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得天下的一代雄主,登基後一個華麗轉身:他要以文治國

李世民雖然不是開國皇帝,但大唐的開國他是第一功臣,沒有他就沒有大唐的建立。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他相當於開國皇帝。他靠馬上打天下,也靠馬上打敗太子李建成。但他當上皇帝以後,卻能適時轉變政策,實行以文治國,完成了華麗轉身。

公元626年9月2日,李淵禪位李世民,李世民成為大唐第二位皇帝,改元貞觀。627年大年初三——也就是李世民剛當上皇帝幾個月,李世民大宴群臣,席間演奏《秦王破陣樂》以助興。李世民說:“朕做秦王的時候,到處征戰,民間流傳著這支曲子。打天下當然要靠武力,但治理天下卻要靠文才。文武的妙用,在於因時而變。”

馬上得天下的一代雄主,登基後一個華麗轉身:他要以文治國

(因時而變的唐太宗)

這相當於李世民的祝酒詞,在這簡短的話語中,他指出了國家的政策轉向,提出了新的執政方針,那就是改變過去的武力征討為主的政策,而實行以文治國的新的方略。

李世民不喜歡空談,他是個說到做到的皇帝。為了實施他在新年祝酒詞中提出的治國方略,他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概況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

早在四處征戰的時期,李世民在重視武將的同時,就非常重視招納文人,他身邊的重臣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等,都是他做秦王征伐天下的時候招納到自己旗下的,這些人在戰爭年代為李世民貢獻了聰明智慧,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他更是聽從了這幾個文人的建議,才取得了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功成之後,他論功行賞,房玄齡的賞賜也在武將之上,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這幾個文臣包括魏徵的名次都在前面。

馬上得天下的一代雄主,登基後一個華麗轉身:他要以文治國

(備受尊崇的房玄齡)

李世民命人收集各類書籍二十多萬冊,建立弘文館。在國內選拔學問淵博、文章練達的人士任學士,負責校正圖集和教授生徒的任務,國家制定新的制度,以及一些大的慶典活動,需要選取禮儀的時候,弘文館有參議的職責,也就是說弘文館有參政議政的功能。

2、廣泛招攬人才

人才是以文治國的基礎,所以李世民首先實施了廣泛招納人才的政策。在這之前,世族大家把持著政權,李世民選拔人才,卻不重門第,注重德才,這隻要看一下秦王府的文臣武將,就知道了。在當了皇帝以後,李世民一如既往堅持他的用人標準。

他除了自己善於考察、培養和招納人才外,還推廣完善了科舉制度。科舉取士的制度雖然由隋煬帝首創,但當時只是草創,很不完善,而且也沒有形成制度,隋末戰亂,被迫中止。李世民重新推廣並把它完善起來,最重要的是把它作為一種選拔幹部的制度延續下來。這種制度顯然擴大了選拔幹部的範圍,使一大批有才能的寒士得以進入統治階層,使新建立的唐朝有了可靠的幹部來源。

馬上得天下的一代雄主,登基後一個華麗轉身:他要以文治國

(天下英才都來求官)

3、完善制度

李世民雖然延續了隋朝的郡縣制,但他針對過去有些郡縣擁兵自重、稱雄一方的弊端,對一些郡縣進行拆分,並重新組合,把全國劃分為十個道,此招削弱了地方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方便了文官管理。他還在繼承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礎上,特設政事堂,以方便各部門合議問政。李世民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權的文官管理體系。

馬上得天下的一代雄主,登基後一個華麗轉身:他要以文治國

(太宗朝的文官位高權重)

4、從諫如流

李世民善於納諫的故事,人們知道得最多,魏徵是人人盡知的諫官,茲不贅述。李世民深知,作為皇帝,居於整個管理體系的最頂端,虛心納諫,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然,他這麼做也是接受了前朝隋煬帝的教訓,他擔心會重蹈隋朝滅亡的覆轍。一個如此小心謹慎的皇帝,本身就有大智慧,又能集思廣益,顯然他的決策質量肯定會很高。

馬上得天下的一代雄主,登基後一個華麗轉身:他要以文治國

(唐太宗和魏徵的故事千古流傳)

5、考核幹部

各級政府的幹部選出來了,派出去了,並不算完。李世民還非常重視對幹部的考察、考核。他派人到各地政府對幹部的政績進行考核,有時還派欽差大臣對幹部進行微服私訪,透過這些途徑,力求掌握幹部的真實政績,從而確定幹部的升降和獎懲。不僅如此,他還親自考核幹部,他把各地都督、刺史和候補幹部的名字寫在臥室的屏風上,每天都能看到。每當得到有關於這些官員的政績或者失誤的奏摺或資訊,他就在這個人的名字下面記錄下來,以做今後任免參考。

總之,李世民不僅把文治作為他登基後的基本國策,還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的選拔任用幹部的制度和機制。他一生兢兢業業,勤政愛民,他培養的幹部,個個盡心盡力,竭忠盡智。在他和他所領導的統治階層的治理之下,大唐帝國很快從戰亂中得到恢復,從而形成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

馬上得天下的一代雄主,登基後一個華麗轉身:他要以文治國

(千載可稱,一人而已)

其實李世民在他當政期間,在實行文治的同時,並沒有廢棄武功,他東征西討,征服了很多周邊國家,被尊為“天可汗”。但他的武功,如沒有文治的支撐,可以說肯定會大打折扣。李世民文武兼通,並深知文武因時而變的道理,把治國智慧發揮到極致,所以《舊唐書》說他“千載可稱,一人而已”,實不為過。

作者:土老帽

參考文獻:

司馬光:《資治通鑑》

歐陽修、宋祁、範鎮、呂夏卿:《新唐書》

TAG: 李世民幹部皇帝治國招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