿而還。救所司於師正所居造崇唐觀……初置奉天宮,帝令所司於逍遙谷口特開一門,號曰仙遊門,又於北面置尋真門……帝又令以祈仙、望仙、翹仙為名。前後贈詩,凡數十首。”

高宗對道術的痴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武則天,晚年的武則天也豢養道士,並廣招方士為其煉製長生靈藥,前後兩次服餌。

省親·溫泉·打獵·尋仙:盤點武則天的巡遊活動

武則天從光宅元年(684)稱制之後,以最高統治者的身份外出巡遊、出遊共8次:

第一次:天冊萬歲元年(696 ),“臘月,甲戌,太后發神都;甲申,封神嶽……癸巳,還宮;甲午,謁太廟。”

第二次:聖歷二年(699)“二月,己丑,太后幸高山……丁酉,自維氏還。”

第三次:聖歷二年(699)“九月,乙亥,太后幸福昌;戊寅,還神都。”

第四次:久視元年(700)“乙巳,太后幸嵩山;春,一月,丁卯,幸汝州之溫湯;戊寅,還神都。”

第五次:久視元年(700)“丁卯,太后幸新安;壬申,還宮。”

第六次:長安元年(701)“夏,五月,乙亥,太后幸三陽宮……秋,七月,甲戌,太后還宮。”

第七次:從長安元年(701)“冬十月,幸京師”到長安三年(703)“冬十月,丙寅,駕還東都。”

第八次:長安四年(704)“丙子,如興泰宮……甲午,復於神都。”

省親·溫泉·打獵·尋仙:盤點武則天的巡遊活動

這一時期武則天出行的時間都比較短,範圍大致在神都洛陽附近,重點在嵩山地區。此時武則天作為最高統治者,能完全按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巡遊的相關內容。與上一階段相比,在內容上雖有類似之處,但在具體的路線和形式的選擇上,卻有武則天非常明顯的個人特色。

比如說,武則天晚年,病痛纏身,開始痴迷於長生不老的道術。有一個叫韋什方的嵩山人,說自己懂得煉製長生不老的靈藥,武則天就封他為正諫大夫,讓他到嶺南採藥。

聖曆元年(698 ),“太后生重眉,成八字,百官皆賀。”第二年,76歲高齡的武則天就去到嵩山,希望藉由道教名山的靈氣,保佑自己可以長生不老。途中,為飛昇成仙的周靈王太子晉立碑,並親撰碑文,內容充滿了對神仙世界的嚮往和憧憬。

公元700年,武則天服食胡超煉製的長生藥,感覺身體好很多,心情舒暢,“赦天下,改元久視”。四月到嵩山三陽宮避暑體閒,並在石塗大宴群臣,席間作詩一首《夏日遊石淙》,與當時16位從臣共計17首詩刻於石淙的崖壁之上,至今仍在。

省親·溫泉·打獵·尋仙:盤點武則天的巡遊活動

此時朝堂中關於帝位繼承問題爭論不體,此次會飲的目的也是在昭告大臣們,自己的身體還很好,有穩定政局的作用。不過,私下裡武則天卻命胡超在嵩山投下金簡,此事在正史中並無記載。1982年,農民屈西懷採藥時在高山《述志碑》旁邊發現此簡,現存於河南省博物院。金簡正面用雙鉤技法鐫刻銘文63個,全文如下:“上言:大周國主人武望,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望罪名。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關於武則天投放這通金簡的目的學術界眾說紛紜,有說是除罪,有說是賜福,本文中偏重於賜福之說,認為此金簡為道教“三官手書”中的“天官賜福”簡,“除罪”在道教中有免除疾病的意思。此時的武則天正如金簡中所寫“好樂真道,長生神仙”:在《遊仙篇》、《贈胡天師》、《石淙》中抒發自己求仙的心意;親謁昇仙太子廟,並輕信武三思之言,認為張昌宗是王子晉的後身,命其“被羽衣,吹簫,乘木鶴,奏樂於庭,如子晉乘空”。改東都為神都,建集仙殿、迎仙門;改元長壽、天冊萬歲、久視、萬歲登封;改尊號聖母神皇、聖神皇帝等。

武則天晚年豢養道士,如葉法善、胡超、張果,及準道士張昌宗、張易之等,讓他們為自己煉製長生不老丹藥。

撰稿/靈利【讀史品生活】

TAG: 武則天高宗巡遊元年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