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職場智慧:深度解讀職場陽謀,崇以虛名而實奪之權(之一)

歷史的職場智慧:深度解讀職場陽謀,崇以虛名而實奪之權(之一)

歷史的職場智慧:深度解讀職場陽謀,崇以虛名而實奪之權(之一)

官場中虛名和實權歷史都有比較精闢的見解,說得最直白、最露骨但也最易理解的有曹操和馮道。

213年曹操毫不掩飾表達“不慕虛名而處實禍”。

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

【原文】:

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

【譯文】:

然而想讓我放棄所統兵馬,交給執政,歸還到武平侯國,我辦不到,為啥呢?實在是擔心我一旦交還兵權就被人所禍害,這既是為子孫後代考慮,也是擔心我失敗了國家就會陷入危險之中,所以我不得不拋棄虛名假譽而處在實際有害的位置,這都是不得已罷了。

摘錄馮道《權經》中兩個比較樸實說法:一是權為實,不為名也;二是權乃利也,不爭弗佔。權乃主也,不取弗安。權乃恃也,不依弗久。

所以如曹操這類深得權術精髓有見地的人都會牢牢把控著實權不鬆手,寧可罵名滿天,也不在乎。

職場上也有很多虛崇名實削權的例子,分享給朋友們。

1)北周武帝宇文邕奪宇文憲權

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升遷宇文憲為冢宰而奪宇文憲權力。

《資治通鑑·陳紀5》

【原文】:

時帝始親覽朝政,頗事威刑,雖骨肉無所寬借。齊公憲雖遷冢宰,實奪之權。

【譯文】:

當時北周武帝宇文邕剛親政,大展權威和刑罰,即使是骨肉兄弟也一點不放鬆要求,齊公宇文憲升任為冢宰,實際上卻是為了奪宇文憲權力。

宇文邕又對侍讀裴文舉說,從北魏沿襲到北周,宇文泰將權力交給宇文護,然後交給宇文憲手裡,大家都習以為常,愚蠢的人都認為本該如此,哪兒有三十多歲的皇帝還受制於人的道理?《詩經》說“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所謂的“一人”指的就是皇帝一人,你雖然一直陪著齊公,但不能和他混淆為君臣,不能用死來跟著他混,你應該用正義來規勸他,和睦我們之間的君臣關係,調和我們兄弟之間感情,不要讓產生誤會和嫌疑。裴文舉將宇文邕的話帶給了宇文憲,宇文憲指天對地發誓說要忠誠於宇文邕,這番敲打還是非常有效和有用。

宇文邕明確指出了皇權是不能同任何人分享的,作為皇帝不可能受制於任何人。

2)隋文帝楊堅奪楊雄兵權

589年9月16日,楊堅任命楊雄為司空,但也罷免了楊雄的兵權。

《隋書·楊雄傳》

【原文】:

雄時貴寵,冠絕一時,與高熲、虞慶則、蘇威稱為“四貴”。雄寬容下士,朝野傾矚。高祖惡其得眾,陰忌之,不欲其典兵馬。乃下冊書, 拜雄為司空。

【譯文】:

楊雄一時尊貴寵幸,無人能比,楊雄和高熲、虞慶則、蘇威並稱“四貴”。楊雄為人寬容,禮賢下士,朝野上下都一致敬矚。楊堅很厭惡楊雄得眾心,私下猜忌他,不想讓他統管兵馬。於是就下冊書,任命楊雄為司空。

楊雄被明升暗降了,楊雄不擔任具體職務,學乖了,在家裡待著,也不敢和任何人有來往,後來楊堅又封楊雄為安德王,敲打楊雄要“名德相稱”,努力爭當有底線的忠誠順臣。

3)蕭銑削諸將兵權

《舊唐書·蕭銑傳》

【原文】:

時諸將橫恣,多專殺戮,銑因令罷兵,陽言營農,實奪將帥之權也。

【譯文】:

當時很多大將飛揚跋扈,肆意殺戮,蕭銑就讓諸將罷去軍隊,表面說是讓大家來營作農業,實際想奪支將帥們兵權。

蕭銑(583-621年),江蘇常州市人,隋末逮住董景珍和張繡作亂機會,617年進據巴陵,618年稱帝。

此事發生在620年,當時董景珍之弟不願意失兵權,想作亂被蕭銑殺掉,董景珍被迫投敵,為張繡所攻殺。張繡又居功自傲,被蕭銑殺掉。

蕭銑坐擁40萬大軍和一幫能臣干將,但他為人外寬內忌,誅戮大臣,致使內部離散,最終失敗。

他在成功防人的同時也扎個小籬笆,把自己限制得死死的,蕭銑告訴我們成大事,還是要有一定胸襟的,學會與人共利而非獨利,才能讓人為自己拼命賣力,如果擔心形成小山頭或諸將坐大為患,也要透過權術應用加以解決,關鍵是要用好賞罰二柄,用好約束與激勵機制。

林逋《省心錄》說“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這句話永遠不會過時。在職場中我們都需要大家成全,也在成就自己同時成就他人,吃獨食與獨享陽光雨露滋潤的人註定走不遠,誰也不是傻子只知道給別人抬轎子,共贏是種智慧,更是一種寶貴思維方法。

TAG: 宇文憲楊雄宇文邕蕭銑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