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官員都自稱“臣”,為何清朝搶著稱“奴才”?專家:引以為榮

在清宮劇中

,大臣向皇帝彙報政事時,總會以

“奴才”自居,這就讓人奇怪了,歷朝歷代的官員都自稱“臣”,為何滿清皇帝卻讓大臣稱“奴才”?

在清廷想要稱奴才

並非那麼容易

那些旗人才能

“尊稱”奴才,漢朝官員是沒有資格的,旗人的地位遠高於漢臣,他們以自稱奴才而為榮,認為這是身份地位高的表現。

歷朝官員都自稱“臣”,為何清朝搶著稱“奴才”?專家:引以為榮

其實這和大清的制度有關

在清軍入關前

,滿人還處在奴隸社會階段,也就是說大汗和旗人之間是主僕關係,八旗制度本質上還是主僕制度。

旗人的家奴被認為是賤民,這些人的出身不是太好;包衣被認為是王公國戚的家臣,這兩種人都是奴隸,且本質是世襲的,很難能改頭換面,包衣和家奴在主人面前只能自稱是努力。

那麼漢臣所說的

“臣”是什麼關係?

其實它最早時也是奴隸的一種

兩者只是稱謂上不同

都表示奴僕

歷朝官員都自稱“臣”,為何清朝搶著稱“奴才”?專家:引以為榮

不過從戰國後

官僚制度逐步盛行

“臣”這個字成為輔佐帝王管理國家的官員。

在儒家的思想中,君臣關係應該是平等的,比如說孟子就說過: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可見

大臣們從來沒因皇帝掌握大權

而認為自己是奴隸

自從嬴政統一六國後,再次確立了君尊臣卑的思想觀念,到了宋代時,君臣關係再次回到了

“與士大夫共天下”的階段。到了明清時代,君臣關係惡化,皇帝可隨意的打罵官員。清朝時,統治者對漢臣很是不放心,但又想要維持滿漢是一家的關係,因此才讓漢臣稱“臣”,旗人為了顯示自己和皇帝更親近,紛紛自稱奴才。

歷朝官員都自稱“臣”,為何清朝搶著稱“奴才”?專家:引以為榮

不過此時稱

“臣”還是“奴才”,其本意還是一樣的,大臣們沒有尊嚴可言,已經成為統治者的私產,就算是宰相,生命也可隨時被剝削。

TAG: 奴才旗人漢臣自稱皇帝