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唐太宗雖然是奪位當的皇帝,但他的功績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千古明君。正是因為唐太宗創立了“貞觀之治”,才讓“大唐”一步步變成“盛唐”。

當然唐太宗能夠建立盛世,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但是他能夠慧眼識英、舉賢納諫,就說明他是個有主見的君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每個人都與唐太宗有著深厚情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四的魏徵。

唐太宗能夠重用魏徵,就說明他是個心胸寬廣,不拘小節,能成大事的皇帝,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從魏徵的性格和經歷,就可以看出來。

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一、收編過程

眾所周知,魏徵一開始在瓦崗寨,是效力於李密的,後來二人共同降唐。但是沒多久,竇建德來攻打唐,魏徵等人被竇建德俘虜,竇建德也是個愛惜人才的人,他看到魏徵有些本事,於是對他禮待有加。

唐武德四年,李世民率軍攻打竇建德,魏徵等人這才被解救出來,可是他並未馬上追隨李世民,而是投入李建成的麾下,成為李建成的得力助手。

魏徵見秦王功績高過太子,於是屢屢勸說李建成,要多多立功。李建成聽了魏徵的話,成為李淵心中繼承人的不二人選。只可惜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皆被射殺,他們的兒子也全部被處死。

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這時候李世民找來魏徵,責問他為何要離間他們兄弟的感情,魏徵不但沒有掩飾,還直言不諱地說,如果太子當初聽了他的話,如今就不會是這個下場了。李世民見魏徵剛正不阿,危難之際也絲毫不懼,於是將他收入麾下,開始重用他。

魏徵先後效力過李密和李建成,但是李世民並不在乎,也相信他的為人,所以將他收入麾下,並開始重用他。由此可見,李世民是個做大事的人,他不會因為私人恩怨,將怒氣發在魏徵身上,讓自己身邊少個有才之人。也不會在乎魏徵之前替誰出謀劃策,如此寬廣的胸襟,必定會成大器。

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二、犯言直諫

魏徵投入李世民麾下之後,一直忠心輔佐他,唐太宗想做一位明君,但當時國家根基不穩,很多事還在嘗試當中,這時候,唐太宗就需要一些敢直言進諫的人,以便時時提醒自己,鞭策自己。

而魏徵就是最佳人選。

據記載,魏徵前後向唐太宗進諫200多件事,唐太宗也全部採納了。他沒有因為魏徵的直言不諱,覺得讓自己下不來臺,也沒有因此覺得不耐煩,反而將魏徵當作自己的一面鏡子,時時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聖明的皇帝。

史書記載“太宗嘗勞之曰:‘卿所陳諫,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其年,遷尚書左丞。”

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逝。

魏徵去世,對唐太宗的打擊很大,他傷心到廢朝五日,一邊追封魏徵為司空、相州都督,一邊想著為他舉辦一個盛大的葬禮。然而魏徵的妻子認為,丈夫不是講究排場的人,所以請求一切從簡。唐太宗答應了她的請求,於是就用一輛推車,將魏徵送出城簡單安葬。

唐太宗想來想去,覺得這樣草草安葬,還是不能體現魏徵在他心中的分量,於是他在出殯那一天,帶著文武百官前去相送。後來,唐太宗甚至還親手,為魏徵刻書碑文。想想能讓皇帝親手為你刻碑文,那是何等的榮耀!

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雖然魏徵已經去世,但唐太宗常常想起他,每逢此時,都會對身邊的人說“用銅鏡可以看到自己的衣冠是否端正,如果把古史當作鏡子,就可以知曉興衰罔替,如果把人當作鏡子,就可以看清得失。我經常用這樣的方式,來防止自己犯錯誤,可如今魏徵去世,我就少了一面鏡子!”

史書記載“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隨後,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像,然後放入凌煙閣內,魏徵名列其中。

可見魏徵對李世民的影響是很大的,即使在他去世以後,李世民也常常想念他。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唐太宗原本親手為其刻碑文,可沒過多久,他又將魏徵的墓碑砸了。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唐太宗要怒砸魏徵墓碑呢?

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一、侯君集、杜正倫造反

就在魏徵去世的同一年,太子李承乾不滿唐太宗對其太冷漠,甚至連朝中大臣都嫌棄自己,於是頭腦一熱,便打算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侯君集和杜正倫,在李承乾的鼓動下,跟隨他一起逼宮造反。

可惜事情提前敗露,這場逼宮以失敗收場,太子李承乾被貶為庶人,杜正倫被罷官,而侯君集直接被處死。

這時候唐太宗將怒氣牽扯到已故的魏徵身上,因為侯君集、杜正倫二人,正是魏徵舉薦給唐太宗的。當時魏徵舉薦他們,理由是他們具有宰相之才,可如今二人做出謀逆之事,令他對魏徵的話感到很失望,甚至懷疑當初是否看錯了魏徵。

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二、魏徵將諫詞給褚遂良

褚遂良是當時的史官,記錄著唐太宗的一舉一動,魏徵卻將平時的諫詞,都交給褚遂良記錄起來,這讓唐太宗很不滿。

唐太宗將魏徵視作自己的銅鏡,接受他的諫言,是為了正視自己,提醒自己要做個聖明的皇帝。但是他始終是個君王,魏徵當面進諫讓他下不來臺,他可以忍受,因為這些都是為了國家好。可如今魏徵把諫詞給褚遂良,就等於讓子孫後代看他笑話。

自古以來所有的皇帝,肯定都想後世看到自己聖明的一面,以自己為榜樣,誰願意自揭其短呢!所以魏徵生前此舉,也讓唐太宗很是不滿。加上侯君集一事,唐太宗不免懷疑,魏徵揭他的短,是否就是想毀壞他的名聲。

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三、無風不起浪

唐太宗雖然前期對魏徵十分客氣,但是日子一久,魏徵進諫愈發不知收斂,這讓唐太宗也很無奈。當初唐太宗對長孫皇后說,自己遲早有一天,會忍不住殺了魏徵,但長孫皇后勸說,魏徵也是為了國家好,這才讓唐太宗消了氣。

可誰知道,魏徵不僅沒有收斂,進諫的時候,語言還變得更加激烈,唐太宗好歹是皇帝,你用如此激烈的語言進諫,就好比當眾打皇帝的臉。後來魏徵去世,發生了侯君集等人造反的事,唐太宗便愈發覺得,無風不起浪,想到這裡,他就怒火中燒。

正是因為這三點原因,令唐太宗越想越氣,他覺得自己當初看錯魏徵,他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好。又想起自己曾親手為其刻碑文,所以一氣之下,他又親手怒砸其墓碑。

除此之外,原本唐太宗將新城公主許配給魏徵的兒子,經此一事後,唐太宗便取消了二人的婚事。

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親征高句麗,雖然大敗高句麗,但並未將其剿滅,對此唐太宗還是有些失望。在凱旋途中,唐太宗想起魏徵,不由得感嘆道:“如果魏徵還在,哪裡還需要我親自出馬”。於是命人去祭祀魏徵,又將其墓碑修復。

史書記載“軍還,悵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

其實唐太宗對魏徵是很敬重的,畢竟有了魏徵的犯言直諫,才讓唐太宗變得更好。可皇帝也是人,他也有情緒,魏徵只顧著進諫,卻忘了顧及皇帝的情緒。唐太宗一直將這種情緒積壓在心中,直到後來侯君集等人造反,他的這種情緒便突然爆發,於是就做出怒砸墓碑的事來。

魏徵去世,唐太宗傷心到廢朝五日,為何後來又怒砸其墓碑

如果當初魏徵能夠委婉一些,多照顧一下唐太宗的情緒,就不會發生這一插曲了。他們的事蹟也告訴我們,平時與別人相處,要多顧及別人的感受,而別人如果有時候言語激烈了,多想想是不是為了我們好。人與人的相處,理解和包容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

TAG: 魏徵唐太宗李世民侯君集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