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些代表性企業看中國製造目前的水平|寧南山

從一些代表性企業看中國製造目前的水平|寧南山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產業鏈比較全面,最好的企業也能夠進入全球前幾位,但是除了華為,大疆,海康等少數企業之外,大部分離頂尖又還有距離,有的距離還很遠,甚至是感覺不可逾越的距離,這可能是當前中國產業競爭力的一個寫照了。

我一直覺得,比亞迪、中興、中芯國際、小米,應該是當下中國企業競爭力的典型代表性企業。說他們很強吧,比起同領域頂級水平,其實差距也很大,而且短期內看不到全面領先海外同行業頂尖公司的可能性,而且各自也有各自的短板。例如有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差,有的是內部管理問題多,有的是品牌力弱,國際化程度低等等。

比亞迪是一家技術型,工程師型的企業,對於技術方面有著大量的投入和儲備,除了985,211名校畢業生之外,比亞迪也大量招聘來自普通高校的畢業生,並訓練成為工程師,也發展出了很多獨到的技術,尤其是今年火爆的DM-i技術車型,獲得了市場很大的認可,訂單爆滿。

但是比亞迪的品牌力依然比較弱,國際化水平也低,要想在全球市場的品牌調性上趕超BBA、豐田、特斯拉,還需要很長時間,國際化水平也需要提高,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在國外賣了不少,但是對形成公眾知名度影響不大,還是得家用汽車品牌領域打響。

一個例子,2021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超過千輛的有特斯拉中國(約4。07萬輛),上汽乘用車(6659輛)和比亞迪(1026輛),這可以體現出中國國產品牌電動汽車的海外市場還很小。

縱觀比亞迪的發展史,我做了個淨利潤走勢圖,總體挺坎坷的,這反映出其除了技術之外,還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需要解決掉,才能實現長期向上的發展。

從一些代表性企業看中國製造目前的水平|寧南山

類似的還有小米,國際化做的還是不錯的,小米現在已經在銷量是全球前三的智慧手機品牌了,在歐洲也拿下了不少份額,2020年小米2459億全球營收中,有1224億人民幣來自海外市場,佔比49。776%,已經有一半的收入是來自於境外市場,下圖是其2021年Q3的業績,海外市場佔比已經達到了52。4%。

從一些代表性企業看中國製造目前的水平|寧南山

同樣的還有中芯國際要想趕超臺積電,我一直在跟蹤這兩家的進展,今年第三季度臺積電營收148。84億美元,而中芯國際為14。15億美元,差距仍在10倍以上。

而且中芯國際還在美國實體清單上面,始終面臨著被卡脖子的陰影。

從一些代表性企業看中國製造目前的水平|寧南山

類似的還有中興的通訊裝置想趕超華為愛立信,說實話很遙遠,不說趕上華為,中興想在海外趕上愛立信,也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家企業你並不能說他們弱,他們在各自最為擅長的領域都做到了全球前幾位,就已經說明了他們有優秀的一面,2020年比亞迪在電動車領域銷量全球第三,中興在通訊裝置全球第四,中芯國際在晶片代工領域全球第五,小米在智慧手機領域全球第三,這些公司也都有不少專利技術,比亞迪,中興,中芯國際都投了不少錢在自主研發上,搞出來一些不錯的技術和成果,有的公司像是小米雖然在技術能力上被人詬病,但是海外營收比例很高,說明在國外市場也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綜合起來,他們又構築了中國產業的全面性,電動車、通訊裝置、晶片製造、智慧手機。。。。。其他類似的還有三一重工,徐工之於卡特彼勒,京東方的OLED顯示面板之於三星,OPPO,VIVO之於三星蘋果,長江儲存,合肥長鑫之於三星,海力士,紫光展銳之於高通,英特爾…

相比之下,華為的通訊裝置,大疆的無人機這種在品牌,技術,份額都在全球頂端,而且發展很穩健的企業,在中國的產業陣營中目前還只能算是異端了,另外像海康威視,寧德時代在本行業總體也做的不錯。

因此總的來說:產業鏈比較全面,最好的企業也能夠進入全球前幾位,但是除了華為,大疆,海康等少數企業之外,大部分離頂尖又還有距離,有的距離還很遠,甚至是感覺不可逾越的距離,這可能是當前中國產業競爭力的一個寫照了。

這裡面為什麼華為顯得特別重要,我上面提了華為,大疆,海康,寧德時代這些能在本行業做到世界第一的企業,但是2020年華為一家的體量就是其他三家加起來的五倍以上。

華為被制裁意味著我國在晶片設計,通訊裝置,智慧手機三大領域的頂尖選手都被制裁了,而老二又頂不上來,很多份額和利潤就會流失到國外競爭對手那裡去。

我之前也發過一篇文章,華為的競爭對手們現在日子都過的很不錯,效益非常好,蘋果,高通,聯發科之類都是如此。

這其實說明一個問題,華為在最前面還是比較孤獨的,中國企業整體競爭力雖然不能說差,畢竟也是全球前幾位了,但是距離頂尖還是有較大距離,華為被制裁了,其他家的競爭力不足以繼續壓制海外頂尖企業。

當然了,最後我還是要給大家一點信心,一個人均一萬美元的國家,能夠如此多的份額在全球前幾位的企業,已經說明了我國人多市場大的優勢,而這些企業距離全球頂尖對手還有差距,也是正常現象,正說明我國還有從人均一萬美元向人均兩萬美元,三萬美元跨越的巨大空間。

而我國製造業企業和全球頂尖企業的差距,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歷史投入研發累計金額相對少的多的結果,這也是正常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實際上我國研發投入在2000年時僅為895。7億元,2010年達到7062。6億元,才終於算是一個研發投入大國了,而到2020年增長到了2。4393萬億元。

這麼說把,2011-2020年這十年我國投入R&D研發的總經費金額超過了1978-2010年投入的總和,也就是在過去的十年左右,我國才是真正的開始有了可以比擬西方科技強國的投入,像在2000年的時候,全國的研發投入才895。7億元,也就是100億美元出頭。

另外對於我國而言,比較特殊的是我國是一個全產業鏈國家,這意味著研發投入分散到各個行業,各個企業則會後釋稀不少。

不過嘛,只要我們投入研發的資金持續的增長,達到足夠的雄厚,總是能夠大力出奇跡的,差距是會不斷縮小的,那些和國外頂尖公司技術差距相對較小的企業,會在之後先趕上來,比如我們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積累的電動汽車產業,還有顯示面板產業,技術差距大點的,趕上來的時間會靠後一點,比如晶片,製藥,醫療器械之類,畢竟國家與國家,企業與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最後還是會到科技水平上。

TAG: 華為企業頂尖比亞迪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