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舉之戰,春秋時期規模最大的滅國戰,為戰國兼併戰爭樹立標杆

公元前506年,吳軍在柏舉(今湖北麻城境內)大敗楚軍,楚軍南遁,吳軍乘勝追擊,五戰五勝,直下楚都郢(今湖北荊州北紀南城),楚昭王逃跑,吳師入郢。

背景

柏舉之戰和吳師入郢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戰役,是吳楚爭霸的高潮。弭兵會盟以後,楚國貴族漸漸腐化,奢靡成風。那時候,蔡昭侯、唐成公朝見楚昭王,並獻上美玉和寶馬。楚令尹子常也很喜歡,就向他們索要,蔡昭侯、唐成公不允,竟被子常扣留在楚國三年。

蔡昭侯、唐成公回國以後,決心報仇雪恨。他把公子元和一位大夫的兒子送到晉國作人質,請求晉國伐楚。晉國就與齊、魯 、宋、蔡、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18個諸侯國在召陵(今河南郾城縣南)會盟,商討伐楚大計。由於沈國(今河南平輿縣北)沒有參加,晉國就指派蔡國(今河南新蔡附近)滅了沈國。沈國是楚國的附屬國,楚國就興師伐蔡,幷包圍了蔡都。蔡國讓晉國出兵,晉大夫荀寅向蔡昭侯索賄未果,就勸阻了晉國執政範獻子伐楚。蔡昭侯無奈,只得向吳國求救。

柏舉之戰,春秋時期規模最大的滅國戰,為戰國兼併戰爭樹立標杆

蔡昭侯像

吳國和楚國是死對頭,兩國在大別山以東的江淮流域爭奪數十年。伍子胥奔吳以後,把孫武推薦給了公子光。不久公子光用專諸刺死王僚,繼位吳王,是為闔閭。他加緊操練軍隊,準備糧草,國家漸漸富強起來。王僚異母弟公子掩餘和燭庸逃往徐國(今安徽泗縣境內)和鍾吾國(今江蘇新沂市和宿遷市宿豫區),闔閭讓他們交出兩位公子,兩國不允,還把他們送往楚國,吳國就滅了徐國和鍾吾國。此後六年裡,吳王闔閭採取伍子胥“分三軍疲敝楚師”的策略,大大消耗了楚國的國力和士兵的鬥志。當蔡昭侯、唐成公尋求吳國救援的時候,吳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決定出兵了。

第一階段:吳師救蔡不戰而勝,吳楚兩軍漢水對峙

公元前506年冬,吳王闔閭自為主帥,以伍子胥、孫武為將謀,胞弟夫概為前鋒,率3萬大軍,溯淮而下,直趨蔡國。楚軍主帥子常見吳軍來勢洶洶,就解除了對蔡國的包圍,回守本土,吳軍不戰而勝。蔡軍與吳軍匯合,渡過淮河,在豫章(今湖北光山縣)登陸。然後透過桐柏山與大別山之間的信陽通道(即義陽三關),與此同時,唐國(今湖北棗陽一帶)也率軍南下,與楚國在漢東地區會師,楚軍則在對岸嚴陣以待,兩軍對峙局面形成。

柏舉之戰,春秋時期規模最大的滅國戰,為戰國兼併戰爭樹立標杆

漢水流域

第二階段:楚令尹子常急功冒進,吳軍誘敵深入於柏舉

吳楚大軍對峙數日,楚司馬沈尹戌讓令尹子常率軍在漢水一線與吳軍周旋,以拖延時間。自己則去楚國北方重鎮方城(今河南方城縣),發那裡的戍軍去焚燒吳軍的舟船,然後堵塞大隧、直轅、冥阨三關,最後從吳軍背後襲擊他們,以形成和子常守軍兩面夾擊的局勢。沈尹戌北上不久,武城大夫黑認為時下陰雨連綿,吳軍戰車是木頭所制,而楚戰車則是皮革包裹的戰車,不利楚軍久持,主張主動渡水與吳軍決戰。大夫史皇認為如果沈尹戌實現背後奇襲吳軍的計劃,那麼功勞將被他佔有,因此也主張速戰速決。

子常採納了武城大夫黑和大夫史皇的建議,率領大軍渡過漢水,擺開陣勢,欲與吳師決戰。但是吳軍並不急於決戰,他們且戰且退,從小別山(湖北漢川東南)一直打到大別山,三戰三勝。子常自忖難以克敵,就產生了逃跑的想法,幸虧史皇勸阻,才又整頓軍馬,在大別山南麓柏舉(今湖北麻城)安營紮寨,以尋找戰機。

第三階段:柏舉之戰吳軍大勝,夫概追擊楚軍連勝

公元前506年農曆11月18日,吳楚兩軍在楚地柏舉擺開陣勢。吳軍前鋒夫概認為,子常雖然貴為令尹,但是卻不得人心,今又多次戰敗,士氣低下。如果吳軍主動出擊,楚軍必定潰退,那時再順勢追擊,可獲全勝。但是吳王闔閭並不同意。

柏舉之戰,春秋時期規模最大的滅國戰,為戰國兼併戰爭樹立標杆

柏舉之戰示意圖

夫概決心已定,便動員自己的先鋒部隊說:“所謂臣義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謂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於是親率先鋒部隊5000人,以迅雷之勢直衝子常的隊伍,楚軍毫無防備,陣腳大亂。闔閭見夫概部初戰得手,便乘機傾巢而出,楚軍死傷無數、主力盡失。子常乘亂逃往鄭國,於是史皇駕著他的戰車,左突右衝,戰死軍中,吳軍大勝。這就是(狹義)柏舉之戰。

柏舉之戰以後,楚國夫機率領先鋒繼續追擊楚國潰軍,到了清發水北岸。由於水流阻隔,楚軍一時難以渡過,闔閭想立即攻擊。夫概認為楚軍已經陷入絕境,如果立刻攻擊,他們一定會拼死抵抗,這樣就會兵敗。不如讓楚軍渡河,半渡而擊,楚軍一定會急於渡河而無心戀戰,那時再出擊,定可全殲尚未渡河的楚軍。闔閭採納夫概的意見,再次大敗楚軍。

楚軍接連潰退,人困馬乏,就在雍澨(今湖北京山縣內)地方開灶做飯,可是飯還沒做好,夫概又追了上來。楚軍只得再次逃跑,吳軍就地享用飯菜,恢復了力氣繼續追擊,又接連打了數次勝仗。

柏舉之戰,春秋時期規模最大的滅國戰,為戰國兼併戰爭樹立標杆

京山位置

第四階段:沈尹戌奇襲夫概,孫武包圍沈尹戌

司馬沈尹戌按照自己的計劃行軍,已經到了息地(今河南息縣),正準備渡淮焚燒吳軍的舟船。不料楚軍接連戰敗的訊息傳來,只得放棄焚船,率領軍隊南下阻擊吳軍。他從吳軍側翼潛行到雍澨一帶埋伏,夫機率領前鋒率先到達,楚軍在沈尹戌的帶領下,力戰吳軍,大敗夫概前鋒部隊。這時候,吳軍主力趕來,孫武指揮大軍包圍楚軍,沈尹戌指揮楚軍左突右衝,身負重傷仍然無法突破重圍。自知無法突圍,又因曾侍吳王,不願做他的手下敗將,就讓勾卑砍了他的首級。勾卑帶著首級往郢都逃去。

尾聲:昭王出逃,吳師入郢

沈尹戌戰敗以後,吳師摧枯拉朽,直下郢都。楚昭王慌忙帶上妹妹季羋畀我逃離郢都(今湖北荊州北紀南城),楚軍把茅草系在大象尾巴上點燃,驅使大象衝入吳軍方陣,楚昭王才得以逃脫。楚昭王一路跋山涉水,先是向西渡過睢水(今湖北枝江東北),然後又南下渡過江水,不覺進入雲夢澤,還受到強盜襲擊,王孫也被砍傷。後來在殞公辛和他的弟弟的保護下才輾轉逃到隨國(今湖北隨縣)。

柏舉之戰,春秋時期規模最大的滅國戰,為戰國兼併戰爭樹立標杆

楚郢都

留守郢都的楚軍根本無力抵抗吳軍,公元前506年農曆11月29日,吳軍大破郢都,吳師入郢。吳國君臣在楚都燒殺搶掠、無所不為。他們把楚國君臣的家室按等級分配佔有,伍子胥還把楚平王墳墓挖開,取出屍首,鞭屍三百次,以報父兄被殺之仇。那時候,楚昭王逃到隨國的訊息傳到郢都,吳王派兵以漢東之田交換楚昭王。隨君因占卜不吉,便以隨國受到楚國庇護多年,不忍心背盟為由拒絕交出楚昭王。並告誡他們如果吳國能夠征服整個楚國,他們也會臣服於吳國的,吳軍方才退去。

吳國取得重大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以上整個過程稱為柏舉之戰(廣義),吳軍取得重大勝利,吳師入郢,幾乎亡楚。吳國之所以能夠取得柏舉之戰的勝利,是有諸多因素的。

首先,吳國的國際形勢比較好。

受地緣關係的影響,吳國與晉國並沒有直接的軍事行為,反而因為共同的敵人楚國,長期保持友好關係。召陵之會的召開,更為吳國伐楚提供了良好的北方環境。

其次,吳國為攻打楚國做了充分的準備。

吳王僚時期,吳國對楚的爭奪已經漸漸處於上風。吳王闔閭繼位以後,任用楚人伍子胥、伯嚭,齊人孫武等人,操練軍隊,發展國力。尤其是伍子胥的“疲楚”戰略,大大消耗了楚國國力和士兵的鬥志。

最後,吳軍作戰目標明確,戰術靈活機動。

吳國此次攻打楚國,就是尋求決戰。但是在作戰過程中,又不急於決戰。他們先是奇襲楚國邊關,進而採取快速推進,壓迫楚都的策略。當楚軍主動進攻時,吳軍卻且戰且退,誘敵深入。當楚軍處於守勢時,吳軍又採取突然襲擊、攻其不備的策略。而當楚軍逃跑時,吳國又在深追、半渡之間自由變換,逐步消滅楚軍有生力量,可見吳軍戰術的靈活豐富。

柏舉之戰,春秋時期規模最大的滅國戰,為戰國兼併戰爭樹立標杆

柏舉之戰示意圖

當然,楚國並不是沒有機會取得勝利,甚至可以全殲吳軍、佔領吳國。楚司馬沈尹戌在吳楚漢江對峙的時候,就讓子常固守漢水,自己則發方城守軍去焚燒吳軍舟船,然後封鎖信陽通道,切斷吳軍退路。進而南下漢東,與子常兩面夾擊吳軍。結合當時的地理環境,這將是一次完美的包抄、合圍的戰術。即便吳軍能夠突圍成功,也必定傷亡慘重。到時子常再和沈尹戌合兵一處,像吳軍追擊楚軍一樣追擊他們,又可以消耗部分吳軍。而當吳軍到達信陽通道附近,守軍又可以和楚軍本部兩面夾擊吳軍,這樣吳軍就是插翅也難飛了。楚軍取得戰鬥的勝利以後,士氣大漲。他們就可以沿長江順流而下,直取吳國本土了。只可惜令尹子常一步走錯,步步走錯,終致滿盤皆輸。

柏舉之戰,吳國以3萬兵力大勝20萬楚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在整個春秋時期都是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也為即將到來的戰國兼併戰爭樹立了標杆。他大大的削弱了長期稱雄的楚國,壯大了吳國的勢力和影響,為後來吳國北上爭霸奠定了基礎。此外,吳軍在戰鬥中採取的戰術思想也對後世的戰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TAG: 吳軍楚軍吳國楚國沈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