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水庫水位下降,大量佛像浮出水面,水底下還藏著古鎮和古墓

江西一水庫水位下降,大量佛像浮出水面,水底下還藏著古鎮和古墓

在江西撫州市的南城縣有一個百年水庫,於1958年正式建成,流域達到了2736平方公里。水庫中島嶼多大1000多個,丹霞地貌達到近萬畝之多。水域開闊,又風景秀美,猶如人間仙境。

當地已經成為了國家級的溼地保護區,成為了江西省第二大的候鳥越冬之地。加上其秀美的風景,這裡也成為了一個景色獨到的休閒旅遊之地。相傳以往有仙人見此地風景秀美,被景色迷住,醉酒於此,於是此地又名為“醉仙湖”。也有著贛地“千島湖”之稱。

江西一水庫水位下降,大量佛像浮出水面,水底下還藏著古鎮和古墓

在2016年的12月底,這醉仙湖再次給予人們驚喜。當時為了改造溢洪道的閘門,官方將水位降到了近幾十年來的最低水位,卻未曾料到揭開了洪門水庫最重要的秘密。水底之下,大量的遺蹟以及佛頭相關的摩崖造像都露出了水面。

後國家文物局水下遺產的保護中心,以及江西省的文物考古研究團隊知道此事後。趕緊前往洪門水庫進行勘探。他們進行了為期整整和十天的水下考古勘探工作,並翻閱大量的資料進行遺蹟的斷代。

江西一水庫水位下降,大量佛像浮出水面,水底下還藏著古鎮和古墓

根據史料記載,在修建洪門水庫之前。庫區曾經是此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南城當時最為富庶之地。此地的硝石鎮已經有整整兩千多年的歷史,且還是當年江西通往福建的水上交通要道。

經過初步斷代,露出的佛頭被斷為明代佛像。而因在水庫周邊曾經發現了明代的藩王之墓,考古工作者們都猜測此地的遺蹟應該與明藩王相關。且水底也應該還有未曾發現的藩王墓葬。

江西一水庫水位下降,大量佛像浮出水面,水底下還藏著古鎮和古墓

當年在修建水庫的時候,明益莊王朱厚燁之墓。明寧獻王朱權之墓,明益端王朱祐檳之墓等就是在修建之前相繼發掘。但遺憾的是,這些墓葬實際上都是在被盜墓賊光顧之後考古工作者被迫進行搶救性發掘。

但就算是搶救性發掘出的珍貴隨葬器物就已經達到了上千於件,這也側面證明了當時硝石鎮所在之地的繁榮。可以想象,現在已經被掩埋進水庫之下的硝石古鎮當年是如何的繁榮向上。

江西省考古研究院的院長徐長青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到:

“洪門水庫的水下文化遺產資源相當豐富,極具考古價值,我們期待這一次不僅能夠把摩崖造像的來歷給弄清楚,而且還能進一步發現水庫中有關明藩王的遺蹟。”

江西一水庫水位下降,大量佛像浮出水面,水底下還藏著古鎮和古墓

我們相信專家們的進一步研究,能夠為大家一點一點的解密水庫中的摩崖造刻與明代藩王墓葬群的聯絡,也能夠將進一步的搞清楚整個明朝的歷史。為中國上千年的文化,錦上添花。

也希望在發現了洪門水庫的水下城鎮遺址之後,當地的有關部門能夠對其加強保護。因為他們再也經不起任何的破壞了,相信這些遺蹟主動暴露出來。也是在提醒人類要注意保護他們。他們回報的便是,為中華豐富燦爛的文化,再次添磚加瓦。

TAG: 水庫洪門藩王此地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