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博微課堂】以晉系青銅之名,話中國成語故事(二)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奪取國家的政權,叫問鼎中原。當然關於鼎還有很多成語故事,比如用來形容一個人說話特別有分量,叫一言九鼎,用來形容貴族宴請賓客時豪華的場面,叫鐘鳴鼎食。說到鐘鳴鼎食,這一期,我們給大家帶來的器物是晉侯穌鍾,出土於晉侯墓地第七代國君晉獻侯穌的墓葬。

晉侯穌鍾

晉侯穌鍾共由16件組成,其中前14件曾因被盜流失海外,後由上海博物館原館長馬承源先生花重金購回,最小的兩件則是考古發掘出土。編鐘分兩組,每組8件,三種式樣,都是甬鍾。16件鐘上共刻有355字的長篇銘文,完整地記錄了晉獻侯穌率軍隨周王討伐夙夷的戰爭。由於獻侯穌作戰勇敢、戰功卓著多次受到周天子的賞賜,而這套編鐘正是為了銘記天子的榮寵而特意製作的。

銘文全部用利器鑿刻而成,這在西周青銅器上尚為首見。銘文中記載的戰爭是我們現有的史籍資料中缺載的,為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西周列王編年課題的解決提供了實證,對於我們研究晉國早期歷史也具有重要意義。

說到鍾,它是中國古代的打擊樂器,形狀扁圓,內部中空,起源於商朝,大多是青銅鑄造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記載:“鍾者,可錘之物”,意為鍾是一種可以用錘敲擊的東西。把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有次序地懸掛在木架上編成一組或幾組,所以又叫編鐘。用小木錘來敲擊編鐘,可以演奏出優美的音樂。

斬岸堙溪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由一口大鐘引發的滅國故事——斬岸堙(yīn)溪。

這個成語大家應該比較陌生,斬岸指削平水邊高地,堙溪指填平溪水,意思是指開闢道路。成語出自於《呂氏春秋·權勳》:“中山之國有厹繇(qiúyóu)者,智伯欲攻之而無道也,為鑄大鐘,方車二軌以遺之,厹繇(即仇由)之君將斬岸堙溪以迎鍾。”

故事講的是,春秋晚期,晉國由六卿專政,而晉國六卿中最為強大的是智氏,當時智氏集團的當家人叫智伯,他聯合韓、趙、魏三家瓜分了中行氏和範氏的土地,使自己的勢力進一步壯大,為了繼續擴大地盤,便將瞄頭對準了近在咫尺的仇由國。

【晉博微課堂】以晉系青銅之名,話中國成語故事(二)

圖片來源:《晉國曆史地理研究》

仇由國是一個山區國家,道路閉塞,易守難攻,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地理優勢,它才得以安穩地度過整個戰亂頻仍的春秋時期。

智伯想吞併仇由國,道路不通,怎麼辦?這個智伯不愧為“智”氏,居然想出了一個絕招,而且沒有耗費一兵一卒。

對於智伯滅仇由國的具體過程,就如《呂氏春秋》中記載的,智伯命人鑄了一口大鐘送給仇由國君。這口鐘到底有多大呢,文獻記載“方車二軌以遺之”,意思就是需要用兩輛並排的馬車運送。當時的一輛馬車寬約3米左右,兩車並行就是6米左右。可仇由國山路狹窄,竟沒有6米寬的道路可以把鍾運送進來。見晉國送來大禮,仇由國君受寵若驚歡喜不已,忙令人剷平高岸填塞河溝開闢寬闊的道路來迎接大鐘。

當然,仇由國也不缺頭腦清晰的人,有個叫赤章蔓枝的大臣一眼看出了破綻,勸諫國君說:“智伯為人貪婪、不守信用,怎麼會無緣無故送我們這麼貴重的禮物呢?定是沒安好心,估計是想攻打我們而沒有行軍的道路,於是藉機利誘我們為他開路,等我們鋪好了路,晉軍也就跟著打進來了。” 然而仇由國君實在難抵這口大鐘的誘惑,執意開路迎鍾,結果真的被赤章蔓枝言中了。

【晉博微課堂】以晉系青銅之名,話中國成語故事(二)

TAG: 仇由國大鐘斬岸晉國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