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當我們在同情梨泰院集體踩踏事件的時候,一場更大的危機也在來臨。

韓國發生踩踏事件死了153人

但實際上全世界正上演

另一場慘烈的踩踏事件

這個週末是萬聖節前夕,韓國首爾梨泰院,據說吸引了十萬人過去玩。

現場的人幾乎見縫插針,一點空隙都沒有:

然後過於擁擠導致了“人群倒塌”:

據說當時一部人已經被壓住了,正在努力尋求救助;

但是另一部分人還在後面擁擠,估計是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所以還在舉手歡呼。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大家可以感受下,這是當天的梨泰院小街)

留學生日報,贊65

然後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悲劇就這麼發生了……

梨泰院集體踩踏事件是世越號沉船事故後,韓國最大的災難事故。世越號沉船導致304名乘客和船員身亡,而後更牽扯出前總統朴槿惠“閨蜜干政”事件。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世越號沉船事故)

在發生踩踏事故後,韓國總統尹錫悅第一時間宣佈國家進入哀悼期,並且趕往事故現場安撫民眾。

事發後,韓國政府派出500多名消防員和1100多名警察,調配了數十輛救護車前往救援。

目前,梨泰院集體踩踏事故,共造成151人死亡,其中四人為中國公民。相關失蹤案件330餘起,死亡人數還在上升中。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此次集體踩踏事件被列為本世紀第九大集體踩踏事故。據韓聯社報道事故中,絕大部分是學生和年輕人。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韓國梨泰院地區的酒吧在萬聖節前後的活動盛況空前。

但其實離太遠的地方非常小,從地圖上看大概兩公里左右。事故發生的那條街,離地鐵口非常近,很多人從酒吧出來都會走那條路。

萬聖節的前一週是考試周,韓國學生基本上都是玩命地學,然後玩命地玩。梨泰院酒吧的萬聖節預熱活動也早在一星期前就已經開始了。

事發當天,壓力巨大的韓國學生都跑來這裡放鬆。

小小的梨泰院地區彙集了近十萬的人流。

據親歷者介紹“當時路邊擺了攤子給大家化特效妝,一堆人排隊。”

由於人越來越多,現場很多人戴著口罩感到缺氧,現場有交警在指揮,但是巨大的人流量使得道路水洩不通,人和人之間的空隙非常小。

目前調查尚在進行中,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集體踩踏事故不得而知。也有一些說法流傳:

第一個說法就是,根據現場傳言,事故發生時,有明星出現吸引一群人湧向某個地方,從而導致了踩踏;

第二個說法就是,有俱樂部分發了摻有毒品的糖果,從而導致了悲劇。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無臉男發糖果)

據現場的留學生說,當天早洩的時候,還有“瘋子”在惡意地推搡他人,故意撞人。

有留學生親歷當時的踩踏事件,並且在安全回家後講述了具體情況。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事故發生時該同學所在位置)

表示自己旁邊的女生已經不幸去世了。

而自己如果再晚十分鐘,後果不堪設想。

“因為本人個子高,所以還能伸著脖子呼吸,右邊個子矮的女生,直接嚥氣了……”

“前面的女生一直哭,哭到嚥氣……我好難受,有心理醫生嗎?我真的很需要,一想到那個場面……”

“死亡真的就在一瞬間……就靠意志堅持了一下。”

“再晚幾分鐘,我可能也就沒有了……”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後面的男生吐了我一身,本來就稀少悶熱的空氣,但我還是張著大口呼吸著僅有的空氣”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踩踏事件前後的影片——

留學生日報,贊65

踩踏,是一種極其原始的事故。

每年東非大遷徙的過程中都有很多食草動物死於同類的蹄子之下。而人群的踩踏事故更是在史書上畫下一個又一個血點。

人類是天性愛群居的動物,人群就像磁鐵一樣對個人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一旦人群聚集,並被街道、房屋、樓梯、欄杆壓縮,危險就出現了。

原本有序移動的人群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誘因而瞬間崩潰,這個誘因可能是一隻斷掉的高跟鞋、灑在光滑地面上的一杯飲料、一股氣味、一句話甚至不需要什麼明確的誘因。

人畢竟不是椋鳥和沙丁魚,我們並沒有進化出有效組織大規模人群有序運動的能力。

下圖是雖然不是損失最大,但是最有影響力的踩踏事件之一——1989年4月15日的英國希爾斯堡球場慘案,96人被活活擠死。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近三十年左右,性質最嚴重的踩踏事故幾乎都與宗教和節日慶祝有關:

1990年,麥加朝聖踩踏事故死亡1426人;

1994年,麥加朝聖踩踏事故,死亡270人;

2005年,伊拉克巴格達踩踏事故,死亡1005人;

2005年,馬哈拉施特拉邦踩踏事故,死亡350人;

2006年,麥加朝聖踩踏事故,死亡345人;

2010年,柬埔寨金邊送水節踩踏事故,死亡456人;

2015年,麥加朝聖踩踏事故死亡1399人;

這是人類世界的踩踏事件,同理如果踩踏事件發生在全球經濟下,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啟,誰又能保證自己是獨善其身的那個?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擁擠的人群有多大的能量?

如果你被洶湧的人潮擠在一個不可壓縮的物體上,比如一面磚牆、地面或者一群倒下的人身上,背後七八個人的推擠產生的壓力就可能達到一噸以上。

實際上在踩踏事故中,遇難者大多並不是真的死於踩踏,他們的死因更多地是擠壓性窒息——

人的胸腔被擠壓得沒有空間擴張

在最極端的踩踏事故中,人在遇難時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態。

在這種情況下,急救手段顯得愛莫能助,醫護人員無法及時抵達現場,互救也幾乎不可能。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如今的全球經濟,一場大的集體踩踏事件正在來臨。原先站立的人,也難保不會在最後一刻倒下。

美國為了遏制通脹,美聯儲必須緊縮貨幣政策;而緊縮貨幣政策又有可能帶來衰退。

美聯儲不得已在鋼絲上行走,小心翼翼地在控制通脹和避免衰退之間尋找平衡。

10月17日彭博社釋出了一個預測。

其模型資料顯示,美國經濟在未來12個月內發生衰退的機率達到100%,遠高於此前的數值65%。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再看看歐洲,歐洲的通脹比美國還要嚴重。

歐洲處於俄烏衝突的前線,美國出生,歐洲出血。

氣象專家預測,今年的拉尼娜現象預計將延續2022年到2023年冬季,歐洲在今年大機率會迎來一個極寒的天氣。如果能源危機無法解決,歐洲面臨的局面可想而知。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日本今年以來以躺平的姿勢下跌,日元從年初115一路狂跌到151。

英國更是首相特斯拉在上任不到7周,就因經濟原因被迫辭職。

英鎊全年下跌20%,特拉斯就貢獻了一半,幸虧英國央行臨時緊急啟動了650億英鎊的債券購買計劃,這才避免了國債暴跌和養老基金崩盤可能引發的一場金融災難。

153人!韓國慘劇刷屏,但誰又不是正在經歷一場踩踏慘劇?

與此同時,全球貿易規則正逐漸被破壞,WTO也成了一個擺設。

美國民主黨政府對本土電動車的補貼法案,受傷的先不是中國,而是美國歐洲的盟友和韓國。

他們紛紛表示補貼是赤裸裸違反了WTO的規則。

WTO的仲裁機制幾乎已經失效,美國拒絕任命新的仲裁法官。

從貨幣層面,過去有錢就能買到一切。

現在和未來,有錢不一定能買到一切。

中國有美元,美國不賣高科技產品;沙特有美元,美國不賣最新的F35;華為有成熟的產品,美國要求盟邦不買華為的產品;俄羅斯有石油,美國要求制裁並設立價格上限。

誰是那個在擁擠人潮中故意擠人的人?誰又是那個最先倒下的受害者?

當我們在同情梨泰院集體踩踏事件的時候,一場更大的危機也在來臨。

TAG: 踩踏事故梨泰院事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