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紂的證據

武王伐紂開闢了周朝的統治大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後世將其與商湯伐桀相提並論,稱之為“湯武革命”。它不再單純代表一次戰爭,而且這種革命的思想對後世的政治、軍事理念產生了深刻悠遠的影響。然而周人的這次勝利由於歷史久遠,後世學者已很難辨清其中的詳細根底。

武王伐紂的證據

商朝末年,居住在岐山腳下的周人逐漸崛起,領袖姬昌被封為西伯侯。他勵精圖治,廣羅人才,使周邦大振,頗受各方諸侯的擁護。他生前開創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局面,開闢了推翻商朝的道路。姬昌去世後,其子姬發繼承先父遺志,在孟津與諸侯會盟,興兵討伐商紂王。商周之間的決戰發生在牧野,根據《尚書·牧誓》《逸周書》等文獻的記載,姬發率領各路諸侯聯合軍隊在距商紂行都朝歌70裡的牧野舉行誓師大會,列數了商紂王的諸多罪狀,動員軍隊要與商紂王決一死戰。此時商紂王仍在飲宴作樂,得知周軍兵臨城下後慌忙召集軍隊,由於商朝的主力部隊在外作戰,所以臨時組織城中的奴隸和戰俘開赴前線禦敵。商紂王的殘暴統治早已失去了民心,軍隊一遇周軍便倒戈投降,引導周人進攻紂王。紂王慘敗而歸,自焚身亡。周人勢如破竹,一戰取得了商都,商朝就此滅亡。

武王伐紂的證據

由於古籍記載的闕失和亡佚,歷史的真相逐漸被變幻的時空籠罩,越來越撲朔迷離。武王伐紂發生在哪一年,一直困惑著古之學者,甚至事件本身也遭到一些疑古學派學者的否定,成為千古學術訟案。直到1976年3月,在陝西臨潼縣零口公社西段大隊發現了一處周代窖藏,其中一件名叫“利簋”的青銅器為我們弄清武王克商這段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武王伐紂的證據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利簋(guǐ),高28釐米,口徑22釐米,是一件方座附耳簋。這種方座簋流行於西周早期,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簋的內底鑄有銘文4行32字,講述的就是武王伐紂的戰爭,甲子日那天的清晨,歲星正當中天,周人一舉殲敵,戰鬥從黃昏到第二天早晨,僅用一日便推翻了商朝。七天之後的辛未日,武王在闌地賞賜給利優質的銅料,利鑄此寶簋以做紀念。這短短的32個字證實了武王伐紂這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業的真實性,並且為學者探討武王克商的年份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證據。

武王伐紂的證據

利簋銘文及釋文(《殷周金文整合》)

1996年開始的夏商周斷代工程,集中全國的學術力量,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對武王伐紂的年代進行了科學研究。學者根據利簋銘文中記載的克商戰役當日的天象——歲星在天空的位置,結合《國語》等相關文獻記載,利用天文學的知識,推斷出武王克商的時間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利簋作為商周歷史斷代重要的標準器,被贊為“鎮國之寶”,當之無愧。

TAG: 紂王武王伐紂周人商朝王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